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燕麦颖色的遗传受两对基因(A-a,B-b)的控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基因型为Aabb的黄颖植株,在花粉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通常可能是______.用此植株快速培育出纯合黄颖植株,最佳方法是______育种法.
(2)为研究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取纯合黑颖植株(基因型为______)与白颖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如果观察到F2中黑、黄、白三种不同颖色品种的比例是______,则表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3)如图表示燕麦颖色遗传的生化机理.酶x、y是基因A(a)或B(b)表达的产物,可推断酶x是由基因______控制合成的.
(4)植株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不能产生相应的酶.如果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翻译至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______或者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型为Aabb的黄颖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A和a分离,两个b基因也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通常可能是AAbb和aabb,则花粉粒有Ab、ab两种,可用此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黄颖植株,即为单倍体育种.
(2)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表现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选取纯合黑颖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白颖植株(aabb)进行杂交实验,即可观察到F2中黑、黄、白三种不同颖色品种的比例是12:3:l.
(3)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有酶X存在时即有黑色素生成,燕麦颖色即为黑颖,而表中显示只要有B存在就为黑颖,则可推断酶x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
(4)植株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不能产生相应的酶.如果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导致此处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两种情况:密码子改变后导致决定的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可能密码子会变成终止密码子,这种改变将导致该处蛋白质合成终止,最终使酶的种类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AAbb或(和)aabb 单倍体
(2)AABB 12:3:l (基因的)自由组合
(3)B
(4)氨基酸(种类)不同 (蛋白质或酶)合成终止
某种果蝇有长翅、小翅和残翅,长翅为野生型,小翅和残翅均为突变型,若该性状由A、a和B、b基因决定(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性染色体上),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一中,子一代基因型为______,子二代小翅纯合体比例为______.
(2)杂交二中,子二代基因型种类为______种,子二代中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若探究杂交二中产生的子二代中小翅雄性果蝇是否为纯合体,可与______进行测交实验,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说明该小翅雄果蝇为杂合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据杂交二的亲代为纯合子,后代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全为小翅,所以亲代小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残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从而确定小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交一中,残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小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子一代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表现型为长翅;子二代中AAXbY:AaXbY=1:2,则子二代小翅中纯合体AAXbY占.
(2)由杂交一组合进而可推测杂交二组的遗传图解为:
F2 利用单性状分析:
故F2中长翅:小翅:残翅=6:6:4.根据图解可知杂交二F2中残翅雄蝇的基因型有4种,F2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小翅:残翅=3:3:2.
(3)测交可用来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可选择双隐性个体残翅雌果蝇与该小翅雄果蝇杂交,若该小翅雄果蝇为杂合体,则亲代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XbXb(小翅)、AaXbY(小翅)、aaXbXb(残翅)、aaXbY(残翅),比例为残翅:小翅=1:1.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故答案为:
(1)AaXBXb和AaXBY
(2)12 长翅:小翅:残翅=3:3:2
(3)残翅雌性隐性纯合体 残翅:小翅=1:1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比为1:1,同时含有D和d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比为1:1,但是在数量上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
C、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结子粒的胚乳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C正确;
D、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某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基因控制红花素的合成,B基因具有削弱红花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的削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花.现用一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产生的F1表现为粉红花:白花=1:1,让F1中的粉红花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白花:粉红花:红花=7:4: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定律,用于人工杂交的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F2中的异常分离比除了与B基因的修饰作用外,还与F2中的某些个体致死有关,F2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
(3)让F2中的所有的个体再连续自交多代,如果只考虑致死现象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请分析A和B的基因频率哪个降低得更快.______.
(4)某白花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红花个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二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为了研究属于何种原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假定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不影响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的表达,且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只能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实验思路:______;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自由组合
Aabb
aaBB
AABb
A
用该红花植株自交
如果后代中只有白花植株,则属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如果后代中红花:白花≈3:1,则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解析
解:(1)人工杂交实验中选用的是纯合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在六种杂交组合中,只有aaBB和Aabb的杂交后代粉红花:白花=1:1,所以可以确定亲本中白花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2)F1中的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后代中如果没有致死现象发生,结果为白花(aa_ _+A_BB):粉红花(A_Bb):红花(A_bb)=7:6:3,而题中给出的比例为7:4:3,所以致死植株的基因型应为粉红花中的AABb.
(3)由于致死的个体是AABb,致死的一个个体中淘汰两个AA和一个B,所以A的基因频率降低得更快.
(4)该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或AABB,如果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红花个体(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突变后的基因型应为Aabb,是由aabb中的一个a突变而来的.可以用自交法进行探究,如果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引起的,则Aabb自交后代中有三种类型,其比例是红花:白花≈3:1;如果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则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只有白花.
故答案为:
(1)自由组合 Aabb aaBB
(2)AABb
(3)A
(4)用该红花植株自交 如果后代中只有白花植株,则属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如果后代中红花:白花≈3:1,则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已知小麦种子的颜色遗传受到三对基因的控制,此三对基因的影响力均相等且具有累加作用,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abbcc,颜色为纯白色;基因型AABBCC,颜色为深红色.
设定纯白色为第一级,深红色为最高级.若亲代为AABBCC×aabbcc得F1,F1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已知,小麦种子的颜色遗传受到三对基因的控制,且具有有累加作用,即性状受显性基因的个数决定,F1基因型为AaBbCc,只有一种表现型,F2显性基因的个数最少0个,最多6个,所以F2表现型最多7种,A错误;
B、已知F1基因型为AaBbCc,后代出现纯白色aabbcc的概率为×
,B错误;
C、F2中出现几率最高的是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第四级,C正确;
D、F2中出现第二级(一个显性基因)的几率为×
×
×3=
,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