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鱼草(2n=16)属多年生雌雄同株花卉,其花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金鱼草的叶形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叶形有窄叶和宽叶两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根据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在组别1中,亲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

(2)在高温遮光条件下,第1组所产生的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粉红花窄叶的个体占F2的比例是______

(3)研究发现,金鱼草自花传粉不能产生种子,现有一株正在开红花的植株,若想通过以下实验来确定其______是否为纯合子,请写出结果预测及结论.

实验设计:给该植株授以白花花粉,继续培养至种子成熟,收获种子;将该植株的种子培育的幼苗在低温、强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结果是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②若结果是______,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窄叶为显性性状、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所以在组别1中,纯合红花窄叶是显性性状,所以亲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AaBb.

(2)根据题干知道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第一组的F1的基因型是AaBb,将每对性状分开考虑,那么 Aa自交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红花(AA)粉红花(Aa)和白花(aa).Bb自交的后代有两种表现型:窄叶(BB Bb)宽叶(bb).组合起来看F2的表现型有6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粉红花窄叶占F2的比例是:×=

(3)根据实验设计可知可以通过植株花色情况来确定是否为纯合子

①若结果是全部植株只开红花,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②若结果是部分植株开红花,部分植株开白花,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故答案是:

(1)AABB AaBb

(2)6 AABB、AAbb、aabb、aaBB 

(3)植株花色情况.①全部植株只开红花②部分植株开红花,部分植株开白花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窄叶为显性性状、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所以在组别1中,纯合红花窄叶是显性性状,所以亲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AaBb.

(2)根据题干知道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第一组的F1的基因型是AaBb,将每对性状分开考虑,那么 Aa自交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红花(AA)粉红花(Aa)和白花(aa).Bb自交的后代有两种表现型:窄叶(BB Bb)宽叶(bb).组合起来看F2的表现型有6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粉红花窄叶占F2的比例是:×=

(3)根据实验设计可知可以通过植株花色情况来确定是否为纯合子

①若结果是全部植株只开红花,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②若结果是部分植株开红花,部分植株开白花,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故答案是:

(1)AABB AaBb

(2)6 AABB、AAbb、aabb、aaBB 

(3)植株花色情况.①全部植株只开红花②部分植株开红花,部分植株开白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情况下出现的回复体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现为正常翅的“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基因型为______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欲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得出结论:若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根据题意rr为假回复体,所以假回复体的基因型是:HHrr、Hhrr.

(2)①欲判断回复体果蝇的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由于果蝇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因此应选择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进行杂交.

②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正常翅;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毛翅.

(3)属于纯合假回复体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HHrr,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基因型应为hhRR,两者进行杂交得到基因型为HhRr的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HHrr、Hhrr

(2)①hhRR ②全为正常翅 全为毛翅

(3)hhRR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根据题意rr为假回复体,所以假回复体的基因型是:HHrr、Hhrr.

(2)①欲判断回复体果蝇的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由于果蝇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因此应选择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进行杂交.

②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正常翅;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毛翅.

(3)属于纯合假回复体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HHrr,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基因型应为hhRR,两者进行杂交得到基因型为HhRr的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HHrr、Hhrr

(2)①hhRR ②全为正常翅 全为毛翅

(3)hhRR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B和b,Y和y)控制,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

(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______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基因型是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为

正确答案

解:(1)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即其中黄颖占,非黑颖占,因此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F2中“12:3:1”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说明B(b)与Y(y)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以上分析可知,无Y和B时表现为白颖,因此白颖的基因型为bbyy;有Y无B时表现为黄颖,因此黄颖的基因型有2种,即bbYY、bbYy.

(3)由以上分析可知,黑颖的基因型为B_Y_,黄颖的基因型为bbY_,将黑颖(B_Y_)与黄颖(bbY_)杂交,后代中的白颖比例为,即,说明亲本中两对基因均属于测交类型,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yy×bbYy.

故答案为:

(1)   非同源

(2)bbyy    2

(3)Bbyy×bbYy

解析

解:(1)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即其中黄颖占,非黑颖占,因此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F2中“12:3:1”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说明B(b)与Y(y)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以上分析可知,无Y和B时表现为白颖,因此白颖的基因型为bbyy;有Y无B时表现为黄颖,因此黄颖的基因型有2种,即bbYY、bbYy.

(3)由以上分析可知,黑颖的基因型为B_Y_,黄颖的基因型为bbY_,将黑颖(B_Y_)与黄颖(bbY_)杂交,后代中的白颖比例为,即,说明亲本中两对基因均属于测交类型,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yy×bbYy.

