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共101题
3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
(2)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稻田灌溉 ② 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潮汐的利用方式。潮汐是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海水是咸水,因此利用潮汐不能进行稻田灌溉,排除①,故选B。
知识点
4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产生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正确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保温作用更强。
(2)
①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
②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③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
①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
②科技力量强;
③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
④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和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的平均风速数值可能为( )
A.2.3
B.2.6
C.3.3
D.4.1
2.以下有关辽宁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速大小变化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有关
B.风速大小与地形、距海远近等因素有关
C.山区风速变化大,沿海风速变化小
D.风速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向北递减
3.下列有关辽宁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风能发电可弥补冬季太阳能发电不足
正确答案
1.A
2.B
3.D
解析
1.由图可知,甲处出现了闭合曲线且为低值区,其数值介于2.0—2.5之间,故选A。
2.影响风速大小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与等压线的密集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垫面性质相关。
3.同纬度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受地形和天气状况的影响。太阳能分布与风速变化无关。该处山区海拔高,但降水量大,阴天多,太阳能较贫乏。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可实现相补充,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知识点
9.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和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辽宁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同纬度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受地形和天气状况的影响。太阳能分布与风速变化无关。该处山区海拔高,但降水量大,阴天多,太阳能较贫乏。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可实现相补充,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知识点
6.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材料可知,红树林是特殊的生态系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知识点
6.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材料可知,红树林是特殊的生态系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知识点
1.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区域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该区域某地年均大风日数约160天,年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从资源考虑,风力发电厂最适宜布局的位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等高线图可知,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读风频图可知此地盛行西北风,与谷地走向一致,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加快,风大。答案为A。
知识点
(十)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一定时段内,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它的计算一般是基于一定水资源边界条件下进行的。下面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示意图。
27.图中M、N代表的含义为( )。
①M表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②N表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③M表示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
④N表示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下列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属性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间、空间属性
B.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具有动态变化性
C.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无关
D.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只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相关
正确答案
27.B
28.A
解析
略
知识点
11.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6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