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1)如图A、B表示某经济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据图回答问题:

①结合A、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①植物M的花色遗传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______从而间接控制该生物的性状.有时发现,A或B基因因碱基对改变导致基因突变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并不会改变,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说明可能的原因______

③若将A图F1紫花植株测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临床医学上了解遗传病的规律对预防遗传病有重要意义.如图的某一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如果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②假设1号个体不携带色盲基因,如果8号个体与10号个体婚配,后代个体兼患两病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分析表格中图B可知,有A基因无B基因时,花色为蓝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则紫色花可表示为A_B_,因此白色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_.因F1自交后代为9:3:4,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代蓝花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或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花色的控制属于第二种,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的性状.基因突变后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③AaBb(紫色)与aabb(白色)测交,后代AaBb(紫色):Aabb(蓝色):aaBb(白色):aabb(白色)=1:1:1:1,即紫色:蓝色:白色=1:1:2.

(2)①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由于8号为白化病患者,所以4号个体为Aa;由于2号为红绿色盲患者,所以4号个体为XBXb,故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8号为白化病患者,所以3号、4号个体都是Aa,7号为AA、Aa;又7号不患红绿色盲,为XBY.因此,7号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②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10号AaXbY,则后代个体兼患两病的概率是×××=

故答案是:

(1)①AAbb  aaBB

②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基因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

③紫色:蓝色:白色=1:1:2

(2)①AaXBXb       ②

解析

解:(1)①分析表格中图B可知,有A基因无B基因时,花色为蓝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则紫色花可表示为A_B_,因此白色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_.因F1自交后代为9:3:4,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代蓝花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或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花色的控制属于第二种,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的性状.基因突变后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③AaBb(紫色)与aabb(白色)测交,后代AaBb(紫色):Aabb(蓝色):aaBb(白色):aabb(白色)=1:1:1:1,即紫色:蓝色:白色=1:1:2.

(2)①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由于8号为白化病患者,所以4号个体为Aa;由于2号为红绿色盲患者,所以4号个体为XBXb,故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8号为白化病患者,所以3号、4号个体都是Aa,7号为AA、Aa;又7号不患红绿色盲,为XBY.因此,7号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②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10号AaXbY,则后代个体兼患两病的概率是×××=

故答案是:

(1)①AAbb  aaBB

②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基因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

③紫色:蓝色:白色=1:1:2

(2)①AaXBXb       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大蒜品种是杂合子,生产上通常用鳞茎繁殖.大蒜红皮(A)对白皮(a)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纯合致死.

(1)抗病基因B表达时,来自细胞质的______与B基因的启动部位结合后开始______.其产物要在______中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2)现要选育红皮(Aa)、抗病(Bb)的大蒜新品种.请设计大蒜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______(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不需要写配子类型).

(3)抗病大蒜品系具有显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用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4)现以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的个体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mRNA,mRNA合成后在细胞核中剪切、加工修饰;RNA聚合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从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中.

(2)根据题干可知,大蒜品种是杂合子,若要大蒜品种间杂交获得红皮抗病品种,需要选用红皮不抗病(Aabb)和白皮抗病(aaBb)杂交,从中获得红皮抗病,然后选用红皮抗病品种,用鳞茎繁殖得到红皮抗病.

(3)抗病品种的基因型为Bb,自交后抗病(Bb):不抗病(bb)=2:1.

(4)红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出现aaBb为×=,由于基因A.B纯合致死,所以存活的个体有AaBB.AabB.aaBB.aabb,概率之和为×+×+×+×=,因此子代中aaBb所占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RNA聚合酶  转录  细胞核

(2)

(3)2﹕1               

(4)aaBb         

解析

故答案为:(1)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mRNA,mRNA合成后在细胞核中剪切、加工修饰;RNA聚合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从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中.

(2)根据题干可知,大蒜品种是杂合子,若要大蒜品种间杂交获得红皮抗病品种,需要选用红皮不抗病(Aabb)和白皮抗病(aaBb)杂交,从中获得红皮抗病,然后选用红皮抗病品种,用鳞茎繁殖得到红皮抗病.

(3)抗病品种的基因型为Bb,自交后抗病(Bb):不抗病(bb)=2:1.

(4)红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出现aaBb为×=,由于基因A.B纯合致死,所以存活的个体有AaBB.AabB.aaBB.aabb,概率之和为×+×+×+×=,因此子代中aaBb所占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RNA聚合酶  转录  细胞核

(2)

(3)2﹕1               

(4)aa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柿子树果实圆锥(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D)对甜味(d)为显性;若假设上述二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3个纯合亲本;甲,灯笼形红色辣味,乙,灯笼形黄色辣味;丙,圆锥形黄色甜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与丙杂交得到F1,F2自交得到F2,在F2中圆锥形果实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用甲、乙、丙两两分别杂交,F2中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植株所占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该亲本组合F2中AAbbDD基因型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用甜味植株与乙杂交,F1中圆锥形红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灯笼形红色辣味:灯笼形黄色辣味=1:1:1:1,则该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

