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一)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______.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______.
(二)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
请分析回答: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应选______管的亲代果蝇进行杂交.
(2)A、B、C三个试管中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三个试管中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同时考虑体色和眼色的遗传,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于______.如果让C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代中双隐性类型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一)(1)由题意分析可知,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所以青色壳必须是能产生乙和丙物质的,因此明蟹的青色壳是由2对基因控制(要同时具有A和B),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
(2)两只青色壳明蟹(A-B-)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aa--)和青色明蟹(A-B-),且比例为1:6.因为后代出现了aa,所以双亲都是Aa;又因为aa的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所以后代aa--:A-B-=2:6,即aa--占,A-B-占
.所以第二对基因没有性状分离,都是BB或者一个BB、一个Bb,因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3)由于aa使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所以AaBb×AaBb杂交,则后代中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aa50%个体死亡).
(二)(1)由B管实验结果“子代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管内的子代白眼为雄性XbY,子代雌果蝇为红眼XBXb.
(2)A已知每管中亲本均有红眼和白眼,而A管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说明A管中白眼是雄性XbY;B管子代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所以亲本白眼是雌果蝇XbXb;C管子代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说明C管中亲本白眼是雄性XbY,亲本红眼为XBXb.
(3)果蝇的眼色是伴x染色体遗传,且白眼为隐性,由“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所以体色是常染色体遗传,且灰身为显性,所以B管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由组合计算,灰身红眼×
=
;黑身红眼
×
=
; 灰身白眼
×
=
; 黑身白眼
×
=
.所以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于3:1:3:1.C管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和aaXbY,所以F1为AaXBXb、AaXBY、AaXbXb、AaxbY,所以体色隐性(aa)的概率为:
;眼色隐性的概率:
×
=
.所以双隐性的比例为
×
=
.
故答案为:
(一)(1)AaBB、AABb、AaBb、AABB
(2)AaBB
(3)青色、花斑色、灰白色 9:3:3
(二)(1)B
(2)雄 雌 雄
(3)3:1:3:1
解析
解:(一)(1)由题意分析可知,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所以青色壳必须是能产生乙和丙物质的,因此明蟹的青色壳是由2对基因控制(要同时具有A和B),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
(2)两只青色壳明蟹(A-B-)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aa--)和青色明蟹(A-B-),且比例为1:6.因为后代出现了aa,所以双亲都是Aa;又因为aa的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所以后代aa--:A-B-=2:6,即aa--占,A-B-占
.所以第二对基因没有性状分离,都是BB或者一个BB、一个Bb,因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3)由于aa使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所以AaBb×AaBb杂交,则后代中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aa50%个体死亡).
(二)(1)由B管实验结果“子代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管内的子代白眼为雄性XbY,子代雌果蝇为红眼XBXb.
(2)A已知每管中亲本均有红眼和白眼,而A管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说明A管中白眼是雄性XbY;B管子代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所以亲本白眼是雌果蝇XbXb;C管子代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说明C管中亲本白眼是雄性XbY,亲本红眼为XBXb.
(3)果蝇的眼色是伴x染色体遗传,且白眼为隐性,由“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所以体色是常染色体遗传,且灰身为显性,所以B管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由组合计算,灰身红眼×
=
;黑身红眼
×
=
; 灰身白眼
×
=
; 黑身白眼
×
=
.所以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于3:1:3:1.C管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和aaXbY,所以F1为AaXBXb、AaXBY、AaXbXb、AaxbY,所以体色隐性(aa)的概率为:
;眼色隐性的概率:
×
=
.所以双隐性的比例为
×
=
.
故答案为:
(一)(1)AaBB、AABb、AaBb、AABB
(2)AaBB
(3)青色、花斑色、灰白色 9:3:3
(二)(1)B
(2)雄 雌 雄
(3)3:1:3:1
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据表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组(写全)的实验现象,可判断出花色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2)为了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取的杂交组合是______.将丙组子代中的高茎红花植株与戊组子代中的矮茎白花植株杂交,其子二代中高茎白花所占比例为______.
