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一种观赏植物,花的颜色有蓝色和红色两种,该颜色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用纯合的蓝色花品种和纯合的红色花品种杂交,F1全部为蓝色花.若让F1蓝色花植物自花传粉,则F2的表现型及数目为蓝色花299株,红色花21株.
(1)题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题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2)题中F2蓝色花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蓝色花,这样的个体在F2蓝色花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F1蓝色花植物自花传粉,则F2的表现型及数目为蓝色花299株,红色花21株,所以F1基因型为AaBb.又亲本中纯合的蓝色花品种和纯合的红色花品种,所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根据F2表现型比例15:1可判断,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红花=3:1.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题中结果相同,则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产生的F1基因型仍为AaBb.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蓝色花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蓝色花,说明不会出现aabb个体,因此这样的个体为AABB、AABb、AaBB、AAbb、aaBB,占F2蓝色花中的比例为;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占F2蓝色花中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蓝花:红花=3:1 AAbb和aaBB
(2) AaBb、aaBb、Aabb
解析
解:(1)由于F1蓝色花植物自花传粉,则F2的表现型及数目为蓝色花299株,红色花21株,所以F1基因型为AaBb.又亲本中纯合的蓝色花品种和纯合的红色花品种,所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根据F2表现型比例15:1可判断,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红花=3:1.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题中结果相同,则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产生的F1基因型仍为AaBb.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蓝色花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蓝色花,说明不会出现aabb个体,因此这样的个体为AABB、AABb、AaBB、AAbb、aaBB,占F2蓝色花中的比例为;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占F2蓝色花中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蓝花:红花=3:1 AAbb和aaBB
(2) AaBb、aaBb、Aabb
已知番茄植株有茸毛(A)对无茸毛(a)是显性,红果(B)对黄果(b)是显性.有茸毛番茄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避蚜效果,且能减轻黄瓜花叶病毒的感染,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假设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下列哪些组合______.
①AaBb×AaBb ②Aabb×aaBb ③AaBb×aabb ④AABB×aabb
(2)以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则亲本甲、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现以有茸毛纯合红果与无茸毛黄果番茄为亲本,以获取有茸毛黄果番茄植株(Aabb).请你设计一个简要的育种方案(以遗传图解的方式作答)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欲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不能有显性纯合基因,且用测交法,所以①④不符合要求,可采用的组合是②③.
(2)由于有茸毛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所以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由于AA纯合致死,F1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2:1、红果:黄果=3:1,基因型分离比为 Aa:aa=2:1、BB:Bb:bb=1:2: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根据分析,亲本甲、乙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4)以有茸毛纯合红果与无茸毛黄果番茄为亲本,以获取有茸毛黄果番茄植株(Aabb)的育种方案:
①让有茸毛纯合红果(AaBB)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1;
②播种F1,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红果植株与无茸毛黄果植株(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2;
③播种F2,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Aabb.
故答案为:
(1)②③
(2)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AaBb Aabb
(4)①有茸毛纯合红果(AaBB)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1;
②播种F1,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植株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2;
③播种F2,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Aabb.
解析
解:(1)欲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不能有显性纯合基因,且用测交法,所以①④不符合要求,可采用的组合是②③.
(2)由于有茸毛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所以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由于AA纯合致死,F1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有茸毛:无茸毛=2:1、红果:黄果=3:1,基因型分离比为 Aa:aa=2:1、BB:Bb:bb=1:2: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根据分析,亲本甲、乙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4)以有茸毛纯合红果与无茸毛黄果番茄为亲本,以获取有茸毛黄果番茄植株(Aabb)的育种方案:
①让有茸毛纯合红果(AaBB)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1;
②播种F1,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红果植株与无茸毛黄果植株(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2;
③播种F2,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Aabb.
故答案为:
(1)②③
(2)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AaBb Aabb
(4)①有茸毛纯合红果(AaBB)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1;
②播种F1,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植株与无茸毛黄果番茄(aabb)杂交,收获其种子F2;
③播种F2,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Aabb.
