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在个体的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基因和B基因时开红花,仅含有A基因时开黄花,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品系,两两进行杂交获得F1
,再将F1自交获得F2,结果如下:
条交Ⅰ:甲×乙→F1(白花)→F2(白花)
杂交Ⅱ:甲×丙-F1(黄花)→F2(黄花:白花=3:1)
杂交Ⅲ:甲×T-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杂交Ⅳ:乙×丙-F1(红花)→F2(红花:黄花:白花=?)
杂交Ⅴ:乙×丁-F1(红花)→F2(红花:白花=3:1)
杂交Ⅵ:丙×丁-F1(红花)→F2(红花:黄花=3:1)
(1)4个纯合品系的亲本中,______开红花,______开白花;甲的基因型为______;
(2)分析杂交Ⅲ,F1只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原因是______.在杂交Ⅰ的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在杂交Ⅲ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3)推测在杂交Ⅳ的F2中,红花:黄花:白花=______;
(4)若让杂交ⅡF2中的黄花个体与杂交ⅥF2中的红花个体相互授粉,则获得的F3中黄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杂交Ⅰ中甲×乙→F1(白花aa__)→F2(白花aa__),说明则甲乙都是有aa基因的白花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杂交Ⅱ中甲×丙-F1(黄花A_bb)→F2(黄花:白花=3:1),说明F1黄花的基因型是Aabb,则甲、丙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综上所述,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丙的基因型是AAbb(为黄花).
(2)杂交Ⅲ:甲(aabb)×丁-F1(红花A_B_)→F2(红花A_B_:白花aa__=3:1),说明F1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则丁的基因型是AABB(红花),而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所以F1AaBb只产生AB、ab 2 种类型的配子,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 2种.
在杂交Ⅰ中,甲aabb×乙aaBB→F1(白花aaBb,则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3种;在杂交Ⅲ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2种.
(3)杂交Ⅳ:乙aaBB×丙AAbb-F1(红花AaBb),因为有连锁现象,所以F2中红花A_B_():黄花AAbb(
):白花aaBB(
)=2:1:1;
(4)杂交Ⅱ中甲aabb×丙AAbb-F1(黄花Aabb)→F2中黄花的基因型为AAbb、
Aabb,.杂交Ⅵ中丙AAbb×丁AABB-F1(红花AABb)→F2中红花基因型为
AABB、
AABb,若让杂交ⅡF2中的黄花个体与杂交ⅥF2中的红花个体相互授粉,则获得的F3中黄花A_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
故答案为:
(1)丁 甲、乙 aabb
(2)2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 互换 3 2
(3)2:1:1
(4)
解析
解:(1)杂交Ⅰ中甲×乙→F1(白花aa__)→F2(白花aa__),说明则甲乙都是有aa基因的白花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杂交Ⅱ中甲×丙-F1(黄花A_bb)→F2(黄花:白花=3:1),说明F1黄花的基因型是Aabb,则甲、丙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综上所述,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丙的基因型是AAbb(为黄花).
(2)杂交Ⅲ:甲(aabb)×丁-F1(红花A_B_)→F2(红花A_B_:白花aa__=3:1),说明F1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则丁的基因型是AABB(红花),而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所以F1AaBb只产生AB、ab 2 种类型的配子,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 2种.
在杂交Ⅰ中,甲aabb×乙aaBB→F1(白花aaBb,则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3种;在杂交Ⅲ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2种.
(3)杂交Ⅳ:乙aaBB×丙AAbb-F1(红花AaBb),因为有连锁现象,所以F2中红花A_B_():黄花AAbb(
):白花aaBB(
)=2:1:1;
(4)杂交Ⅱ中甲aabb×丙AAbb-F1(黄花Aabb)→F2中黄花的基因型为AAbb、
Aabb,.杂交Ⅵ中丙AAbb×丁AABB-F1(红花AABb)→F2中红花基因型为
AABB、
AABb,若让杂交ⅡF2中的黄花个体与杂交ⅥF2中的红花个体相互授粉,则获得的F3中黄花A_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
故答案为:
(1)丁 甲、乙 aabb
(2)2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 互换 3 2
(3)2:1:1
(4)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
(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3)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所以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BXF、bY或bXF、BY.
(2)由于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上均有出现,而分叉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雄蝇上出现,所以可判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BbXFXf和BbXFY,则子一代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则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是1:5.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B_)与黑身雌蝇(bb)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
.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可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BXF、bY或bXF、BY
(2)X染色体 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上均有出现,而分叉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雄蝇上出现
(3) 1:5
(4)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所以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BXF、bY或bXF、BY.
(2)由于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上均有出现,而分叉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雄蝇上出现,所以可判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BbXFXf和BbXFY,则子一代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则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是1:5.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B_)与黑身雌蝇(bb)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
.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可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BXF、bY或bXF、BY
(2)X染色体 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上均有出现,而分叉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雄蝇上出现
(3) 1:5
(4)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某种鼠类的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则选用的杂交亲本表现型是______雌鼠和______雄鼠.