(3)写出丁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组和丙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丁组中红花×白花,后代只有红花,没有白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戊组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丙组合子代全部高茎,红花:白花≈3:1,结合丙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故丙组合为:AABb×aaBb,子代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戊组子代中的矮茎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将丙组子代中的高茎红花植株与戊组子代中的矮茎白花植株杂交,其子二代中高茎白花所占比例为×
×
=
.
(3)丁组合子代高茎:矮茎≈1:1,全部红花,结合丁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故丁组合为:AaBB×aabb.其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甲、丙、丁
(2)戊
(3)丁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解析
解:(1)甲组和丙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丁组中红花×白花,后代只有红花,没有白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戊组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丙组合子代全部高茎,红花:白花≈3:1,结合丙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故丙组合为:AABb×aaBb,子代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戊组子代中的矮茎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将丙组子代中的高茎红花植株与戊组子代中的矮茎白花植株杂交,其子二代中高茎白花所占比例为×
×
=
.
(3)丁组合子代高茎:矮茎≈1:1,全部红花,结合丁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故丁组合为:AaBB×aabb.其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甲、丙、丁
(2)戊
(3)丁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如果小麦的高秆(A)对矮秆(a)是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题干中信息所示,则小麦种群最多有______种基因型;两亲本杂交,若F1代中高秆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该F1代中矮秆不抗病植株占比为______.
(2)现有高秆抗病(AABB)和矮秆不抗病(aabb)的两个小麦品种杂交,F1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可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所占比例为______;选择子二代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可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小麦的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所以小麦的基因型共有3×3=9种.根据分析,若F1代高秆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
或
,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该F1代中矮秆不抗病植株(aabb)占比为
=
.
(2)现有高秆抗病(AABB)和矮秆不抗病(aabb)的两个小麦品种杂交,F1(AaBb)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可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aaBB)所占比例为;选择子二代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1aaBB、2aaBb),由于aB的频率为
,ab的频率为
,让其自由交配,其后代中可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所占比例为
=
.
故答案为:
(1)9 AaBb×aaBb或AaBb×Aabb
(2)
解析
解:(1)在小麦的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所以小麦的基因型共有3×3=9种.根据分析,若F1代高秆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
或
,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该F1代中矮秆不抗病植株(aabb)占比为
=
.
(2)现有高秆抗病(AABB)和矮秆不抗病(aabb)的两个小麦品种杂交,F1(AaBb)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可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aaBB)所占比例为;选择子二代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1aaBB、2aaBb),由于aB的频率为
,ab的频率为
,让其自由交配,其后代中可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所占比例为
=
.
故答案为:
(1)9 AaBb×aaBb或AaBb×Aabb
(2)
(2015秋•东城区期末)已知某种水果的果皮紫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果肉甜味和酸味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T、t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有人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杂交组合及结果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
(2)亲本中绿色甜果A和绿色甜果B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组合①产生的F1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
(4)杂交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绿色酸果,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果皮绿色、果肉酸味
(2)杂交组合①亲本基因型为rrT_×R_tt,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rrTt、RrTt,因此亲本基因型是rrTT×Rrtt,Rrtt是绿色甜果A;组合②中,亲本基因型是rrT_×R_tt,后代的基因型是RrTt,因此亲本基因型是rrTT×RRtt,其中RRtt是绿色甜果B.
(3)杂交组合①亲本基因型是rrTT×Rrtt,F1中的基因型是RrTt、rrTt,都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4)杂交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绿色酸果,这种变异主要来源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故答案为:
(1)果皮绿色、果肉酸味
(2)Rrtt RRtt
(3)0
(4)基因重组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果皮绿色、果肉酸味
(2)杂交组合①亲本基因型为rrT_×R_tt,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rrTt、RrTt,因此亲本基因型是rrTT×Rrtt,Rrtt是绿色甜果A;组合②中,亲本基因型是rrT_×R_tt,后代的基因型是RrTt,因此亲本基因型是rrTT×RRtt,其中RRtt是绿色甜果B.
