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变化多,用途广。请完成下列计算:

(1)等物质的量的镁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物质量为a g,比它在空气中灼烧所得产物增重b g。它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中Mg3N2的质量分数是                (用a、b表示,只考虑空气中氮气、氧气参与反应)。

(2)硬铝(因其主要成分,在此仅看作Al-Cu合金)常用于建筑装潢。1.18g某种硬铝恰好与10mL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其中NO2与NO的体积比为2:1)再与448mL氧气(标准状况)混合,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

①计算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计算并确定此种硬铝的化学式。

(3)取5.1g Al-Mg合金与200mL 1mol·L-1的NaOH(aq)充分反应,产生气体a L。过滤,向滤液中通入V L CO2后开始出现沉淀,继续通入CO2使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固体5.1 g。则a =        ,V =         。(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4)向Cu、Cu2O和CuO的混合粉末中加入500mL 0.6 mol·L-1 HNO3(aq),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1120 mL NO(标准状况)。通过计算推断混合粉末中Cu的物质的量。

正确答案

(1)(2分)

(2)①12.8 mol/L    (3分)

②设硬铝中: Al x mol 、Cu y mol

x=0.02mol,y=" 0.01" mol        所以该硬铝的化学式为Al2Cu 。 (3分)

(3)a= 3.36(2分) 、 V= 1.12 (2分)

(4)0.025<n(Cu)<0.075    (4分)

试题分析:

(1)在氧气中生成氧化镁,在空气中生成氧化镁和假设在相同量1mol的镁分别在氧气和空气燃烧,那么质量相差为1molMgO(40g),1/3 mol Mg3N2(100/3)g,质量相差40g-(100/3)g=20/3 g,要使质量相差b g,则生成Mg3N2的质量为(100/3)*b/(20/3 )g,=5b,而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质量为a-b,Mg3N2的质量分数是

(2)根据电子的是守恒:金属失去的电子=HNO3得到的电子="NO" NO2混合气体失去的电子=氧气得到的电子 n(O2)=0.448/22.4=0.02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0.02*4=0.08mol

设合金中n(Al)="xmol" n(Cu)=ymol则3x+2y=0.08

27x+64y=1.18得到x=0.02  y=0.01    NO2 NO混合气体中

设NO物质的量=a,则NO2物质的量=2a;3a+2a=0.08;a=0.016

n(HNO3)=0.02*3+0.01*2+3*0.016=0.128mol;c(HNO3)=0.128/0.01=12.8mol/L;

合金化学式为Al2Cu

(3)产生气体a L为氢气,2AL-----3H2    灼烧,得到固体5.1 g是氧化铝,其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A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关系式2AlO2-  ------可求出C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V= 1.12,根据关系式2AL-----3H2 求得氢气物质的量为0.15mol,故a= 3.36

(4)本题为混合物的计算,若建立方程组求解,则解题过程较为繁琐。若抓住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利用守恒关系进行求解,则可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利用氮(N)原子守恒。n(HNO3)= 0.3mol,n(NO)= 0.05mol,则n(Cu(NO3)2)=(0.3-0.05)/2=0.125mol

本题混合物中虽含有Cu、Cu2O和CuO三种物质,但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只有 Cu、Cu2O,所以利用电子守恒可直接求解。转移电子总数:n(e-)= n(NO)×3=0.15mol

设Cu的物质的量为Xmol,Cu则提供电子数:2Xmol

Cu2O提供电子数: 0.15-2Xmol

n(Cu2O)=(0.15-X)/2  mol  n(CuO)= 0.125-X-(0.15-2X)=0.025-X

根据电子守恒进行极端假设:

若电子全由Cu提供则n(Cu)=0.075mol;

若电子全由Cu2O提供则n(Cu2O)=0.075mol,则n(Cu2+)>0.125mol,不可能,但n(CuO)= 0.125-X-(0.15-2X)=-0.025+X>0,解得X>0.025

