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某家畜的耳朵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与性别无关.据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甲组杂交F1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
(2)除了上述的3种组合,如果进行尖状×倒扇状,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只有圆状和尖状,则该圆状的基因型是______.
(3)让乙组后代F1中圆状的家畜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
(4)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圆状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椭圆状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 只.
(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属于测交,F1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1:1;1.
(2)圆状的基因型为A_bb,尖状和倒扇状杂交(A_B_×aabb),后代圆状的基因型为Aabb.
(3)乙组后代F1中圆状家畜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aaBB)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有两种,即尖状(AaBb)和椭圆状(aaBb),其比例为:(
):(
)=2:1.
(4)丙组F1的基因型为AaBb,让F1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椭圆状的个体与表现为圆状的个体数目相等,所以后代椭圆状有150只,其中杂合子有=100只.
(5)基因型AaBb与Aabb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基因型种类有3×2=6种,纯合子比例为.
故答案为:
(1)测交 1:1:1:1
(2)Aabb
(3)尖状:椭圆形=2:1
(4)100只
(5)6种
水稻中的有芒(A)和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根据下列育种过程完成下列各题.P:aarr×AARR→F1F2.
(1)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F1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______.
(3)表现无芒抗病类型的个体占F2的比例______,其基因型______.
(4)F2中无芒抗病优良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这种类型占F2的比例是______,能否直接从F2中选出这个稳定遗传的品种?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亲本aarr×AARR→F1F2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Rr,则其表现型为有芒抗病.
(2)F1的基因型为AaR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AR:Ar:aR:ar=1:1:1:1.
(3)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表现为无芒抗病类型的个体基因型有aaRR和aaRr两种,占F2的.
(4)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优良品种的基因型为aaRR,占F2的比例是.由于F2中无芒抗病的基因型有aaRR和aaRr两种,所以不能直接从F2中选出这个稳定遗传的品种.
故答案为:
(1)AaRr 有芒抗病
(2)AR:Ar:aR:ar=1:1:1:1
(3) aaRR、aaRr
(4)aaRR 不能
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种,______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
(3)假设两种纯和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原因:______.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和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______;
c.______.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______.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型AaBB和aaBb的番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2×2=4种,即AaBB、aaBB、AaBb、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矮生红果(aaBB、aaBb):矮生黄果(aabb)=3:1.
(2)由于正常番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4条,所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会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多一条或少一条,为13条或11条;如果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是13条,则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为正常,如果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是11条,则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为矮生,所以杂交后代株高为正常或矮生.(3)由于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最多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而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所以与正常植株相比,Y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
(4)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原理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促进或抑制A基因的表达,通过测定赤霉素含量和株高来说明问题.
①实验设计:a.分别测定正常和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②若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则预期结果为:与对照比较,正常植株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该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
③若假设成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故答案为:
(1)4 aaBb 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
(2)13或11 正常或矮生
(3)Y 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变体可能更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
(4)①答案一:b.通过转基因技术,一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
c.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植株.
答案二: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答案二中b和c次序不做要求)
②与对照比较,正常植株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该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
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绿色圆粒豌豆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柱状图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粒:皱粒=75:25=3: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Rr;黄色:绿色=50:50=1: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Yy、yy.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则双亲的基因型应该是yyRr和YyRr.F1中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yyRr,比例为1:2.因此,F1中绿色圆粒豌豆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2×
):2×
=5:1.
故选:C.
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性遗传病,白化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两对基因遗传互不干扰.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已有一个患白化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aaBb,他们所生孩子患多指的概率为,不患多指的概率为
;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所以他们下一个孩子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是
=
.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