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如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正确答案
解:(1)题干中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因为两对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所以遵循自由组合.
(2)①紫色叶×绿色叶,F1全是紫色,F2中紫色:绿色=15:1,很明显只有在为双隐性也就是说aabb时表现为绿色,其余只要是有任何一个显性基因都表现紫色,所以F1是AaBb,亲本是AABB和aabb.F2中紫色:绿色=15:1,在紫色中有3份是纯合子,所以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
(3)组合②F2为3:1,典型分离比,说明F1基因有一对杂合有一对纯合,且纯合那对必然是两个隐性基因(要不就不可能有绿色F2),F1可能为Aabb或者aaBb,所以亲本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者aaBB),则F1与绿色叶(aabb)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或aaBb:aabb=1:1),即 紫色叶:绿色叶=1:1.
(4)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是:
(1)自由组合
(2)AABB aabb
(3)AAbb(或者aaBB) 紫色叶:绿色叶=1:1
(4)
解析
解:(1)题干中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因为两对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所以遵循自由组合.
(2)①紫色叶×绿色叶,F1全是紫色,F2中紫色:绿色=15:1,很明显只有在为双隐性也就是说aabb时表现为绿色,其余只要是有任何一个显性基因都表现紫色,所以F1是AaBb,亲本是AABB和aabb.F2中紫色:绿色=15:1,在紫色中有3份是纯合子,所以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
(3)组合②F2为3:1,典型分离比,说明F1基因有一对杂合有一对纯合,且纯合那对必然是两个隐性基因(要不就不可能有绿色F2),F1可能为Aabb或者aaBb,所以亲本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者aaBB),则F1与绿色叶(aabb)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或aaBb:aabb=1:1),即 紫色叶:绿色叶=1:1.
(4)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是:
(1)自由组合
(2)AABB aabb
(3)AAbb(或者aaBB) 紫色叶:绿色叶=1:1
(4)
假定某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形成的生化过程如图所示.酶2和酶3作用的底物相同,但是酶3对底物的亲和力显著大于酶2,以至于当酶2和酶3同时存在时只有酶3起作用.现有纯合白花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产生的F1代均为红花,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植株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3)F2代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红花植株有______ 种基因型.
正确答案
解:(1)控制该植株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2)由于当酶2和酶3同时存在时只有酶3起作用,所以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组成肯定为AABBcc.由于F1代均为红花,所以纯合白花的基因组成中必有aaCC;又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存在b基因,因此纯合白花的基因组成为aabbCC.F2中四种表现型为白花、粉花、紫花和红花.因此,白花的基因型为aa----,占;粉花的基因型为A-bbcc,占
;紫花的基因型为A-B-cc,占
;红花的基因型为A---C-,占
.
(3)F2代紫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cc所占的比例为,红花植株有2×3×2=12种基因型.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CC和AABBcc 白花:粉花:紫花:红花=16:3:9:36
(3) 12
解析
解:(1)控制该植株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2)由于当酶2和酶3同时存在时只有酶3起作用,所以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组成肯定为AABBcc.由于F1代均为红花,所以纯合白花的基因组成中必有aaCC;又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存在b基因,因此纯合白花的基因组成为aabbCC.F2中四种表现型为白花、粉花、紫花和红花.因此,白花的基因型为aa----,占;粉花的基因型为A-bbcc,占
;紫花的基因型为A-B-cc,占
;红花的基因型为A---C-,占
.
(3)F2代紫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cc所占的比例为,红花植株有2×3×2=12种基因型.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CC和AABBcc 白花:粉花:紫花:红花=16:3:9:36
(3) 12
豌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子叶绿色(y,突变型) 是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突变型豌豆的子叶始终为绿色.
(1)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Y蛋白和 y蛋白,翻译场所是细胞的______.
(2)图1表示Y蛋白和 y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和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Y蛋白和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填图中编号)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______.
(3)豌豆另一对相对性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
②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若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蛋白质翻译场所是细胞的核糖体.
(2)根据图可以看出,Y蛋白和 y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苏氨酸变成丝氨酸,②处氨基酸由天氨酸变成赖氨酸,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两个氨基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突变没影响,应是③处突变的结果,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①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②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所以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者YyRr..在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若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YyRR或者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2的纯合子有yyrr,概率为.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2)替换 增添 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①YyRr yyRr
②YyRr、YyRR
解析
解:(1)蛋白质翻译场所是细胞的核糖体.
(2)根据图可以看出,Y蛋白和 y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苏氨酸变成丝氨酸,②处氨基酸由天氨酸变成赖氨酸,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两个氨基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突变没影响,应是③处突变的结果,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①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②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所以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者YyRr..在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若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YyRR或者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2的纯合子有yyrr,概率为.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2)替换 增添 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①YyRr yyRr
②YyRr、YyRR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亲本中白色抗虫a的基因型是______;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是______.
(3)如果对第二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______种.
(4)如果让第一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与白色不抗虫植株杂交,从理论上推断,后代将会出现的表现型有______,比例为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紫色不抗虫植株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上述两对性状中,白色和不抗虫是显性性状.