所以0.025mol < n(Cu)<0.075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浓度为5 mol/L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跟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横坐标体积单位是mL,纵坐标质量单位是g)求:

 

(1)加入NaOH溶液0--20mL过程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0--180mL过程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中Mg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所用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正确答案

(1)HCl +NaOH══NaCl+H2O ;Al(OH)3 +NaOH ══NaAlO2  +2H2O

(2)4.8 ; 8 

试题分析:(1)加入NaOH溶液0--20mL过程中溶液无沉淀产生,显然盐酸过量,发生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HCl + NaOH══NaCl+ H2O,

160--180mL过程中沉淀质量减少,发生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发生,沉淀溶解:

Al(OH)3 + NaOH ══NaAlO2  +2 H2O

(2)Mg(OH)2质量就是11.6g,(因Al(OH)3溶于过量的NaOH生成NaAlO2.)

所以Mg~Mg(OH)2~2HCl

24     58     2

m(Mg)  11.6   n(HCl)

解出来是m(Mg)=4.8g

HCl是0.4mol

(2)与合金反应后HCl有剩余

消耗了0.02´5=0.1mol的NaOH.所以HCl有0.1mol

3HCl~Al~Al(OH)3

3    1     78

n(HCl)      7.8

算出n(HCl)=0.3mol

一共就是0.4mol +0.1mol +0.3mol =0.8molHCl

所以c(HCl)=0.8/0.1=8mol/L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注意判断加入的NaOH溶液反应的过程,分析各过程的产物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了图象的分析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

I、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三个最主要的设备是:               和吸收塔;为了避免酸雾的形成,提高SO3的吸收率,工业上常用                    来作吸收剂。

II、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厂常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SO3等气体,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了测定上述(NH42SO4 和NH4HSO4 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浓度为3.00 mol·L-1的NaOH溶液50.00 mL,加热至120 ℃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200 ℃〕,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1)由第1组数据直接推测:用1.81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L。

(2)14.48g该混合物中n((NH42SO4)=          mol   n(NH4HSO4)=          mol

(3)第4组中过量的NH4+ 的物质的量为:            mol

正确答案

I、沸腾炉 接触室   98.3%的浓硫酸

II、(1)0.448  (2)0.09  (3)0.04    0.08

由题给数据,第2组样品质量是第1组的2倍,产生NH3体积也是第1组的2倍;第3组样品质量是第1组的3倍,但产生NH3体积小于第1组的3倍,则NaOH溶液在第1、2组中足量,在第3组中不足。

(1)用1.81 g样品进行实验,NaOH过量,产生的NH3体积应为第1组的,即生成NH3的体积为0.448 L。

(2)我们可以首先计算出(NH42SO4与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根据第1组或第2组数据计算。

(NH42SO4~2NH3          NH4HSO4~NH3

设(NH42SO4物质的量为x,NH4HSO4物质的量为y,则有:

132x+115y=7.24         2x+y= 1.792/22.4

解得:x="0.02" mol   y=0.04mol

n〔(NH4)2SO4〕∶n(NH4HSO4)=1∶2

进而可求出14.48g该混合物中:

n((NH42SO4)="0004mol"     n((NH4HSO4)=0008mol

(3)由(2)知道混合物中的NH4+为0.16 mol,H+为0.08 mol

反应中依次发生反应:H+OH=H2O

即:               0.08  0.08

NH4   +   OH    =    NH3↑   +   H2O

0.07     3×0.05-0.08

OH和H、NH4反应后还剩余:

0.16 mol-0.07 mol ="0.09" mol

注:本小题还可以这样分析:

如果本题混合物中NH4+全部转变化NH3,相比较(1)组数据可知为0.16mol,实际得到NH3为0.07 mol,则过量的NH4+为0.09 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 将0.1molMg、Al混合物溶于100mL4mol/L的盐酸中,然后再滴加1mol/L的NaOH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与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

