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共20262题
(9分)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 mol·L-1的H2SO4中,然后再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______mol,V2=_______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 (NaOH)=_______mL。
正确答案
(1)0.06 440 (2)400
(1)根据图像可知硫酸是过量的,当V1=160mL时,和金属反应的硫酸是0.2mol-0.16mol÷2=0.12mol,。设混合物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x+y=0.1mol、x+1.5y=0.12mol,解得y=0.04mol,x=0.06mol。所以和氯化镁、氯化铝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分别是0.12mol和0.12mol,而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0.04mol,共计0.28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80ml,所以V2=160ml+280ml=440ml。
(2)根据(1)可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400ml。
(3分)某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 ,要使溶液中Cl-、Br-、I-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 ,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多少_______。(用分数表示)
正确答案
1/4
设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mol、3mol、4mol。反应中溴离子不变,氯离子减少2mol,碘离子增加2mol,所以根据方程式Cl2+2I-=2Cl-+I2可知参加反应的氯气是1mol,因此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1/4。
(10分)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其中Na+的物质的量为: ;C的微粒个数为: ,O的质量为: ;溶于水中配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标状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_(可用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
正确答案
略
(11分)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4.42g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00g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1)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3.3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2)2.00mol/L
(12分)解: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
2NaHCO3==Na2CO3+CO2↑+H2O Ca(OH)2+CO2 = H2O +CaCO3↓
y y/2 y/2 y/2 y/2
2.00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所以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为3.3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即x="0.01mol " y="0.04mol " (6分)
Na2CO3+2HCl="2NaCl+" CO2↑+H2O
(x+y/2) 2x+y
所以,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2x+y)/0.03L=2.00mol/L " (5分)
氢氧化钡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试剂,现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
(1)称取3.50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1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0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ml(杂质不与酸反应),该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2)取5.25g试样加热至恒重(杂质受热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g,求Ba(OH)2·nH2O中的n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0.01mol (2)8
略
下图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填空:
(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________,B是________。产物C的化学式为 。
(2)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aC2O4 CaCO3 CaO (均1分,共3分)(2)CaC2O4CaCO3+CO↑ (2分)
根据题目要求可分3段讨论CaC2O4•H2O的受热分解.
(1)t1时A点,100mgCaC2O4•H2O的质量减少至87.7mg,从中分析CaC2O4•H2O受热分解的产物,固体CaC2O4•H2O的摩尔质量为146g/mol,设分解后产物的摩尔质量为M1.100×10-3g÷146g/mo=87.7×10-3g÷M1,解得M1=128.04g/mol。由于CaC2O4的摩尔质量为128g/mol,从而判断出CaC2O4•H2O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aC2O4•H2O CaC2O4+H2O↑
所以A的化学式是CaC2O4.
(2)再讨论t2时B点,87.7mg的CaC2O4受热分解,设分解产物的摩尔质量为M2.
则87.7×10-3g÷28g/mol=68.5×10-3g÷M2.解得M2=99.98g/mol。从M2的实验值可推断出产物B应为CaCO3,分解方程式为:CaC2O4CaCO3+CO↑
(3)综上分析,由CaC2O4•H2O得到A的化学方程式即为CaC2O4CaCO3+CO↑
(4)当加热至1100℃~1200℃时,由图读得分解产物C的质量约为38mg,设C点化合物摩尔质量为M3.则68.5×10-3g÷100g/mol=38×10-3g÷M3.解得M3=55.47g/mol。M3的实验值与CaO的摩尔质量(56g/mol)接近,分解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由此得出C的化学式为CaO,其分子量即为56.
(8分)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比是 ,密度比是 ;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是 ,两者所含氢原子个数比是 。
正确答案
1∶2 1∶2 2∶1 3∶1
略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分子数目为N,质量为mg,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N/NA: (2)M/NA:
(3)m/N:
正确答案
该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 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略
在 NaCl与MgCl2的混合液中,Na+与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如果混合液中共有0.5 mol Cl-,溶液的体积为0.5 L,则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正确答案
略
分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的溶液l00mL,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主要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________、________和胶头滴管;
(2)本实验须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________g。
(3)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称量好的碳酸钠晶体用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直接倒进所选的且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移至容量瓶中,晃动容量瓶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2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请指出上述操作中的两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每空1分)
(1)玻璃棒、100mL容量瓶 (只答“容量瓶”0分)
(2)28.6
(3)刻度线(标线)、温度、容量(体积)
(4)直接倒入容量瓶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定容后没有将容量瓶倒转摇匀(每答对一处得1分)
试题分析: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的溶液l00mL,(1)所需主要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本实验须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为1.00 mol/L×0.1L×286g/mol=28.6g。
(3)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标线)、温度25℃、容量(体积)100mL。
(4)某同学将称量好的碳酸钠晶体用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直接倒进(应用玻璃棒引流)所选的且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移至容量瓶中,晃动容量瓶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2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然后摇混合均匀),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