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绿色圆粒______,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______定律.
(2)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有______.
(3)杂交后代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黄色皱粒占______.
(4)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知,子代中圆粒:皱粒=3: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黄色:绿色=1:1,因此亲本的杂交组成和是Aa×aa,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圆粒)×aaBb(绿色圆粒).从1:1和3:1的分离比控制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定律.
(2)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则后代的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aabb,它们的表现型分别为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则后代的基因型有2×3=6种,其中黄色皱粒(Aabb)占=
.
(4)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子,即aaBB+aabb=×
+
×
=
.
故答案是:
(1)AaBb aaBb 基因分离定律
(2)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3)6
(4)
解析
解:(1)由题意知,子代中圆粒:皱粒=3: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黄色:绿色=1:1,因此亲本的杂交组成和是Aa×aa,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圆粒)×aaBb(绿色圆粒).从1:1和3:1的分离比控制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定律.
(2)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则后代的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aabb,它们的表现型分别为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则后代的基因型有2×3=6种,其中黄色皱粒(Aabb)占=
.
(4)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子,即aaBB+aabb=×
+
×
=
.
故答案是:
(1)AaBb aaBb 基因分离定律
(2)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3)6
(4)
野茉莉花有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等五种颜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酶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下,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注: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为白色)
(1)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另外两对等位基因Bb、Dd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等位、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A所处的染色体与基因b所处的染色体之间______ (可以、不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中基因型为纯合子的有______种.
(4)开粉红花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__.
(5)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杂交,检测到有的后代植株中没有白色物质,则这两植株杂交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开浅红的植株数与开大红的植株数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基因A所处的染色体与基因b所处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不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因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D_,基因型有2×2×2=8种;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为白色,因此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dd、aabbD_、aaB_dd、aabbdd,其中纯合子有4种(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4)开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D_,有四种类型AAbbDD、AAbbDd、AabbDD、AabbDd,这四种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依次为全为粉红、3粉红:1白色、3粉红:1白色、9粉红:7白色.
(5)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杂交(A_B_D_),检测到有的后代植株中没有白色物质,即后代出现了aaddbb的个体,可知这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基因型均为AaBbDd,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
,开浅红(aaB_D_)的植株数与开大红(A_B_bb)的植株数的比例为(
×
×
):(
×
×
)=1:1.
故答案为:
(1)如图
(2)非同源 非等位 不可以
(3)8 4
(4)全为粉红 3粉红:1白色 9粉红:7白色
(5) 1:1
解析
解:(1)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基因A所处的染色体与基因b所处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不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因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D_,基因型有2×2×2=8种;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为白色,因此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dd、aabbD_、aaB_dd、aabbdd,其中纯合子有4种(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4)开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D_,有四种类型AAbbDD、AAbbDd、AabbDD、AabbDd,这四种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依次为全为粉红、3粉红:1白色、3粉红:1白色、9粉红:7白色.
(5)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杂交(A_B_D_),检测到有的后代植株中没有白色物质,即后代出现了aaddbb的个体,可知这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基因型均为AaBbDd,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
,开浅红(aaB_D_)的植株数与开大红(A_B_bb)的植株数的比例为(
×
×
):(
×
×
)=1:1.
故答案为:
(1)如图
(2)非同源 非等位 不可以
(3)8 4
(4)全为粉红 3粉红:1白色 9粉红:7白色
(5) 1:1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甲组杂交F1基因型有______种.
(2)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纯合子有______只.
(3)让乙组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组是核桃状和单片状杂交,其中单片状是隐性个体(aabb),生物学上将某个体和隐性纯合个体交配得方式称为测交;F1中有四种表现型,说明核桃状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
(2)丙组中由F1全是核桃状可推知亲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1的基因型均为AaBb.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F2中玫瑰状冠(A_bb)的家禽占,有120只,纯合的豌豆状冠的个体占
,理论上有40只.
(3)乙:玫瑰状(A_bb)×玫瑰状(A_bb)→F1中出现单片状(aabb),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F1玫瑰状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bb、
Aabb,其与纯合的豌豆状冠(aaBB)的家禽杂交,后代核桃状冠(AaBb)的概率是
,豌豆状冠(aaBb)概率是
,即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核桃状:豌豆状=2:1.
故答案为:
(1)测交 4
(2)40
(3)AaBb:aaBb=2:1 核桃状:豌豆状=2:1
解析
解:(1)甲组是核桃状和单片状杂交,其中单片状是隐性个体(aabb),生物学上将某个体和隐性纯合个体交配得方式称为测交;F1中有四种表现型,说明核桃状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
(2)丙组中由F1全是核桃状可推知亲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1的基因型均为AaBb.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F2中玫瑰状冠(A_bb)的家禽占,有120只,纯合的豌豆状冠的个体占
,理论上有40只.
(3)乙:玫瑰状(A_bb)×玫瑰状(A_bb)→F1中出现单片状(aabb),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F1玫瑰状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bb、
Aabb,其与纯合的豌豆状冠(aaBB)的家禽杂交,后代核桃状冠(AaBb)的概率是
,豌豆状冠(aaBb)概率是
,即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核桃状:豌豆状=2:1.
故答案为:
(1)测交 4
(2)40
(3)AaBb:aaBb=2:1 核桃状:豌豆状=2:1
果蝇的体色中的黄与黑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中的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在体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让体色、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交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的比例如下表.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纯和致死基因型为______.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子一代中黑毛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3)若不考虑体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雌果蝇产生的卵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理论上的比例是______.
