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元素A的单质能与H2化合生成HxA,在标准状况下8.5gHxA气体的体积是5.6L。含5.1g的HxA的溶液与200ml0.75mol/l的CuCl2溶液正好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黑色沉淀和一种强酸,则:

(1)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若A 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是        元素(填名称)。

(2)A的最高价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这一氧化物在室温下呈           态,将其熔化需要克服                      

(3)HxA与Cu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A的单质在常温下是固体,在常温常压下0.25mol该单质完全燃烧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32 (2分)     硫(1分)

(2)SO3 固  分子间作用力 (每空1分)

(3)H2S+Cu=CuS↓+2H+    (2分)

(4)S(s)+O2(g)= SO2(g);△H=-4QkJ/mol  (2分)

试题分析:(1)标准状况下5.6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5mol,所以Hx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5/0.25=34,含5.1g的HxA的溶液与200ml0.75mol/l的CuCl2溶液正好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黑色沉淀和一种强酸,5.1g的HxA的物质的量是0.15mol,200ml0.75mol/l的CuCl2的物质的量是0.15mol,二者的物质的量比是1:1,所以生成黑色沉淀的化学式为CuA,则A在HxA中的化合价是-2价,所以x=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2=32,中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质子数是16,为硫元素;

(2)S的最高价为+6,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O3,室温下呈固态,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3)硫化氢与硫化铜的离子方程式为H2S+Cu=CuS↓+2H+

(4)S固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0.25mol该单质完全燃烧放出QkJ的热量,则1mol完全燃烧放出4Q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 SO2(g);△H=-4Q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把2.0mol/LCuSO4溶液和1.0mol/L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两溶液的体积之和)。

(1)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Fe2+物质的量浓度为       

正确答案

(1)1mol/L;  1.5 mol/L

(2)1.5 mol/L

试题分析:(1)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2="1.0" mol/L;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1)/2="1.5" mol/L;

(2)Fe+CuSO4=Cu+FeSO4,Fe+H2SO4= FeSO4+H2;Fe2+物质的量浓度为(2+1)/2="1.5" mol/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中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要制取3.36L(标准状况)气体,需要1 mol/L H2SO4多少毫升?

(2)某同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测得所收集气体密度是纯氢气密度的1.2倍。求该气体中氢气所占的体积分数(设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正确答案

(1)150毫升

(2)96.3%。

试题分析:(1)要制取3.36L(标准状况)气体,需要1 mol/L H2SO4多少毫升?

解: Zn+ H2SO4=ZnSO4+ H2↑            (2分)

1 mol          22.4L

n(H2SO4)     3.36L             (1分)

       (1分)

 mol    (1分)

0.15L×1000mL/L="150" mL                (1分)

答:需要1 mol/L H2SO4150毫升

(2)某同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测得所收集气体密度是纯氢气密度的1.5倍。求该气体中氢气所占的体积分数(设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解:根据    (2分)

设amol氢气中混有bmol空气。

则:       (2分)

解得a:b=26:1        (1分)

V(H2)%=n(H2)%==96.3%    (1分)

答:该气体中氢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96.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_mol H。

正确答案

147g  3

试题分析: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则根据m=n·M可知,1.5molH2SO4的质量是1.5mol×98g/mol=147g。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2=3mo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数量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学生不难得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跟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 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正确答案

(1)20% (2)2.28mol·L-1(3)2.48mol

试题分析:(1)混合液中KNO3的质量是20.0g×14.0%+30.0×24.0%=10.0g,混合液的总质量是20.0g+30.0g=50.0g,所以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g/50.0g×100%=20%;

(2)混合液中KNO3的质量是20.0g×14.0%+30.0×24.0%=10.0g,物质的量是10.0g/10g/mol=0.099mol,混合液的总质量是20.0g+30.0g=50.0g,体积是50.0g/1.15g·cm-3=0.0434L,所以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99mol/0.0434L=2.28mol·L-1

(3)由(1)知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0%,则设需要xmol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则101x/(1000+101x)×100%=20%,解得x=2.48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近几年地球发生地震灾害较多,抢救地震后被困在废墟下的伤员,首要的措施是给伤员补充能量。下图是医院给伤员输液时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标签,请认真观察标签上所列的内容后填写:

(1)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含水________g;

(3)该溶液的密度约为________g/mL;

(4)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正确答案

(1)180 g/mol (2)237.5 (3)1 (4)0.28

(1)由分子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g/mol。

(2)由w=5%计算出250 mL的总质量为=250 g,则含水237.5 g。

(3)密度ρ==1 g/mL 。

(4)c==0.28(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购买了一瓶××牌“84消毒液”,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含25%NaClO 1 000 mL、密度1.19 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该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

c(Na)=________ mol·L-1(假设稀释后溶液密度为1.0 g·cm-3)。

(3)某实验需用480 mL含25%NaClO的消毒液。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该消毒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如上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正确答案

(1)4.0 (2)0.04 (3)①C ②B

(1)根据c=

c(NaClO)==4.0 mol·L-1

(2)稀释100倍后浓度为原来的1%。

(3)①选项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中的上面四种仪器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选项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选项C,由于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而变质,所以商品NaClO可能部分变质导致NaClO减少,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选项D,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

②由c= 判断:A、D选项中使n偏小,浓度偏小;B选项中俯视刻度线,使V偏小,浓度偏大;C选项中仰视刻度线,使V偏大,浓度偏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右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不考虑活塞的磨擦)

已知: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

①此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多少L?

