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在每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花瓣中含有哪种颜色的色素就表现为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色素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甲种植物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能合成催化前体物质转化为蓝色素的酶,则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中,D基因______(能、不能)正常表达.乙种植株中,E酶的形成离不开f酶的催化,则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中,E基因______(能、不能)正常表达.

(2)基因型为BbDd的甲种植物开______色花,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EeFf的乙种植物开______色花,测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中,因缺乏B基因,因而不能合成B酶,进而不能产生蓝色素;但是植株中存在D基因能指导合成D酶,换句话说,D基因能否指导合成D酶与有无蓝色素无关;在丙植株中,由于E基因的表达离不开f酶的催化,而只有f基因指导合成f酶的合成,所以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中,由于缺乏f基因指导合成的f酶的催化,因此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2)基因型为BbDd的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D_:B_dd:bbD_:bbdd=9:3:3:1,其中,B_D_开紫花,B_dd开蓝花,bbD_及bbdd开白花,因此紫:蓝:白≈9:3:4.

(3)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测交,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eeFf:eeff=1:1:1:1,不含E基因的植株不能合成黄色素,含F基因的植株抑制E基因的表达,只有基因型为Eeff的表现为黄花,故白:黄≈3:1.

故答案为:

(1)能     不能

(2)紫     紫:蓝:白≈9:3:4

(3)白     白:黄≈3:1

解析

解:(1)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中,因缺乏B基因,因而不能合成B酶,进而不能产生蓝色素;但是植株中存在D基因能指导合成D酶,换句话说,D基因能否指导合成D酶与有无蓝色素无关;在丙植株中,由于E基因的表达离不开f酶的催化,而只有f基因指导合成f酶的合成,所以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中,由于缺乏f基因指导合成的f酶的催化,因此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2)基因型为BbDd的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D_:B_dd:bbD_:bbdd=9:3:3:1,其中,B_D_开紫花,B_dd开蓝花,bbD_及bbdd开白花,因此紫:蓝:白≈9:3:4.

(3)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测交,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eeFf:eeff=1:1:1:1,不含E基因的植株不能合成黄色素,含F基因的植株抑制E基因的表达,只有基因型为Eeff的表现为黄花,故白:黄≈3:1.

故答案为:

(1)能     不能

(2)紫     紫:蓝:白≈9:3:4

(3)白     白:黄≈3: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2中黄色皱粒为YYrr和Yyrr,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只有Yyrr自交才会长生绿色皱粒(yyrr),因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若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可能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没表达(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根据题意,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连锁与交换现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故答案为:

(1)   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没表达(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2中黄色皱粒为YYrr和Yyrr,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只有Yyrr自交才会长生绿色皱粒(yyrr),因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若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可能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没表达(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根据题意,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连锁与交换现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故答案为:

(1)   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没表达(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碱基互补配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长翅(V)和残翅(v),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Vv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摩尔根等研究时发现:

(1)以上表格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如果进行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F2结果不一致的是______.一般情况下,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结果一致,可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是______基因.

(2)实验一:现有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步:取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F1

第二步:______

第三步:统计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结果预测:如果______,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二: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R、白眼r),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表格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交组合红眼♀×白眼♂的后代红眼:白眼=3:1,而反交组合红眼♂×白眼♀的后代红眼:白眼=1:1;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都是3:1.

(2)由题意可知控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如果取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则F1全是灰身长翅(两对基因都杂合);再让F1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黑残翅、黑身残翅=1:1:1:1,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不是1:1:1:1,则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可以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后代性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黑残翅、黑身残翅=9:3:3:1,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不是9:3:3:1,则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在伴X遗传中,母亲是隐性纯合子时,儿子肯定是隐性形状;当父亲是显性个体时,儿子肯定是显性性状(至少是显性杂合子),故题目中要求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可以选择白眼雌果蝇(隐性性状)×红眼雄果蝇(显性性状).

①如果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红眼,说明跟性别无关,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组合为:RR×rr;

③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也说明跟性别无关,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组合为:Rr×rr.

故答案是:

(1)红眼和白眼(R、r) 常染色体上的

(2)第二步:让F1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或让F1中雄雌个体互交)

结果预测: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且比例为1:1:1:1(或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且比例为9:3:3:1)

(3)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解:(1)表格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交组合红眼♀×白眼♂的后代红眼:白眼=3:1,而反交组合红眼♂×白眼♀的后代红眼:白眼=1:1;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都是3:1.

