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共2591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共2591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董仲舒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西方人心目中,孔子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请问,下列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人”②倡导“礼”③提倡“仁政”④“为政以德”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1985年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来,到2010年我们已经度过25个教师节。可是近年来有网友建议,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改在孔子的诞生之日,主要是因为孔子

[ ]

A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

B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D主张“民贵君轻”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

[ ]

A老子与孔子

B孔子与孟子

C孟子与荀子

D荀子与韩非子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在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强调的是

[ ]

A法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B“法治”优于“人治”

C重法治,更应重视人治的作用

D法治应与人治相结合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注:同”盈庭“。充满朝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

A“仁”和“礼”

B“克己复礼”

C“忠恕”之道

D“正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

[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该译本是研究中西文化交往的珍贵文物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