-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 共14917题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
正确答案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监督;有利于发扬民主,化解社会矛盾。
本题以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务院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等方面回答。
其它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因此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正确答案
错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大及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关系的理解,难度一般。其它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正确说明了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但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错误的,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本题错误。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监督体系.
正确答案
错
略
设立信访部门,这是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 )
正确答案
错
略
(25分)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年度综合报告2009-2011》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市值增速保持在30%以上的年度增长率,预计至2011年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75.04亿,网民数量将达到6亿。网络与我国社会的贴合越来越紧密,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监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而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为人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直接渠道,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主权利。
材料二:新华网、新浪网等联合组织的2011年“两会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最为关注的“五大热点话题”,分别是: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惩治腐败和就业公平。网络民意参政、议政的同时,另一个词跃入人们的眼帘,那就是“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意见需要登记真实姓名。虽然也有不少网民和舆论担忧,这样做会让网民们无法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但这种争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可以更好地做到“还政于民”,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结合材料一,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4分)
(2) 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何意义?(10分)
(3) 有人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我们的公民权利,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1分)
正确答案
(3) 第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言论自由和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分)
第二,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方面,公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权利。另一方面,公民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地履行公民义务。(3分)
第三,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网上言论不能触犯法律法规,不能侵害他人正当利益。(3分)
第四,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2分)
略
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农民的承包土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通过认真的庭审调查,做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
小题1:(1)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题2:(2)怎样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
正确答案
小题1:(1)这一材料说明:政府及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我国公民通过法定渠道(行政诉讼)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小题1:(2)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考察学生对依法行政的掌握理解
该图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示意图。在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是 。
正确答案
审计部门(3分)
略
当我们与别人的纠纷无法协调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行政裁决。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政府建立了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途径;我国还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当我们与别人的纠纷无法协调时,可以向政府申请行政裁决;当我们对政府机关的某个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向其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此,该句话是错误的。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政府的知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此说法正确。
中国政府官员的行政问责制始于5年前的“非典”期间。时任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因防治不力或隐瞒疫情等原因而引咎辞职。08年9月以来,因为山西溃坝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的集中爆发,数位政府高官引咎辞职。继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之后,64岁的李长江正式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同时,河北省委也免去吴显国的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
结合材料,说明对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的政治学道理。
正确答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人民服务。(2分)对于不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必须责令其辞职或免职。(1分)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分)政府官员如果不能履行其岗位职责,必须辞职或免职。(1分)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1分)政府的权力运用受到人民的监督。(1分)政府官员如果工作不力,不能依法行政,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依法制裁。(1分)
题目要点“政府”“问责”“政治”“道理”,注意不要仅仅拘泥于第二单元的知识点,答题可以从我国国家性质的角度、官员作为普通公民的角度、政府依法行政角度、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角度谈材料体现的道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