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
- 共1303题
甲公司于2010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11.6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58.90
B.50
C.49.08
D.60.7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甲公司2010年1月2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1011.67+20-50=981.67(万元),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81.67×6%=58.90(万元)。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2000万元,债券面值5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债券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4%。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为( )万元。
A.982.8
B.1555.94
C.2000
D.1070.8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大纲要求] 掌握 [习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的掌握。①2007年6月 30日: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2000×4%÷2=1040(万元);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40=460(万元)。②2007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52000-460)× 2%=51540×2%=1030.8(万元);应收利息=50000×6%÷2=15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30.8=469.2(万元)。③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余额=2000-460-469.2=1070.8(万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下列交易或事项,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A.以公允价值23万元的一辆汽车换取一项无形资产,另支付补价2万元
B.以公允价值12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条公允价值12万元的生产线
C.以公允价值25万元的存货换取公允价值25万元的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以公允价值41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取公允价值41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因此,“以公允价值4l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取公允价值4l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货币性交易。
下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相应资产的持有期间内可以转回的是( )。
A.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C.商誉减值准备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依据会计准则其余的不得转回。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 )科目。
A.资本公积
B.投资收益
C.营业外收入
D.资产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以下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是( )。
A.贷款和应收款项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支付的下列款项中,不应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是( )。
A.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B.相关税金
C.相关手续费
D.购买价款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大纲要求] 掌握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的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取得时,应按照债券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如果支付的价款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债权,作为应收项目。以后收到这部分利息时,冲减该债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A。
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上的主要差别在于( )。
A.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方法不同
B.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的核算不同
C.应收票面利息核算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不同
D.交易费用的核算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大纲要求] 掌握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的掌握。①购入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等持有至到期投资,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丁公司20×7年1月3日按每张1 049元的溢价价格购入财政部于20×7年1月1日发行的期限为5年、面值为1 000元(等于公允价值)、票面固定年利率为12%的国债800张,发生交易费用800元。票款以银行存款付讫。该债券每年末付息一次,最后一年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假设实际年利率为10.66%,公司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7年12月31日,该批债券的摊余成本为( )元。
A.828 480.00
B.832 658.72
C.833 544.00
D.839 2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1 049×800+800=840 000(元) 20×7年末利息调整金额=840 000×10=66%-800 000×12%=-6 456(元) 20×7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840 000-6 456=833 544(元)
到期收益率的实现依赖于( )条件。
A.票面利息可高于到期收益率作再投资
B.票面利息以到期收益率作再投资
C.将债券一直持有至期满
D.票面利息可低于到期收益率作再投资
E.票面利息可等于到期收益率作再投资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暗含在到期收益率计算中的一个假设条件是债券的息票利息能按到期收益率再投资,因而到期收益率是一个预期收益率。也就是说,到期收益率的实现依赖于以下条件:将债券一直持有至期满;票面利息以到期收益率作再投资。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就会高于或低于到期收益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