(4)果蝇体毛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有关控制基因位于细胞核的DNA分子上.在基因表达时,______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照______原则,进行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5)选取子一代中黑色红眼的纯合雌果蝇与黄色白眼的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请预期实验结果,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相同基因型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黄毛:黑毛=2:1,且雌雄个体相当,说明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黄毛对黑毛为显性;后代中红眼:白眼=3:1,且雌雄个体有性别差异,说明等位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于在体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又后代中黄毛:黑毛=2:1,说明BB的个体不能发育.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后代中黄毛:黑毛=2:1,说明亲代雌、雄果蝇中控制体色的基因都是Bb;又后代雌蝇中只有红眼,而雄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亲代雌、雄果蝇中控制眼色的基因分别是XDXd和XDY,因此,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DXd和BbXDY.子一代中黑色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bbXdY.
(3)子一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DXD和XDXd,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DY.红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子的基因型有XD和Xd共2种,理论上的比例是3:1.
(4)在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5)子一代中黑色红眼的纯合雌果蝇与黄色白眼的雄果蝇杂交,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常 X BB
(2)BbXDXd BbXDY bbXdY
(3)2 XD:Xd=3:1
(4)RNA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5)遗传图解: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相同基因型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黄毛:黑毛=2:1,且雌雄个体相当,说明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黄毛对黑毛为显性;后代中红眼:白眼=3:1,且雌雄个体有性别差异,说明等位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于在体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又后代中黄毛:黑毛=2:1,说明BB的个体不能发育.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后代中黄毛:黑毛=2:1,说明亲代雌、雄果蝇中控制体色的基因都是Bb;又后代雌蝇中只有红眼,而雄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亲代雌、雄果蝇中控制眼色的基因分别是XDXd和XDY,因此,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DXd和BbXDY.子一代中黑色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bbXdY.
(3)子一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DXD和XDXd,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DY.红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子的基因型有XD和Xd共2种,理论上的比例是3:1.
(4)在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5)子一代中黑色红眼的纯合雌果蝇与黄色白眼的雄果蝇杂交,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常 X BB
(2)BbXDXd BbXDY bbXdY
(3)2 XD:Xd=3:1
(4)RNA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5)遗传图解:
某两性花植物花色有白色(aabb)、粉红色(A_bb和aaB)和红色(A_B_)三种,叶形有宽叶(D_)和窄叶(dd)两种.研究发现等位基因A/a、D/d分别位于1、2号染色体上,B/b位于1号或3号染色体上.请回答:
(1)在该植物花色和叶形基因中,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是______,可以与A/a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
(2)现有红色宽叶植株(AaBbDd),将其自交获得F1,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F1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则可判断等位基因B/b位于3号染色体上;
②若F1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则可判断等位基因B/b位于1号染色体上,F1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只需写出分离比).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D和d,B和b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a)与D(d)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会发生自由组合,如果B(b)位于3号染色体上,也与A(a)发生自由组合,若位于2号染色体上,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
(2)①如果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进行自交,如果B(b)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3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_B_、A_bb、aaB_、aa不变,其中A_B_表现为红色,A_bb、aaB_表现为粉色,aabb表现为白色,颜色是3种表现型,Dd自交后代是DD、Dd、dd,其中DD、Dd表现为宽叶、dd表现为窄叶,叶形是2中表现型,因此对于颜色和叶形来说,子一代的表现型是3×2=6种.
②如果B(b)位于1号染色体上,则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如果A、B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b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AaBb表现为红色,aabb表现为白色,红色:白色=3:1,Dd自交后代是DD、Dd、dd,其中DD、Dd表现为宽叶、dd表现为窄叶,宽叶:窄叶=3:1,因此子一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如果A、b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B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表现为红色,AAbb、aaBB表现为粉红色,比例是1:1,因此对于颜色和叶形来说,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1:3:1.
故答案为:
(1)A和a,D和d,B和b D(d)和B(b)
(2)①6
②4 3:1:3:1或9:3:3:1
解析
解:(1)由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D和d,B和b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a)与D(d)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会发生自由组合,如果B(b)位于3号染色体上,也与A(a)发生自由组合,若位于2号染色体上,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
(2)①如果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进行自交,如果B(b)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3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_B_、A_bb、aaB_、aa不变,其中A_B_表现为红色,A_bb、aaB_表现为粉色,aabb表现为白色,颜色是3种表现型,Dd自交后代是DD、Dd、dd,其中DD、Dd表现为宽叶、dd表现为窄叶,叶形是2中表现型,因此对于颜色和叶形来说,子一代的表现型是3×2=6种.
②如果B(b)位于1号染色体上,则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如果A、B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b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AaBb表现为红色,aabb表现为白色,红色:白色=3:1,Dd自交后代是DD、Dd、dd,其中DD、Dd表现为宽叶、dd表现为窄叶,宽叶:窄叶=3:1,因此子一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如果A、b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B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表现为红色,AAbb、aaBB表现为粉红色,比例是1:1,因此对于颜色和叶形来说,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1:3:1.
故答案为:
(1)A和a,D和d,B和b D(d)和B(b)
(2)①6
②4 3:1:3:1或9:3:3: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