(4)现有各种果实类型的该柿子椒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三对基因的杂合子等)的植株,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控制柿子椒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实验方案:______;②预期结果与结论“如出现______(填表现型和比例),则控制柿子椒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出现______(填表现型和比例),则控制柿子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解:(1)用乙(aabbDD)与丙(AAbbdd)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得到F2,在F2中圆锥形果实(A_)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2)已知甲灯笼形红色辣味aaBBDD、乙灯笼形黄色辣味aabbDD、丙圆锥形黄色甜味AAbbdd,甲乙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后代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aabbdd)的概率是0;甲丙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后代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aabbdd)的概率是××=;乙丙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后代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aabbdd)的概率是×=,其子代中AAbbDD基因型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

(3)用甜味植株(____dd)与乙(aabbDD)杂交,F1中圆锥形红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灯笼形红色辣味:灯笼形黄色辣味=1:1:1:1,可见圆锥形:灯笼形=1:1,红色:黄色=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即该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

(4)①实验方案:选择基因型为 AabbDd与aabbdd测交;

②如后代出现 四种表现型1:1:1:1,则控制柿子椒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如后代出现 两种表现型1:1,则控制柿子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1)

(2)乙与丙  

(3)AaBbdd

(4)AabbDd与aabbdd测交 四种表现型1:1:1:1 两种表现型1:1

解析

解:(1)用乙(aabbDD)与丙(AAbbdd)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得到F2,在F2中圆锥形果实(A_)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2)已知甲灯笼形红色辣味aaBBDD、乙灯笼形黄色辣味aabbDD、丙圆锥形黄色甜味AAbbdd,甲乙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后代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aabbdd)的概率是0;甲丙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后代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aabbdd)的概率是××=;乙丙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后代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aabbdd)的概率是×=,其子代中AAbbDD基因型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

(3)用甜味植株(____dd)与乙(aabbDD)杂交,F1中圆锥形红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灯笼形红色辣味:灯笼形黄色辣味=1:1:1:1,可见圆锥形:灯笼形=1:1,红色:黄色=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即该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

(4)①实验方案:选择基因型为 AabbDd与aabbdd测交;

②如后代出现 四种表现型1:1:1:1,则控制柿子椒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如后代出现 两种表现型1:1,则控制柿子果实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1)

(2)乙与丙  

(3)AaBbdd

(4)AabbDd与aabbdd测交 四种表现型1:1:1:1 两种表现型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喜欢在腐烂的水果和发酵物的周围飞舞,是进行遗传实验的“明星”材料.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请写出果蝇作为生物遗传学材料的两个优点:

______;②______

(2)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hhRR、____________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HHRR、____________以及HHRr.

(3)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______一次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步骤(写出要点即可):

第一步:______

第二步: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第三步: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果蝇作为生物遗传学材料的两个优点有:①果蝇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果蝇易于饲养,繁殖周期短.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表现为毛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

(3)欲判断回复体果蝇的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则需要让基因型为HHrr的后代和基因型为hhRR的后代两者性状表现不同而加以区别.由于果蝇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因此应选择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进行杂交.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正常翅;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毛翅.

(4)属于纯合假回复体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HHrr,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基因型应为hhRR,两者进行杂交得到基因型为HhRr的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①果蝇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果蝇易于饲养,繁殖周期短(其他类似答案也可给分)

(2)HHrr        Hhrr       HhRR      HhRr

(3)①hhRR    

     ②全为正常翅     hhRR      全为毛翅      HHrr

(4)①让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解析

解:(1)果蝇作为生物遗传学材料的两个优点有:①果蝇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果蝇易于饲养,繁殖周期短.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表现为毛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

(3)欲判断回复体果蝇的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则需要让基因型为HHrr的后代和基因型为hhRR的后代两者性状表现不同而加以区别.由于果蝇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因此应选择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进行杂交.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正常翅;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毛翅.

(4)属于纯合假回复体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HHrr,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基因型应为hhRR,两者进行杂交得到基因型为HhRr的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①果蝇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果蝇易于饲养,繁殖周期短(其他类似答案也可给分)

(2)HHrr        Hhrr       HhRR      HhRr

(3)①hhRR    

     ②全为正常翅     hhRR      全为毛翅      HHrr

(4)①让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豆荚饱满对豆荚不饱满为显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

(1)你认为可以探究的问题有:

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问题2:______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______;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______;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

(3)【实验结果】:

①F1全部为______

②F2的统计数据

(4)【实验分析】:

①F2______,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______

③据你推测,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______上.

(5)还可以设计______交实验,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干中提出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问题2可以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①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亲本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杂交,即取纯合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和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②将F1种下,让其自交;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和比例.

(3)实验结果: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4)实验分析:

①F2中,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高茎与矮茎的比是3:1,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的比是3:1,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据推测,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5)验证假说一般通过测交的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这是因为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故答案为:

(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①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

②F1代个体进行自交

(3)①高茎、豆荚饱满

(4)①高茎:矮茎=3:1,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3:1;且有性状的重组现象

②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③一对同源染色体

(5)测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干中提出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问题2可以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①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亲本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杂交,即取纯合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和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②将F1种下,让其自交;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和比例.

(3)实验结果: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4)实验分析:

①F2中,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高茎与矮茎的比是3:1,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的比是3:1,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据推测,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5)验证假说一般通过测交的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这是因为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故答案为:

(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①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

②F1代个体进行自交

(3)①高茎、豆荚饱满

(4)①高茎:矮茎=3:1,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3:1;且有性状的重组现象

②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③一对同源染色体

(5)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