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 共620题
(1)在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是否消耗完毕?
①结论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100毫升18 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9 mol B.等于0·9 mol C.在0·9 mol与1.8 mol之间 D.大于1·8 mol
③50g的胆矾加热到100℃失去部分结晶水后,质量变为35.6g,则失去水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
A.CuSO4·H2O B.CuSO4·2H2O C.CuSO4·3H2O D.CuSO4
(2)足量的锌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SO2和H222.4L(标准状况)。
①简述能产生H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变化中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反应方程式是:
③反应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④以上数据能否计算出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_ (填“能”或“不能”)
正确答案
(12分)(1)①否,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不断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以硫酸会有剩余 ②A ③A
(2)①随反应的不断进行,浓硫酸浓度不断降低,与锌稀硫酸反应产生了氢气
②Zn+2H2SO4(浓)=ZnSO4+SO2↑+2H2O ③65 ④不能
试题分析:(1)①由于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不断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以硫酸会有剩余。
②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8mol,所以根据反应式Cu+2H2SO4(浓)CuSO4+2H2O+SO2↑,并结合①可知,实际被还原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9mol,答案选A。
③50g的胆矾加热到100℃失去部分结晶水后,质量变为35.6g,则失去的水的质量是50g-35.6g=14.4g,物质的量是0.8mol。胆矾的物质的量是0.2mol,共计含有1mol水。这说明反应后含有的水的物质的量水0.2mol,所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uSO4·H2O,答案选A。
(2)①由于随反应的不断进行,浓硫酸浓度不断降低,与锌稀硫酸反应产生了氢气。
②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反应方程式是Zn+2H2SO4(浓)=ZnSO4+SO2↑+2H2O。
③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不论是氢气,还是SO2,在反应中都是转移2个电子的,所以共计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也是1mol,质量是65g。
④由于不能确定SO2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确定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该题在注重对基础性知识考查与训练的同时,主要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利用好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应用。
(14分)现向含6 mol 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人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KI反应完全,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____,电子转移数目为 。
(2)已知b→c过程中,仅有溴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已知在c→d段发生下列反应:= mol,再向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充分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g。
(4)含a mol KI的硫酸溶液所能消耗n(KBrO3)的最大值为____。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
正确答案
(14)(1)3:1;(2分)6NA(或6×6.02×1023);(2分).
(2)BrO3-+ 5Br- + 6H+ =3Br2 + 3H2O;(2分)
(3)2.1(2分);100.8(2分)
(4)1.2a(2分) 6aNA(2分)
本题考察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图表中的综合分析能力。(1)在b点时,纵坐标的含碘物质从6mol到3mol,应该是有I2生成,即发生BrO3-+ 6I- + 6H+ =3I2 + 3H2O + Br-。(2)b→c过程中纵坐标的含碘物质不变,则I2未反应,应该为生成的Br-反应。(3)c点前,横坐标消耗KBrO31.2mol,当n(KBrO3)=3mol时,c→d段则消耗KBrO31.8mol。(4)综合三阶段反应,a mol KI最多消耗1.2 a mol KBrO3,最后产物为Br2、IO3-,所以转移电子数目为6a mol。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已知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是 。
(2)在该反应条件下可推知 (填序号)。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3)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KBrO3与HBr反应也会生成X,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sH3 Br2 (2分)(2)a c(2分) (3)8 : 5(2分) ,1:5(2分)
试题分析:(1)AsH3中As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H3AsO4,所以AsH3为还原剂;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1个Br原子得5个电子,X中Br的化合价为0,故X为Br2。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故a、c正确。
(3)根据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5×n(KBrO3)=8×n(AsH3),得n(KBrO3): n(AsH3)=" 8" : 5;5×n(KBrO3) =1×n(HBr),得n(KBrO3):(HBr)=1:5。
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用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 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
② 往晶体硫酸铜中加浓硫酸,晶体变白 ;
③ 浓硫酸与铜反应 ;
④ 运用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
⑤ 浓硫酸使润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 。
正确答案
(5分)① C ② C ③ BE ④ E ⑤ BD(每空1分)
试题分析: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答案选C。
② 同样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往晶体硫酸铜中加浓硫酸,晶体变白,答案选C。
③根据反应式Cu+2H2SO4(浓)CuSO4+2H2O+SO2↑可知,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的是酸性和强氧化性,答案选BE。
④常温下铝或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可以运用铁制槽车和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答案选E。
⑤浓硫酸具有酸性和脱水性,所以浓硫酸使润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答案选B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浓硫酸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写出该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
(3)如果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正确答案
(1)H2O2 (2)2H2CrO4 +3H2O2 = 2Cr(OH)3↓ +2H2O+3O2↑ (3)3.36 L
(1)双氧水生成氧气,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双氧水是还原剂。
(2)双氧水生成氧气的过程是被氧化的过程,即双氧水作还原剂,所以铬酸是氧化剂,因此反应的方程式是3H2O2+2H2CrO4=3O2↑+2Cr(OH)3+2H2O。
(3)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所以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是0.1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5mol×22.4L/mol=3.36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