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0 分

  3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

(2)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0.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稻田灌溉  ② 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潮汐的利用方式。潮汐是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海水是咸水,因此利用潮汐不能进行稻田灌溉,排除①,故选B。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4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产生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正确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保温作用更强。

(2)

①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

②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③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

①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

②科技力量强;

③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

④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和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的平均风速数值可能为(      )

A.2.3

B.2.6

C.3.3

D.4.1

2.以下有关辽宁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速大小变化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有关

B.风速大小与地形、距海远近等因素有关

C.山区风速变化大,沿海风速变化小

D.风速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向北递减

3.下列有关辽宁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风能发电可弥补冬季太阳能发电不足

正确答案

1.A 

2.B 

3.D

解析

1.由图可知,甲处出现了闭合曲线且为低值区,其数值介于2.0—2.5之间,故选A。

2.影响风速大小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与等压线的密集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垫面性质相关。

3.同纬度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受地形和天气状况的影响。太阳能分布与风速变化无关。该处山区海拔高,但降水量大,阴天多,太阳能较贫乏。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可实现相补充,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知识点

等值线的判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和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辽宁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风能发电可弥补冬季太阳能发电不足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同纬度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受地形和天气状况的影响。太阳能分布与风速变化无关。该处山区海拔高,但降水量大,阴天多,太阳能较贫乏。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可实现相补充,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6.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红树林是特殊的生态系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6.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红树林是特殊的生态系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区域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该区域某地年均大风日数约160天,年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从资源考虑,风力发电厂最适宜布局的位置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等高线图可知,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读风频图可知此地盛行西北风,与谷地走向一致,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加快,风大。答案为A。

知识点

等值线的判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4 分

(十)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一定时段内,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它的计算一般是基于一定水资源边界条件下进行的。下面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示意图。

27.图中M、N代表的含义为(    )。

①M表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②N表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③M表示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  

④N表示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下列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属性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间、空间属性

B.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具有动态变化性

C.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无关

D.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只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相关

正确答案

27.B

28.A

解析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1.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6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