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共907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
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自然选择作用不一定能产生新物种,B错误;
C、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传递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给下一代,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环境对生物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作用而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D错误.
故选:A.
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A正确;
B、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B正确;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是自然选择的对象,C错误;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但不绝对,如东北虎与华南虎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但还是同一种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一定进化了,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C错;
D、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D正确.
故选:D.
在一个海岛中,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w和W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分趾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
(2)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______.
(3)海龟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理由是______.
(4)判断是否产生新物种的依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2×0.2×0.8=0.32,即32%.
(2)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后代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开始时,A和a的基因频率各为0.5,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因此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4)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
(1)基因库 32%
(2)基因重组
(3)发生了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4)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
解:(1)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2×0.2×0.8=0.32,即32%.
(2)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后代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开始时,A和a的基因频率各为0.5,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因此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4)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
(1)基因库 32%
(2)基因重组
(3)发生了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4)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