(1)当V1=140mL时,混合物中n(Mg)=_____mol,V2=_____mL

(2)滴入的NaOH溶液_____mL 时,溶液中的Mg2+和Al3+刚好沉淀完全。

(3)若混合物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当滴入的NaOH溶液为450mL时,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  (1)0.04  460   (2)400   (3)≤a<1

试题分析:(1)设混合物蒸干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x+y=0.1mol,消耗盐酸分别是x和1.5y。根据图像可知,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14L×1mol/L=0.14,则和金属反应的盐酸是0.4mol-0.14mol=0.26mol,即x+1.5y=0.26mol,解得x=0.04mol,y=0.06mol,所以生成的氢氧化铝是0.06mol,而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0.06mol,因此V2对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4mol+0.06mol=0.46mol,则V2=460ml。

(2)根据方程式Mg2+2OH=Mg(OH)2↓、Al3+3OH=Al(OH)3↓可知,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8mol+0.18mol=0.26mol,所以溶液中的Mg2+和Al3+刚好沉淀完全时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26mol+0.14mol=0.4mol,体积是400ml。

(3)混合物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则镁的物质的量是0.1amol,铝的物质的量是(0.1-0.1a)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当沉淀最大时消耗氢氧化钠是0.4mol,当所得沉淀中无Al(OH)3,一定有0.1-0.1a≤0.45-0.4,解得1/2≤a<1。

点评:根据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关键是准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逐一进行分析并解答,同时结合各种守恒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45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仪器C的名称是          

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规格为     mL。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3)在配制NaOH溶液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浓度    0.1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    0.1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25mL、50 mL量筒,应选用    mL规格的量筒最好。

正确答案

(1) AC,分液漏斗,500Ml  (2)BCD   (3) 小于,  大于  (4)13.6 , 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用丁烷氧化法制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C4H10+5O24CH3COOH+2H2O

现用58吨丁烷为原料制取醋酸,求:

(1)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m3(设空气中O2、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2、0.8),同时生成水         吨。

(2)若生成的醋酸溶解在生成的水中,所得醋酸的质量分数为          %。

(3)若同时生产质量分数为100%的冰醋酸m1吨和质量分数为50%的醋酸m2吨,且,需补充水y吨,则y与x的关系式为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若不补充水,则m1+m2           

正确答案

(5分)(1)2.8×105 ;18(2)86.96%(3) ;138;每空1分

试题分析:(1)令O2需要的物质的量为xmol

则2C4H10+5O2=4CH3COOH+2H2O

58×2g   5mol

58×106  xmol

解得x=2.5×106mol

所以需要空气的体积为(2.5×106

令生成水y吨,则:

2C4H10+5O2=4CH3COOH+2H2O

58×2g             18×2g

58吨                y吨

所以y=18吨

(2)令生成醋酸m吨,则

2C4H10+5O2=4CH3COOH+2H2O

58×2g     4×60g

58吨       m吨

所以m=120吨

由(1)中计算可知,生成水18吨,生成的醋酸溶解在生成的水中,所得醋酸的质量分数为

(3)由题意可知,m1+50%×m2=120

若需补充水y吨,则50%×m2=8+y

所以m2=36+2y

则m1=120-18-y=102-y

即102-y=x(36+2y)

若不补充水,50%×m2=18

所以m2=36

故m1=120-50%×m2=102

所以m1+m2=36+102=138

故y=138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分)硝酸铜受热易分解:2Cu(NO3)2 2CuO+4NO2↑+O2↑,当温度达到800℃时,CuO开始分解:4CuO 2Cu2O+ O2↑,至1000℃以上,CuO完全分解(加热过程中忽略2NO2N2O4,2NO2=2NO+O2等反应)。

现取5.64gCu(NO3)2无水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分解,将生成的气体及时导出并用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

⑴若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经加热完全分解,其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为氧化铜,则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g。

⑵若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完全分解,铜元素全部转化为氧化亚铜,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后,还有多余的气体,则多余的气体是________(填分子式),其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_____L。

⑶若该质量的无水硝酸铜分解后的残留固体中含有1.60g CuO,则残留固体的质量可能

是_________g。

正确答案

(1)2.4g(1分);⑵O2,0.168L(各1分,共2分);⑶3.48g或2.32g(共1分);

