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岸带的开发
- 共225题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圣罗卡出发,踏上了环球航行的征途。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历经磨难返抵西班牙,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航海图
(1)麦哲伦船队在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南端的航行中,在非洲沿岸和南美洲沿岸主要借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洋流)航行,船队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____________海峡。
(2)麦哲伦船队于1520年11月—1521年3月初,在南太平洋及赤道附近航行3个月,在此段航行时几乎未遇到巨浪袭击,试分析其原因。
(3)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时,海员发现船队按昼夜交替记录的日期比西班牙当地____________(多或少)了一天,请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和新大陆的开发,巴西成为欧洲移民移居的主要地区。巴西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请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加那利寒流 巴西暖流 麦哲伦
(2)航行期间为南半球夏季,海水温差较小,气压差小,风力较小;又大部分航线在赤道附近,位于无风带内,所以风浪小。
(3)多 船队向西航行中,昼夜交替的时间都要比在沿途各地生活的人经历的昼夜交替时间稍短一些,环球一周后正好多了一昼夜时间。
(4)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临近海洋,海运便捷;工农业经济较发达。
据图可知麦哲伦航线在非洲沿岸和南美洲沿岸主要借助加那利寒流和巴西暖流航行,船队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麦哲伦海峡。大部分航线在赤道附近,位于无风带内;又航行期间为南半球夏季,海水温差较小,气压差小,风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小。船队向西航行中,昼夜交替的时间都要比在沿途各地生活的人经历的昼夜交替时间稍短一些,环球一周后正好多了一昼夜时间。
读图,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人开始从沙垄挖沙,试分析浅海沙垄破坏后,对海岸有什么不利影响。
某海岸及浅海沙垄分布图
正确答案
浅海沙垄破坏后,海浪、海潮对海岸的冲击加剧,加上淤泥质海岸抗冲击能力差,因此会导致海岸线后退。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考查海水运动等动力因素对海岸地形的影响。海水是通过冲击力塑造海洋地貌的,浅海沙垄作为一个阻滞物体,必然减小波浪对海岸的冲击力。反之,如果破坏沙垄,势必使波浪对海岸的冲击力增大,从而导致淤泥质海岸后退,良田被毁,城市受到威胁。
到2020年左右,江苏省盐城以东的南黄海海面上,将出现两座面积约为1000平方千米的巨大人工岛,岛上将建起繁华的城市和工业园区,同时依托人工岛建设大型深水海港。图示的东沙和高泥是未来人工岛所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岛屿成因与东沙和高泥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海南岛B.夏威夷群岛C.崇明岛D.南沙群岛
(2)图中甲、乙两处适宜建大型深水海港的是_________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盐城的海岸类型为____________,开发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岛建设的主要目的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甲;有东沙和高泥作为防波堤,风浪对港口的影响小
(3)淤泥质海岸;围海造田;围海晒盐;围海养殖;
(4)目的: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应注意的问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阅读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及海岸带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三处最可能见到图2景观的是_______
(2)图1中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图中属于潮间带的是______。(填数字)
(3)如果在甲、乙、丙三处中选一处发展滩涂养殖,你认为______处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海域滩涂养殖业易受______海洋灾害影响;滩涂养殖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正确答案
(1)乙
(2)水下岸坡;领海基线(最低退潮线);②
(3)甲;此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淤泥质海岸
(4)风暴潮;赤潮
根据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___________,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2)2005年1月,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按最短路线航行,于当月到达德国汉堡。请回答:
①沿途经过的海、海峡、洋、运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印度洋海域时,是顺水还是逆水?
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地中海时,是顺水还是逆水?
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波斯湾 60% 美国 西欧 日本
(2)①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北海 ②顺水 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海水自东向西流 ③逆水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
西亚石油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其输出路线主要有东行和西行两条。经过地区的洋流系统各有特点。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夏季由于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右偏,东南信风偏转成西南季风,因此海水自西向东流,故为顺时针方向;冬季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信风,海水自东向西流,故为逆时针方向。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千米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蒸发,占水汽供应总量的87.5%。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以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4.7万立方千米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循环。
海洋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与许多低等动物的体液几乎一致,而一些陆地高等动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与海水类似。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绝大多数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陆地上,生物集中栖息在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栖息范围可深达1万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把海洋称做“生命的摇篮”。海洋中的动物有16万—20万种,植物1万多种。海洋中的生物,绝大多数直接地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而生存。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逐级依赖和制约,组成了海洋食物链。
材料二: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海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及科学抽象方法,去揭示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海洋的认识。
正确答案
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海洋面积辽阔,水量巨大。它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原始海洋形成后又逐渐孕育出生命。
读我国某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岸侵蚀情况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海岸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海岸。
(2)材料中该年海岸侵蚀长度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区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海岸遭受侵蚀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人类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
(2)山东省;基岩海岸
(3)不合理的海岸工程、河流水利工程、水电工程建设等;沿海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
(4)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港建设、海洋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海岸旅游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①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为砂质海岸,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③处为珊瑚礁海岸,它与红树林海岸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海岸。
(3)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场,分析其发展晒盐业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南岛已被国家确定为“国际旅游岛”,这将促进其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在大规模开发海岸带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架;大洋盆地(海盆)
(2)筑港;坡缓水清,生物
(3)地势平坦,滩面宽阔;位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量大
(4)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加强人海污染源的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郊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光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城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交化(变暖)等。
新华网南京2010年11月2日电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江苏沿海特有的辐射沙脊群,开发建设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的2个超大型人工岛,并以此为依托开发周边的优良港口资源,整个工程总投资约3000亿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江苏沿海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这里的湿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这里的___________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
(2)分析江苏开发大型人工岛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开发大型人工岛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淤泥质海岸;滩涂;江苏盐城珍禽自然
(2)①江苏沿海海域有辐射沙脊群,海水较浅,建人工岛工程量相对较小;②江苏经济发达,为人工岛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③江苏东部海域波浪相对较小,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小;④江苏沿海地区是地势较低的平原,不能为人工岛的开发提供充足的沙、土、石等建人工岛的材料
(3)①可缓解江苏人多地少的矛盾,为江苏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②建造人工岛以后,可依岛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将大大解决江苏中部现在面临的港口不足问题,必将推动江苏经济的发展;③利用人工岛的资源优势,开发风电,发展旅游业,建设海洋牧场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