(2)若己证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在研究中发现,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存在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并阻碍黄毛基因的______(转录、翻译)由此可以推断,灰毛鼠的相关基因型有______种.现有一黄毛个体与一灰毛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黄毛:灰毛=1:3,则亲本黄毛个体和灰毛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在群体中发现有一变异个体,基因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个体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子代能正常发育,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设计一次实验确定基因的位置,可以选择灰毛雌鼠和黄毛雄鼠杂交,如果后代雌鼠全是黄毛,雄鼠全是灰毛,说明决定果蝇身体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因此阻碍的是黄毛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B基因的表达产物能阻碍黄毛基因表达,由此可以推断,灰毛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__(aaBB、aabb、aaBb),共有7种.现有一黄毛个体(A_bb)与一灰毛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黄毛个体(A_bb):灰毛个体=1:3,其中“1:3”是1:1:1:1的变式,说明该交配的类型为测交,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黄毛)、aaBb(灰毛).
(3)图中有2个A基因,且分布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其形成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A:aB:Aa=1:1:1:1,其中AA和Aa中都有一个A基因不能表达,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灰毛):AAab(黄毛):aaBb(灰毛):Aaab(A基因不能表达,灰毛),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黄毛个体:灰毛个体=1:3.
故答案为:
(1)灰毛 (纯合的)黄毛
(2)转录 7 Aabb aaBb
(3)染色体变异 黄毛:灰毛=1:3
解析
解:(1)设计一次实验确定基因的位置,可以选择灰毛雌鼠和黄毛雄鼠杂交,如果后代雌鼠全是黄毛,雄鼠全是灰毛,说明决定果蝇身体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因此阻碍的是黄毛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B基因的表达产物能阻碍黄毛基因表达,由此可以推断,灰毛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__(aaBB、aabb、aaBb),共有7种.现有一黄毛个体(A_bb)与一灰毛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黄毛个体(A_bb):灰毛个体=1:3,其中“1:3”是1:1:1:1的变式,说明该交配的类型为测交,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黄毛)、aaBb(灰毛).
(3)图中有2个A基因,且分布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其形成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A:aB:Aa=1:1:1:1,其中AA和Aa中都有一个A基因不能表达,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灰毛):AAab(黄毛):aaBb(灰毛):Aaab(A基因不能表达,灰毛),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黄毛个体:灰毛个体=1:3.
故答案为:
(1)灰毛 (纯合的)黄毛
(2)转录 7 Aabb aaBb
(3)染色体变异 黄毛:灰毛=1:3
已知狗的毛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和
)控制,
基因控制色素是否合成,
控制色素多少,色素多为黑色,色素少为褐色.如图是杂交实验及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狗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定律,控制色素合成量的显性性状是______.
(2)亲代白毛狗的基因型为______.
(3)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的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4)若让F2中白色狗与黑色狗杂交,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控制狗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色素合成量的显性性状是色素多或黑色.
(2)由F2的比例可判断F1的基因型为BbDd,由于亲代褐色的基因型为bbdd,所以亲代白毛狗的基因型为BBDD.
(3)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共6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
(4)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共6种,比例为1:2:2:4:1:2,与黑色狗1BBdd、2Bbdd杂交,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狗:黑色狗:褐色狗=12:5:1.
故答案为:
(1)自由组合 色素多或黑色
(2)BBDD
(3)6
(4)白色狗:黑色狗:褐色狗=12:5:1
解析
解:(1)控制狗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色素合成量的显性性状是色素多或黑色.
(2)由F2的比例可判断F1的基因型为BbDd,由于亲代褐色的基因型为bbdd,所以亲代白毛狗的基因型为BBDD.
(3)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共6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
(4)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共6种,比例为1:2:2:4:1:2,与黑色狗1BBdd、2Bbdd杂交,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狗:黑色狗:褐色狗=12:5:1.
故答案为:
(1)自由组合 色素多或黑色
(2)BBDD
(3)6
(4)白色狗:黑色狗:褐色狗=12:5:1
白化病(由A或a控制)与某舞蹈症(由B或b控制)是两种独立遗传的遗传病,有一家庭中两种病都有患者,系谱图如图,请据图回答:
(1)舞蹈症由______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______性基因控制.
(2)2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若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孩子,则两病兼患的女孩可能性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舞蹈症由显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
(2)根据6号和8号可知2号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16号可知9号的基因型Aabb.
(3)13号的基因型AaBb,14号的基因型为Aabb,他们再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可能性是.
故答案为:
(1)显 隐
(2)AaBb Aabb
(3)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舞蹈症由显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
(2)根据6号和8号可知2号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16号可知9号的基因型Aabb.
(3)13号的基因型AaBb,14号的基因型为Aabb,他们再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可能性是.
故答案为:
(1)显 隐
(2)AaBb Aabb
(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