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也有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会丧失部分遗传多样性,A正确;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的遗传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不能决定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B错误;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也有利,C正确;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表达后能够抗病虫害,所以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自然选择是通过对个体生存的选择作用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A正确;

B、基因突变的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虽然能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但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因此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并不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秋•大连月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①正确;

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②正确;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③错误;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④正确;

⑤隔离导致物种形成,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⑤正确;

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⑥错误.

所以,①②④⑤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

(3)松鼠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松鼠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4)该峡谷的河流中某种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则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分数形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

(2)图甲中①~⑥表示生物变异,由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变异的不定向性.

(3)原松鼠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假设开始松鼠的种群数量为100只(AA为20只、Aa为50只、aa为30只),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隐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的数量为24只,Aa的数量为60只,aa的数量为24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60+24×2)÷(24×2+60×2+24×2)=50%.

(4)由题意知,一对金鱼杂交,F1代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金鱼的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

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XB,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3: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1,因此F1代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a:XBY:XbY=3:1:3:1.,其中XbY死亡,所以成活个体中XBXB:XBXb:XBY=3:1:3;XB的基因频率=(3×2+1+3)÷(3×2+1×2+3)=,则b基因的频率为

故答案为:

(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变异是不定向的

(3)50%

(4)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

(2)图甲中①~⑥表示生物变异,由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变异的不定向性.

(3)原松鼠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假设开始松鼠的种群数量为100只(AA为20只、Aa为50只、aa为30只),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隐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的数量为24只,Aa的数量为60只,aa的数量为24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60+24×2)÷(24×2+60×2+24×2)=50%.

(4)由题意知,一对金鱼杂交,F1代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金鱼的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

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XB,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3: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1,因此F1代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a:XBY:XbY=3:1:3:1.,其中XbY死亡,所以成活个体中XBXB:XBXb:XBY=3:1:3;XB的基因频率=(3×2+1+3)÷(3×2+1×2+3)=,则b基因的频率为

故答案为:

(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变异是不定向的

(3)50%

(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根本上看,下列哪一过程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ADNA→DNA

BDNA→mRNA

CDNA→tRNA

DRNA→蛋白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一般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即DNA→DNA.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