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
(1)请根据上表写出下列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①______;②______.
(2)以上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定律.
(3)组合④的子代个体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其亲本的交配方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②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2)根据: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属于两对杂合子测交,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即高茎:矮茎=1:1,圆粒:皱粒=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类型.
故答案为:
(1)TtRr×ttrr ttRR×TTrr
(2)自由组合
(3)1:1 测交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②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2)根据: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属于两对杂合子测交,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即高茎:矮茎=1:1,圆粒:皱粒=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类型.
故答案为:
(1)TtRr×ttrr ttRR×TTrr
(2)自由组合
(3)1:1 测交
请回答下列玉米杂交育种的问题:
(1)设玉米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病与不抗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h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病与低产抗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占F2的比例为______
②选出F2中抗绣病的品系自交得到F3.请在下表中填写&中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2)另假设玉米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髙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髙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3)在一块玉米地里,有时会发现同一玉米棒上所结的玉米籽粒间颜色不同,说明后代出现了______分离.
正确答案
解:(1)①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F2,表现型有3×2=6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AABB),占F2的比例为.
②F2中抗锈病个体基因型有BB()或Bb(
),自交后代BB占
、Bb占
、bb
.
(2)现有髙产、A1A1A2A2与低产a1a1a2a2两个纯系杂交得F1A1a1A2a2,F1自交得F2.F2中产个体基因型含两个显性基因、两个隐性基因,基因型有A1a1A2a2、A1A1a2a2、a1a1A2A2,F2高产中含四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A1A1A2A2、中高产含三个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A1a1A2A2
占、中产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a1a1A2A2、A1a1A2a2占
、中低产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a1a1A2a2占
、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占
,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是1:4:6:4:1.
故答案为:
(1)①6 AABB ②BB=
Bb=
bb=
(2)①A1a1A2a2 A1A1a2a2 a1a1A2A2
②1:4:6:4:1.
(3)性状
解析
解:(1)①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F2,表现型有3×2=6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AABB),占F2的比例为.
②F2中抗锈病个体基因型有BB()或Bb(
),自交后代BB占
、Bb占
、bb
.
(2)现有髙产、A1A1A2A2与低产a1a1a2a2两个纯系杂交得F1A1a1A2a2,F1自交得F2.F2中产个体基因型含两个显性基因、两个隐性基因,基因型有A1a1A2a2、A1A1a2a2、a1a1A2A2,F2高产中含四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A1A1A2A2、中高产含三个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A1a1A2A2
占、中产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a1a1A2A2、A1a1A2a2占
、中低产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a1a1A2a2占
、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a1a1a2a2占
,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是1:4:6:4:1.
故答案为:
(1)①6 AABB ②BB=
Bb=
bb=
(2)①A1a1A2a2 A1A1a2a2 a1a1A2A2
②1:4:6:4:1.
(3)性状
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决定,A基因决定黄色,R基因决定黑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配,F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小鼠、
灰色小鼠、
黑色小鼠、
白色小鼠.试问:
(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______.
(2)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3)若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体色的表现型应为______,黄色雌鼠的基因型是______,黄色雌鼠的概率应为______.
(4)若小鼠的另一性状由另外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F和f)决定,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基因型均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6:3:2:1.请对比例6:3:2:1的产生原因做出合理解释: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灰色雄鼠为A_R_,黄色雌鼠为A_rr.后代出现白色小鼠aarr,则可知亲本中灰色雄鼠基因型为AaRr,雌鼠基因型为Aarr.
(2)根据亲本AaRr与Aarr杂交,知F1中黑色鼠基因型为aaRr.让黑色雌、雄小鼠交配,F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RR或2aaRr.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在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其交配方式有:AARr×
AARr、
AaRr×
AaRr、
AARr(♂)×
AaRr(♀)、
AARr(♀)×
AaRr(♂).其中
AARr×
AARr产生黄色雌鼠(AArr、Aarr)的概率为
×
×1×
×
=
.同样求出其它交配方式产生黄色雌鼠的概率依次为
、
、
.最后把相关数据相加得
=
.
(4)由于F1中的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ARr、
AaRr.先不考虑Rr这对基因.把
AA、
Aa看作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雌雄个体A与a的基因频率可求得分别为
A和
a.因此这样的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产生A_的概率为1-1
×
=
.再考虑Rr自交产生rr的概率为
.因此产生黄色雌鼠(A_rr)的概率为
×
×
=
.