(3)杂交组合①亲本基因型是rrTT×Rrtt,F1中的基因型是RrTt、rrTt,都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4)杂交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绿色酸果,这种变异主要来源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故答案为:
(1)果皮绿色、果肉酸味
(2)Rrtt RRtt
(3)0
(4)基因重组
某种花卉的野生型全部开红花,但实验室通过育种得到了两个开白花的突变品系.为了研究该花卉的花色遗传方式,现用野生型和两个纯种突变品系分别进行杂交实验并均得到F1,F1自交得F2,结果见表格.
(1)甲同学只观察杂交组合Ⅰ就推断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该假设成立,则______为显性性状,F2中红花是纯合的概率为______,将所有红花选出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白花基因频率为______.
(2)乙同学发现杂交组合Ⅱ的实验结果和甲同学的假设矛盾,于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该花卉的花色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决定(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______(填B或b),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杂交组合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③若从第Ⅰ组、第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红花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3)在(2)成立的前提下,科学家从蓝色三叶草中获取了蓝色素基因M.
①能够将M基因送入该花卉体细胞的工具是______.
②为了培育出开纯蓝色花的花卉,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
③将一个M基因成功整合到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并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开蓝色花的植株,为了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色花品系,可选用的育种方法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I:野生型(红花)×突变品系1(白花)→F1均为红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F1的基因型为Aa;F1(Aa)自交得F2:AA:Aa:aa=1:2:1,因此F2红花中纯合的概率为;F2红花中Aa占
、AA占
,因此白花基因(a)频率=
×
=
,由于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所以F2中白花基因频率仍为
.
(2)①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且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杂交组合Ⅱ中红花:白花=1:3,可推测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B基因.因此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②由题意分析可知I组中亲本应是aabb与AAbb,II组中亲本应是AABB与AAbb,2个白色品系杂交应是aabb与AABB,组合III中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1AAbb、2Aabb):白花(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3:13,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
③第一组中的F2红花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和
Aabb,第三组中的F2中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和
Aabb,所以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
×
=
.
(3)①运载体能够将M基因送入该花卉体细胞.
②为了培育出开纯蓝色花的花卉,最好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
③单倍体育种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以将一个M基因成功整合到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并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开蓝色花的植株,为了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色花品系,应该用单倍体育种.
故答案为:
(1)红花
(2)①B AAbb
②红花:白花=3:13 7
③
(3)①运载体②aabb ③单倍体育种
解析
解:(1)若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I:野生型(红花)×突变品系1(白花)→F1均为红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F1的基因型为Aa;F1(Aa)自交得F2:AA:Aa:aa=1:2:1,因此F2红花中纯合的概率为;F2红花中Aa占
、AA占
,因此白花基因(a)频率=
×
=
,由于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所以F2中白花基因频率仍为
.
(2)①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且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杂交组合Ⅱ中红花:白花=1:3,可推测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B基因.因此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②由题意分析可知I组中亲本应是aabb与AAbb,II组中亲本应是AABB与AAbb,2个白色品系杂交应是aabb与AABB,组合III中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1AAbb、2Aabb):白花(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3:13,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
③第一组中的F2红花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和
Aabb,第三组中的F2中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和
Aabb,所以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
×
=
.
(3)①运载体能够将M基因送入该花卉体细胞.
②为了培育出开纯蓝色花的花卉,最好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
③单倍体育种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以将一个M基因成功整合到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并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开蓝色花的植株,为了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色花品系,应该用单倍体育种.
故答案为:
(1)红花
(2)①B AAbb
②红花:白花=3:13 7
③
(3)①运载体②aabb ③单倍体育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