②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

③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值必    0.01(填大于、小于、等于),其理由是                                  

若改变干燥管中Na2O2的量,要通过调节甲容器的温度及通入的量CO2,使活塞发生从D到C,又从C到D的移动,则Na2O2的质量最小值应大于________g。

正确答案

体积1.792 L;(3分)           ②25%(4分)

③小于(2分);活塞移至C,体积不会再减少,则干燥管中Na2O2已反应完,活塞由C向D移动,体积扩大,2NO2N2O4平衡左移,使二者物质的量增多,活塞移至D时,气体物质的量共增加0.01 mol,因此所需CO2必小于0.01 mol (3分)

1.56 g(4分)

试题分析:①设通入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x,产生氧气的体积为y

2Na2O2+2CO2====2Na2CO3+O2      Δm↑

2×22.4 L      22.4 L      56 g

x          y      2.24 g

56 g︰x=2×22.4 L×2.24 g 

解得x="1.792" L、y="0.896" L 

n(O2)="0.04" mol

2NO  +  O2  ====  2NO2

2      1       2

0.08 mol 0.04 mol  0.08 mol

0.1 mol>0.08 mol

所以NO过量,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所以2NO2N2O4        Δn↓

2        1            1

0.02 mol      0.1 mol×(1-9/10)=0.01mol

所以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

(2)活塞移至C,体积不会再减少,则干燥管中Na2O2已反应完,活塞由C向D移动,体积扩大,2NO2N2O4平衡左移,使二者物质的量增多,活塞移至D时,气体物质的量共增加0.01 mol,因此所需CO2必小于0.01 mol。

(3)实现从B→C的移动,只能通过降温使2NO2N2O4的平衡向右移动(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即降温时 2NO2N2O4             Δn↓

2    1          1

0.02 mol         0.1 mol×(1-9/10)

即容器中至少应有0.02 mol的NO2

根据转化关系式可知:2Na2O2→O2→2NO→2NO2

至少需要Na2O 0.02 mol

所以其质量最小值为0.02 mol×78 g/mol=1.56 g。2和过氧化钠反应的有关计算与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要配制1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仪器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        )

A.锥形瓶 B.200 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100 mL容量瓶  F.天平

(2)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_________________,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 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完毕后,老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后的溶液直接转入容量瓶后就进行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5)通过计算可得出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_______克。若用4 mol/L的NaCl浓溶液配制100 mL 0.5 mol·L-1的稀溶液,应用量筒量取_________mL该浓溶液。

正确答案

(13分)(1) AB   (2分)   (2) (小)烧杯、玻璃棒  (2分) 

(3) 容积、使用温度  (2分)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2分)

(4) B   (2分)   (5) 2.9(1分) ;12.5   (2分)

试题分析:(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肯定不会用到仪器为:锥形瓶、200mL容量瓶.

故选:AB.

(2)由(1)中配制操作步骤可知,还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药匙.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药匙.

(3)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容积、使用温度.

配制最后需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容积、使用温度;查漏.

(4)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C.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氯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移入容量瓶中氯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

D.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

故选:B.

(5)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氯化钠的质量为m=0.1L×0.5mol•L-1×58.5g/mol=2.925g≈2.9g.

若用4mol/L的NaCl浓溶液配制,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4mol/L的NaCl浓溶液的体积,设4mol/L的NaCl浓溶液的体积为xmL,则xmL×4mol/L=100mL×0.5mol/L,解得:x=12.5,所以应量取4mol/L的NaCl浓溶液的体积是12.5mL.

故答案为:2.9g;12.5mL.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注意从c=n/V,理解配制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配制500ml   2mol·L-1的H2SO4溶液

(1)500ml 2mol·L-1的H2SO4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g。

(2)配制时,所需仪器应该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3)容量瓶在使用前,首先应检查                       

(4)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两个作用分别是                            

(5)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选填序号)

正确答案

(1)98。(2)500ml容量瓶(未写量程不得分)、胶头滴管

(3)是否漏水(或漏液)(4)搅拌、引流(5)AD(各1分,缺一项扣1分)

试题分析:(1)500ml 2mol·L-1的H2SO4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0.5L×2mol/L×98g/mol=98g。

(2)配制时,所需仪器应该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和定容时的胶头滴管。

(3)容量瓶在使用前,首先应检查是否漏水(或漏液)。

(4)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两个作用分别是,浓硫酸稀释时起搅拌作用。转移至容量瓶时,起引流作用。

(5)根据c=n/V可知,若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溶质减少,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减少,浓度偏高;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测出,则溶质减少,浓度偏低,答案选AD。

点评:根据cBn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