某植物黄色种子和绿色种子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B-C…)才结黄色种子,否则结绿色种子.现有两个绿色种子的植物品系,定为X、Y,各自与同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在每个杂交组合中,F1都是黄色,再自花授粉产生F2代,每个组合的F2代分离如下:
X:产生的F2代,27黄:37绿
Y:产生的F2代,9黄:7绿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黄色种子和绿色种子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同时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若只考虑最少对等位基因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可能,则与X、Y杂交的纯合的黄色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X的基因型为______,Y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Y产生的F2代中结的绿种子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 Y杂交组合产生的F2中结黄色种子的植株自交,单株收获其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______的株系F3所结种子颜色黄:绿等于3:1.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可判断黄色种子和绿色种子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3对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结黄色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C_,所以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CC.由于与X杂交,F2代分离比为27:37,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Cc,所以X的基因型为aabbcc.由于与Y杂交,F2代分离比为27:21=9:7,说明F1的基因型为两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有AaBbCC、AABbCc和AaBBCc三种可能,所以Y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3)Y产生的F2代中结的绿种子的占,纯合子占
,因此绿种子中纯合子比例为
.如果Y的基因型为AAbbcc,Y杂交组合产生的F2中结黄色种子的植株有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这些植株自交,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只有
AABBCc和
AABbCC的株系F3所结种子颜色黄:绿等于3:1.
故答案为:
(1)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AABBCC aabbcc 3
(3)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可判断黄色种子和绿色种子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3对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结黄色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C_,所以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CC.由于与X杂交,F2代分离比为27:37,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Cc,所以X的基因型为aabbcc.由于与Y杂交,F2代分离比为27:21=9:7,说明F1的基因型为两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有AaBbCC、AABbCc和AaBBCc三种可能,所以Y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3)Y产生的F2代中结的绿种子的占,纯合子占
,因此绿种子中纯合子比例为
.如果Y的基因型为AAbbcc,Y杂交组合产生的F2中结黄色种子的植株有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这些植株自交,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只有
AABBCc和
AABbCC的株系F3所结种子颜色黄:绿等于3:1.
故答案为:
(1)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AABBCC aabbcc 3
(3)
中国家蚕结黄茧,欧洲家蚕结白茧.把中国家蚕跟欧洲家蚕杂交,子一代全是结白茧的.把子一代结白茧的家蚕相互杂交,其结果如图.由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只涉及一对基因,则用A和a表示,如果涉及两对基因,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1)上述家蚕的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亲本基因型白茧为______和黄茧为______.
(2)在F2代白茧个体中有基因型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
(3)若让F1白茧个体测交,则后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
(4)F2代白茧与黄茧杂交,则F3代性状及比例是______.若F2代黄茧家蚕随机交配,则F3代性状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亲代中黄茧与白茧杂交,后代全为白茧,说明白茧为显性性状,黄茧为隐性性状.子一代白茧自交后代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黄茧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亲本中白茧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基因(A_bb)或只有B基因(aaB_)时表现为黄茧,如果黄茧的基因型为A_bb,在F2代白茧个体中有基因型7种,即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如果黄茧为aaB_,在F2代白茧个体中有基因型7种,即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两种情况中纯合子比例为.
(3)由以上分析可知,F1白茧的基因型为AaBb,若让F1白茧个体测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茧:黄茧=3:1.
(4)如果黄茧的基因型为A_bb,则F2代白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F2代黄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
Aabb,F2代白茧与黄茧杂交,后代结黄茧(A_bb)的概率为
+
×
+
+
+
+
+
+
=
,因此F3代性状及比例是黄茧:白茧=
:(1-
)=4:9;F2代黄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
Aabb,其中A基因的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bb的概率为
,因此黄茧:白茧=(1-
):
=8:1.
故答案为:
(1)白茧 黄茧 AAbb或aaBB aaBB或AAbb(这两个空前后需要对应)
(2)7
(3)白茧:黄茧=3:1
(4)白茧:黄茧=9:4 白茧:黄茧=8:1
解析
解:(1)亲代中黄茧与白茧杂交,后代全为白茧,说明白茧为显性性状,黄茧为隐性性状.子一代白茧自交后代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黄茧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亲本中白茧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基因(A_bb)或只有B基因(aaB_)时表现为黄茧,如果黄茧的基因型为A_bb,在F2代白茧个体中有基因型7种,即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如果黄茧为aaB_,在F2代白茧个体中有基因型7种,即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两种情况中纯合子比例为.
(3)由以上分析可知,F1白茧的基因型为AaBb,若让F1白茧个体测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茧:黄茧=3:1.
(4)如果黄茧的基因型为A_bb,则F2代白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F2代黄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
Aabb,F2代白茧与黄茧杂交,后代结黄茧(A_bb)的概率为
+
×
+
+
+
+
+
+
=
,因此F3代性状及比例是黄茧:白茧=
:(1-
)=4:9;F2代黄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
Aabb,其中A基因的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bb的概率为
,因此黄茧:白茧=(1-
):
=8:1.