故答:
(1)AaRr Aarr
(2)
(3)黄色、灰色、黑色、白色 AArr、Aarr
(4)其中有一对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导致比例由9:3:3:1变为6:3:2:1
解析
解:(1)根据题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灰色雄鼠为A_R_,黄色雌鼠为A_rr.后代出现白色小鼠aarr,则可知亲本中灰色雄鼠基因型为AaRr,雌鼠基因型为Aarr.
(2)根据亲本AaRr与Aarr杂交,知F1中黑色鼠基因型为aaRr.让黑色雌、雄小鼠交配,F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RR或2aaRr.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在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其交配方式有:AARr×
AARr、
AaRr×
AaRr、
AARr(♂)×
AaRr(♀)、
AARr(♀)×
AaRr(♂).其中
AARr×
AARr产生黄色雌鼠(AArr、Aarr)的概率为
×
×1×
×
=
.同样求出其它交配方式产生黄色雌鼠的概率依次为
、
、
.最后把相关数据相加得
=
.
(4)由于F1中的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ARr、
AaRr.先不考虑Rr这对基因.把
AA、
Aa看作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雌雄个体A与a的基因频率可求得分别为
A和
a.因此这样的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产生A_的概率为1-1
×
=
.再考虑Rr自交产生rr的概率为
.因此产生黄色雌鼠(A_rr)的概率为
×
×
=
.
故答:
(1)AaRr Aarr
(2)
(3)黄色、灰色、黑色、白色 AArr、Aarr
(4)其中有一对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导致比例由9:3:3:1变为6:3:2:1
控制鸡腿有无毛的遗传因子为A或a,控制鸡冠形状的是遗传因子B或b.现有两只公鸡甲与乙,两只母鸡丙与丁都是毛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表:
(1)腿部有毛是______性性状,单冠是______性性状.
(2)甲、乙、丙、丁四只鸡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
(3)第一组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第二组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第三组子代中毛腿豌豆冠的基因型有______;第四组子代中毛腿单冠的基因型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甲、乙、丙、丁四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而乙×丙和乙×丁的子代都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腿部有毛是显性性状,单冠是隐性性状.
(2)根据第三组子代中出现光腿,可判断乙和丙中都含Aa.根据第四组子代中出现单冠,可判断乙和丁中都含Bb.因此乙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第三组子代中没有出现单冠,所以丙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第四组子代中没有出现光腿,所以丁的基因型是AABb.又第一组和第二组子代中都是毛腿豌豆冠,可判断甲的基因型是AABB.
(3)第一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
第二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
第三组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中毛腿豌豆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第四组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中毛腿单冠的基因型有AAbb、Aabb.
故答案为:
(1)显 隐
(2)AABB、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
解析
解:(1)由于甲、乙、丙、丁四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而乙×丙和乙×丁的子代都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腿部有毛是显性性状,单冠是隐性性状.
(2)根据第三组子代中出现光腿,可判断乙和丙中都含Aa.根据第四组子代中出现单冠,可判断乙和丁中都含Bb.因此乙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第三组子代中没有出现单冠,所以丙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第四组子代中没有出现光腿,所以丁的基因型是AABb.又第一组和第二组子代中都是毛腿豌豆冠,可判断甲的基因型是AABB.
(3)第一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
第二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
第三组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中毛腿豌豆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第四组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中毛腿单冠的基因型有AAbb、Aabb.
故答案为:
(1)显 隐
(2)AABB、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
(2015秋•衡阳校级月考)狗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狗毛的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注:1号、2号为纯合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15号基因型为______.
(2)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12号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12号与多只______交配;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①如果子代全部为白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如果子代沙色:白色约为1:1,则12号的基因型为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正确答案
解:(1)由于1号为沙色纯合子,且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不可能产生含有B基因的雄配子,所以1号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9号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15号没有A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
(2)12号为沙色,其基因型有多种可能:aaB_或A_bb;鉴定动物的基因型用测交法,所以让12号与多只白色母狗aabb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①如果子代全部为白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②如果子代沙色:白色约为1:1,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③如果子代全部为沙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故答案为:
(1)AAbb aaBb
(2)白色母狗
①Aabb
②aaBb
③全为沙色
解析
解:(1)由于1号为沙色纯合子,且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不可能产生含有B基因的雄配子,所以1号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9号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15号没有A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
(2)12号为沙色,其基因型有多种可能:aaB_或A_bb;鉴定动物的基因型用测交法,所以让12号与多只白色母狗aabb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①如果子代全部为白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②如果子代沙色:白色约为1:1,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③如果子代全部为沙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
故答案为:
(1)AAbb aaBb
(2)白色母狗
①Aabb
②aaBb
③全为沙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