(1)5.64gCu(NO3)2的物质的量是,所以可以生成0.03mol氧化铜,质量是0.03mol×80g/mol=2.4g。

(2)如果生成氧化亚铜,则方程式为4Cu(NO3)2 2Cu2O+8NO2↑+3O2↑.生成的气体溶于水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所以氧气是过量的。0.03mol硝酸铜生成0.06molNO2和0.0225mol氧气,所以通入水后剩余氧气是0.0225mol-0.015mol=0.007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68L。

(3)1.60g CuO是0.02mol。如果残留物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构成的,则氧化亚铜的质量是0.005mol×144g/mol=0.72g,则总质量是2.32g;如果是氧化铜和硝酸铜构成的,则硝酸铜是0.01mol,质量是1.88g,则总质量是3.48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往100 mL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通入的CO2的体积V(标准状况)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A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标准状况下,下同)。

(2)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

(3)B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通入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

(4)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CO3 1120 (2)NaHCO3 2240 (3)Na2CO3和NaHCO3 1792 (4)1.0 mol·L1 

试题分析:从W的质量可以看出A点的质量为5.3g,所以A点M的化学式为Na2CO3,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通入CO2的体积为1120 mL。C点的质量为8.4g,所以C点M的化学式为NaHCO3,物质的量为0.1mol,通入CO2的体积为2240 mL。B点的组成则为Na2CO3和NaHCO3,根据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16g,原NaOH的质量为4g,可以求出通入CO2的体积为1792 mL。一点CO2都不通,固体A的质量为4g,说明100mLNaOH溶液中有4gNaOH,则c(NaOH)=2与NaOH的反应

点评:本题比较基础简单,只要根据图像计算就可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需要450ml 0.12mol/L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

①把称好的NaOH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③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⑥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步骤中要称量的NaOH固体为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3)、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mL ②250mL ③500mL ④1000mL,本实验选用         mL(填序号)。

(4)、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托盘天平,药匙以外还有: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OH固体时,物码倒置(1克以下用游码)         

②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⑤         

③没有将溶解好的液体冷却就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④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水              

⑤某同学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拿胶头滴管又加入蒸馏水使液体凹液面再次与刻度线相切              

正确答案

(16分)

(1)、2.4 克(2)、②①③⑤④⑥ 。(填序号)

(3)、③(填序号)(4)、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偏低 ②偏低 ③偏高  ④无影响⑤偏低⑥偏低  。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Ⅰ.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CaCl2+2H2SO4   2CaSO4+2Cl2↑+2H2O

他们利用该反应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1)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            (填标号) 。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                            

(5)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 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取出25 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 mol·L1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 ===  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 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正确答案

Ⅰ.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分)

Ⅱ.(1)b (2分)

(2) 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2分)

(3) Cl2+H2O ="==" H++Cl+HClO 

H++HCO3 ="==" CO2↑+H2O  (合理答案均可,共2分)

(4) 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2分)

(5) 35.75% (2分)

试题分析:Ⅰ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 +4HCl(浓)MnCl2 +Cl2↑+2H2O。

Ⅱ⑴A部分是氯气的发生装置,而此装置为固液加热型装置,因此选b。

⑵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实际上是证明溶液中存在SO42-

⑶装置D中为碳酸氢钠与氯气的反应,,此时应考虑氯气溶液水发生的反应。故答案为:

Cl2+H2O=H++Cl+HClO、H++HCO3=CO2↑+H2O。

⑷整个反应过程中由于氯气具有毒性,因此,装置的末尾应加上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可用碱性溶液吸收。

⑸由此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式可得出如下关系式:,所以得:

143           4mol

x           0.002mol      解得

故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点评:本题是一道结合实验与计算的综合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也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对于此类题型的解答,熟练掌握物质的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对于计算,则需将多步反应联系起来,找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关系式形式,可简化计算,减少计算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