(2)由题意可知控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如果取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则F1全是灰身长翅(两对基因都杂合);再让F1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黑残翅、黑身残翅=1:1:1:1,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不是1:1:1:1,则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可以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后代性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黑残翅、黑身残翅=9:3:3:1,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不是9:3:3:1,则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在伴X遗传中,母亲是隐性纯合子时,儿子肯定是隐性形状;当父亲是显性个体时,儿子肯定是显性性状(至少是显性杂合子),故题目中要求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可以选择白眼雌果蝇(隐性性状)×红眼雄果蝇(显性性状).

①如果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红眼,说明跟性别无关,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组合为:RR×rr;

③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也说明跟性别无关,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组合为:Rr×rr.

故答案是:

(1)红眼和白眼(R、r) 常染色体上的

(2)第二步:让F1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或让F1中雄雌个体互交)

结果预测: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且比例为1:1:1:1(或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且比例为9:3:3:1)

(3)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aabb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图1所示.图2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号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______,3号基因型为______,6号基因型为______

(2)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5号与6号交配,后代出现黄色羽毛的概率为______

(3)若8号为白色羽毛,则5号与6号再次交配,其子代可能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图1表明的基因对生物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4号和7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bb,由此可以推断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Ab、aB、ab,3号基因型为aaBb,6号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1号的基因型为Aabb,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而5号个体是蓝色羽毛,即基因型为A_bb,所以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5号(AAbb或Aabb)与6号(aaBB或aaBb)交配,后代出现黄色羽毛(A_bb)的概率为(+×)×(×)=

(3)若8号为白色羽毛(aabb),则5号的基因型为Aabb、6号的基因型为aaBb,5号与6号再次交配,其子代可能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Aabb):黄色(aaBb):绿色(AaBb):白色(aabb)=1:1:1:1.

(4)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图1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AB、Aa、aB、ab       aaBb     aaBB或aaBb

(2)      

(3)蓝色:黄色:绿色:白色=1:1:1:1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4号和7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bb,由此可以推断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Ab、aB、ab,3号基因型为aaBb,6号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1号的基因型为Aabb,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而5号个体是蓝色羽毛,即基因型为A_bb,所以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5号(AAbb或Aabb)与6号(aaBB或aaBb)交配,后代出现黄色羽毛(A_bb)的概率为(+×)×(×)=

(3)若8号为白色羽毛(aabb),则5号的基因型为Aabb、6号的基因型为aaBb,5号与6号再次交配,其子代可能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Aabb):黄色(aaBb):绿色(AaBb):白色(aabb)=1:1:1:1.

(4)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图1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AB、Aa、aB、ab       aaBb     aaBB或aaBb

(2)      

(3)蓝色:黄色:绿色:白色=1:1:1:1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洋麻茎秆的红色和绿色由A-a、B-b,R-r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茎秆颜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基因型为A-B-rr的个体表现为红茎,其余则为绿茎.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绿茎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在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______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______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

D.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E.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1)在丙组中,纯种绿茎×红茎杂交后代F1都为红茎,F1红茎自交产生的F2中,绿茎:红茎=7:9,是9:3:3:1的特殊比例,说明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甲组F2中绿茎:红茎=1:3,说明其F1中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即AaBBrr或AABbrr;又亲本都是纯种,所以红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rr,绿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rr或aaBBrr.在丙组F2代中绿茎:红茎=7:9,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rr,所以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rr、AABbrr、AaBBrr和AaBbrr共4种.

(3)由于乙组F2中绿茎:红茎=13:3,说明其F1的基因型为AaBBRr或AABbRr,所以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rr、AaBBrr或AABBrr、AABbrr,比例都是1:2.所以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②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③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故答案为:

(1)丙

(2)AAbbrr    aaBBrr    4

(3)

(4)ACD

解析

解:(1)在丙组中,纯种绿茎×红茎杂交后代F1都为红茎,F1红茎自交产生的F2中,绿茎:红茎=7:9,是9:3:3:1的特殊比例,说明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甲组F2中绿茎:红茎=1:3,说明其F1中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即AaBBrr或AABbrr;又亲本都是纯种,所以红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rr,绿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rr或aaBBrr.在丙组F2代中绿茎:红茎=7:9,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rr,所以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rr、AABbrr、AaBBrr和AaBbrr共4种.

(3)由于乙组F2中绿茎:红茎=13:3,说明其F1的基因型为AaBBRr或AABbRr,所以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rr、AaBBrr或AABBrr、AABbrr,比例都是1:2.所以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②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③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故答案为:

(1)丙

(2)AAbbrr    aaBBrr    4

(3)

(4)AC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