故答案为:
(1)白茧 黄茧 AAbb或aaBB aaBB或AAbb(这两个空前后需要对应)
(2)7
(3)白茧:黄茧=3:1
(4)白茧:黄茧=9:4 白茧:黄茧=8:1
Ⅰ.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知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图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______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二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
b.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2).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白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用分数表示).
②子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那么形成的植株为______倍体.
Ⅱ.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萝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萝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据此分析回答:
(1)根据第______组杂交,可以判定______为显性遗传.
(2)根据第______组杂交,可以判定控制剪秋萝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______.
(4)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小组决定对剪秋萝种群进行调查.你认为调查的结果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______的剪秋萝,则上述假设成立.
正确答案
解:Ⅰ.(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可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关系.探究过程如下:
①作出假设: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不考虑交叉互换):
a.若在两对同源染色体,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2:4:2:1:2:1(白白白粉粉白红红白);粉色:红色:白色=(2+4):(1+2):(1+2+1+2+1)=6:3:7;
b.当AB在同一染色体、ab在同一染色体的时候,令AB为G、ab为h,AaBb自交即为Gg自交,结果为 GG:Gg:gg=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 其中白:粉=1:1;
c.当Ab在同一染色体,aB在同一染色体的时候,令Ab为H,aB为h,AaBb自交即为Hh自交,结果为HH:Hh:hh=AAbb:AaBb:aaBB=1:2:1 其中粉色:红色:白色=2:1:1.
(2)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白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2×1+1×2+2×2+1×2)÷(1×2+2×2+1×2+2×2+1×2)=.
②子代红花植株(AAbb、Aabb)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
Ⅱ.(1)根据表中第1组数据可以看出:宽叶与窄叶杂交的后代全部是宽叶,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
(2)根据第3组杂交组合,后代雌性个体全部宽叶,而雄性个体中为宽叶、
为窄叶,说明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型位于X染色体上.
(3)第3组亲代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Xb,子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和XbY.由于含Xb的花粉是致死的,所以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XB,
X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
XB,
Y.所以子代中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的比例为7:1.
(4)表中第1组和第2组的子代中无雌性个体,而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母本,Y染色体来自父本;又子代雄性个体中既有宽叶,也有窄叶,说明卵细胞没有问题,因此最可能的原因是含Xb的花粉是致死的.
(5)在这种情况下,剪秋罗的自然种群中不会出现XbXb的个体,即不会发现窄叶雌性植株的存在.
故答案为:
Ⅰ.(1)①
④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红色:白色=6:3:7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白色=1:1
(2)①5 ②
四
Ⅱ.(1)1 宽叶
(2)3 X
(3)7:1
(4)含Xb的花粉是致死的
(5)窄叶雌性
解析
解:Ⅰ.(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可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关系.探究过程如下:
①作出假设: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不考虑交叉互换):
a.若在两对同源染色体,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2:4:2:1:2:1(白白白粉粉白红红白);粉色:红色:白色=(2+4):(1+2):(1+2+1+2+1)=6:3:7;
b.当AB在同一染色体、ab在同一染色体的时候,令AB为G、ab为h,AaBb自交即为Gg自交,结果为 GG:Gg:gg=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 其中白:粉=1:1;
c.当Ab在同一染色体,aB在同一染色体的时候,令Ab为H,aB为h,AaBb自交即为Hh自交,结果为HH:Hh:hh=AAbb:AaBb:aaBB=1:2:1 其中粉色:红色:白色=2:1:1.
(2)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白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2×1+1×2+2×2+1×2)÷(1×2+2×2+1×2+2×2+1×2)=.
②子代红花植株(AAbb、Aabb)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
Ⅱ.(1)根据表中第1组数据可以看出:宽叶与窄叶杂交的后代全部是宽叶,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
(2)根据第3组杂交组合,后代雌性个体全部宽叶,而雄性个体中为宽叶、
为窄叶,说明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型位于X染色体上.
(3)第3组亲代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Xb,子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和XbY.由于含Xb的花粉是致死的,所以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XB,
X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
XB,
Y.所以子代中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的比例为7:1.
(4)表中第1组和第2组的子代中无雌性个体,而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母本,Y染色体来自父本;又子代雄性个体中既有宽叶,也有窄叶,说明卵细胞没有问题,因此最可能的原因是含Xb的花粉是致死的.
(5)在这种情况下,剪秋罗的自然种群中不会出现XbXb的个体,即不会发现窄叶雌性植株的存在.
故答案为:
Ⅰ.(1)①
④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红色:白色=6:3:7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白色=1:1
(2)①5 ②
四
Ⅱ.(1)1 宽叶
(2)3 X
(3)7:1
(4)含Xb的花粉是致死的
(5)窄叶雌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