故答案为:

(1)   非同源

(2)bbyy    2

(3)Bbyy×bbYy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紫茉莉为雌雄同花植株,花色有白、红、粉三种.用纯合的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F1全开粉花.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的基因型为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粉花的基因型为Aa;

②该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_的表现粉花,基因型为aa_ _的表现白花,基因型为A_bb的表现红花.

(1)如何利用现有的F1粉花植株,通过杂交实验判定紫茉莉的花色遗传属于上述哪种情况?

①杂交实验方案:______

②若后代出现______,则为情况①.

③若后代出现______,则为情况②.

(2)若为情况①,则一株F1粉花植株与一株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若为情况②,则一株F1粉花植株与一株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由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而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此处可以让F1粉花植株自交.

②若后代出现红:粉:白≈1:2:1的分离比,则为情况①.

③若后代出现红:粉:白≈3:9:4的分离比,则为情况②.

(2)若为情况①,则一株F1粉花植株(Aa)与一株红花植株(AA)杂交,后代为AA:Aa=1:1,即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1:1.

(3)若为情况②,则一株F1粉花植株(AaBb)与一株红花植株(A_bb)杂交.如果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1:1;如果红花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白≈3:3:2.

故答案为:

(1)①F1粉花植株自交

②红:粉:白≈1:2:1的分离比

③红:粉:白≈3:9:4的分离比

(2)红:粉≈1:1

(3)红:粉≈1:1或红:粉:白≈3:3:2

解析

解:(1)①由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而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此处可以让F1粉花植株自交.

②若后代出现红:粉:白≈1:2:1的分离比,则为情况①.

③若后代出现红:粉:白≈3:9:4的分离比,则为情况②.

(2)若为情况①,则一株F1粉花植株(Aa)与一株红花植株(AA)杂交,后代为AA:Aa=1:1,即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1:1.

(3)若为情况②,则一株F1粉花植株(AaBb)与一株红花植株(A_bb)杂交.如果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1:1;如果红花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白≈3:3:2.

故答案为:

(1)①F1粉花植株自交

②红:粉:白≈1:2:1的分离比

③红:粉:白≈3:9:4的分离比

(2)红:粉≈1:1

(3)红:粉≈1:1或红:粉:白≈3:3: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1)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______;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一.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上图二.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亲本中的______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第五组实验紫色×紫色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即(9:3):3:1,因此可据此推测F1籽粒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基因型一共9种,其中紫色的基因型有6种、黄色的基因型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有1种.第四组实验黄色×黄色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合子,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3:1.第五组F1中黄色籽粒的玉米有两种,一种是纯合子占,另一种是单杂合子占,它们分别自交后,后代中白色籽粒所占的比例是×=

(2)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Tt)可以产生T、t两种精子和卵细胞,但是只有t精子可以完成授粉,所以其进行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只有两种Tt和tt,表现型及比例为 黄色:白色=1:1.

②已知以植株A的T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Ttt),则T必然来自父亲,所以可能是由于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T和t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其可以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及比例为T:tt:Tt:t=1:1:2:2,其中T不能完成受精,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Ttt)与tt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ttt:Ttt:tt=1:2:2,即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黄色:白色=2:3,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故答案为:

(1)两     6    黄色:白色=3:1    

(2)①黄色:白色=1:1

②父 同源染色体

③黄色:白色=2:3    

解析

解:(1)若第五组实验紫色×紫色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即(9:3):3:1,因此可据此推测F1籽粒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基因型一共9种,其中紫色的基因型有6种、黄色的基因型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有1种.第四组实验黄色×黄色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合子,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3:1.第五组F1中黄色籽粒的玉米有两种,一种是纯合子占,另一种是单杂合子占,它们分别自交后,后代中白色籽粒所占的比例是×=

(2)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Tt)可以产生T、t两种精子和卵细胞,但是只有t精子可以完成授粉,所以其进行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只有两种Tt和tt,表现型及比例为 黄色:白色=1:1.

②已知以植株A的T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Ttt),则T必然来自父亲,所以可能是由于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T和t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其可以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及比例为T:tt:Tt:t=1:1:2:2,其中T不能完成受精,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Ttt)与tt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ttt:Ttt:tt=1:2:2,即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黄色:白色=2:3,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故答案为:

(1)两     6    黄色:白色=3:1    

(2)①黄色:白色=1:1

②父 同源染色体

③黄色:白色=2:3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