(2)在组合1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_,白色抗虫甲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1:1,所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中白色抗虫a的基因型是Aabb.在组合2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0:1,所以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为AAbb
(3)由于第二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因而表现型也有4种.
(4)在第一组杂交组合中,产生的后代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AaBb与白色不抗虫植株aaBb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有紫色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白色不抗虫,比例为(1:1)×(3:1)=1:3:1:3.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紫色不抗虫植株aaBB占=
.
故答案为:
(1)白色、不抗虫
(2)Aabb AAbb
(3)4
(4)紫色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白色不抗虫 1:3:1:3
解析
解:(1)根据分析,上述两对性状中,白色和不抗虫是显性性状.
(2)在组合1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_,白色抗虫甲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1:1,所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中白色抗虫a的基因型是Aabb.在组合2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0:1,所以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为AAbb
(3)由于第二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因而表现型也有4种.
(4)在第一组杂交组合中,产生的后代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AaBb与白色不抗虫植株aaBb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有紫色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白色不抗虫,比例为(1:1)×(3:1)=1:3:1:3.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紫色不抗虫植株aaBB占=
.
故答案为:
(1)白色、不抗虫
(2)Aabb AAbb
(3)4
(4)紫色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白色不抗虫 1:3:1:3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胞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此时面部皮肤的散热将会______,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型均为AaBb夫妇生出“红脸人”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2)若某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G会被A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可得到______个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
(3)对某地区调查统计发现人群中缺少ADH的概率为81%,有一对夫妻体内都含有ADH,但妻子的父亲体内缺少ADH,这对夫妻生下一个不能合成ADH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4)经常酗酒的夫妇生下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将增大.若21号染色体上具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 d,某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基因型为Ddd,其母亲基因型为DD,父亲基因型为Dd,则该患儿形成与双亲中的______有关,因为其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______分裂异常.为了有效预防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至少2点).
正确答案
解:(1)“白脸人”没有ADH,说明他的基因型中没有A基因,“白脸人”没有ALDH,说明他没有b基因或b基因不表达,因此,“白脸人”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红脸人”饮酒后皮肤毛细胞血管扩张,此时面部皮肤的散热将会增加;A基因和b基因分别通过控制ADH和ALDH来控制乙醇的代谢,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新陈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红脸人”的基因型是A_B_,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婚配后代基因型为A_B_出现的概率是.
(2)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G会被A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以突变后母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子代基因均是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以正常母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子代基因均为正常基因,二者数量相等,即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有2n-1个.
(3)人群中缺少ADH的概率是81%,可知aa的频率=81%,则a的基因频率=90%、A的基因频率=10%,由此可推断含有ADH的人群中杂合子(Aa)的比例为,纯合子(AA)的比例为
,妻子体内含有ADH,但妻子的父亲体内缺少ADH,可推知妻子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不含ADH的孩子(aa)的概率为:
.
(4)根据父母的基因,可推测患儿多了一个d基因,该基因来自父亲,即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基因型是dd,原因是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两个d没有分离,进入到同一个精子中.结合题干信息“经常酗酒的夫妇生下患儿的概率增大”,可知为了有效预防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采取的措施有不酗酒 适龄生育 产前诊断 (或羊水检查)等.
答案是:
(1)aaBB或aaBb 增加 酶的合成来控制新陈代谢
(2)2n-1
(3)
(4)父亲 减数第二次 不酗酒 适龄生育 产前诊断 (或羊水检查)
解析
解:(1)“白脸人”没有ADH,说明他的基因型中没有A基因,“白脸人”没有ALDH,说明他没有b基因或b基因不表达,因此,“白脸人”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红脸人”饮酒后皮肤毛细胞血管扩张,此时面部皮肤的散热将会增加;A基因和b基因分别通过控制ADH和ALDH来控制乙醇的代谢,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新陈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红脸人”的基因型是A_B_,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婚配后代基因型为A_B_出现的概率是.
(2)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G会被A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以突变后母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子代基因均是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以正常母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子代基因均为正常基因,二者数量相等,即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有2n-1个.
(3)人群中缺少ADH的概率是81%,可知aa的频率=81%,则a的基因频率=90%、A的基因频率=10%,由此可推断含有ADH的人群中杂合子(Aa)的比例为,纯合子(AA)的比例为
,妻子体内含有ADH,但妻子的父亲体内缺少ADH,可推知妻子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不含ADH的孩子(aa)的概率为:
.
(4)根据父母的基因,可推测患儿多了一个d基因,该基因来自父亲,即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基因型是dd,原因是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两个d没有分离,进入到同一个精子中.结合题干信息“经常酗酒的夫妇生下患儿的概率增大”,可知为了有效预防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采取的措施有不酗酒 适龄生育 产前诊断 (或羊水检查)等.
答案是:
(1)aaBB或aaBb 增加 酶的合成来控制新陈代谢
(2)2n-1
(3)
(4)父亲 减数第二次 不酗酒 适龄生育 产前诊断 (或羊水检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