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共2591题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正确答案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 ]
正确答案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
正确答案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正确答案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
正确答案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 ]
正确答案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②荀子③孔子④苏格拉底
[ ]
正确答案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
正确答案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灭亡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是指
[ ]
正确答案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这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主张知德合一。这说明二者都
[ ]
正确答案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正确答案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
正确答案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
正确答案
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根本出发点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