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当显性A,B,D,E同时存在时是红色的,当另一个显性基因F也存在时,花成为紫色.当A,B、D,E中任何一个基因不存在时,花是白色的.纯合的白花植株甲与纯合的红花植株乙杂交得F1,若将F1植株自交,所得的F2植株中紫花:红花:白花=9:3:4.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植株甲的基因型是(写出其中的一种基因型即可),红花植株乙的基因型为______

(2)F2植株中白花植株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从BBDdEeFf的紫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4)基因型为aabbDDEEFF的植株与乙植物杂交,Fl______花.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是纯合的红色,基因型为AABBDDEEff;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EEFF或AAbbDDEEFF或AABBddEEFF或AABBDDeeFF.

(2)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乙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则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EEFf,后代白色中纯合子占

(3)基因型为从BBDdEeFf的紫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4)基因型为aabbDDEEFF的植株与乙植物AABBDDEEff杂交,Fl全部为紫花(AaBbDDEEFf).

故答案为:

(1)aaBBDDEEFF   AABBDDEEff

(2)

(3)(或

(4)紫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是纯合的红色,基因型为AABBDDEEff;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EEFF或AAbbDDEEFF或AABBddEEFF或AABBDDeeFF.

(2)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乙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则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EEFf,后代白色中纯合子占

(3)基因型为从BBDdEeFf的紫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4)基因型为aabbDDEEFF的植株与乙植物AABBDDEEff杂交,Fl全部为紫花(AaBbDDEEFf).

故答案为:

(1)aaBBDDEEFF   AABBDDEEff

(2)

(3)(或

(4)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有两对基因对人类的皮肤色素形成过程中造成由黑色到白色的连续变化.显性基因A,B都对皮肤的颜色有增效性,它们的隐性等位基因a,b无增效作用.基因型AABB的人皮肤为黑色,aabb的人皮肤为白色,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

(1)人群中,与基因型AaBb的人皮肤颜色一样的人,还有______种基因型.

(2)一对基因型分别为AaBb(妻子)和AaBB(丈夫)的年轻人,婚后生出肤色和他俩都不同的孩子的概率有多大?______,该孩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3)如果这两人生出了一个白色皮肤的孩子,最可能是谁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______

(4)该夫妇俩色觉都正常,有没有可能生出色盲孩子?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型AaBb的人有两个显性基因.人群中与基因型AaBb的人皮肤颜色一样的人,也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故还有AAbb、aaBB2种基因型.

(2)根据题意写出遗传图解: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这对基因型分别为AaBb(妻子)和AaBB(丈夫)的年轻人,婚后生出肤色和他俩都不同的孩子,即含1个显性基因(aaBb)和含4个显性基因(AABB),其概率为+=

(3)如果这两人生出了一个白色皮肤(aabb)的孩子,由于妻子AaBb可以产生ab的配子,丈夫AaBB不能产生ab的配子,只能产生AB或aB的配子.因此最可能是丈夫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ab的配子.

(4)该夫妇俩色觉都正常,如果妻子是携带者,则有可能生出色盲的儿子.

故答案为:

(1)2

(2)           aaBb、AABB

(3)丈夫

(4)有可能

解析

解:(1)基因型AaBb的人有两个显性基因.人群中与基因型AaBb的人皮肤颜色一样的人,也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故还有AAbb、aaBB2种基因型.

(2)根据题意写出遗传图解: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这对基因型分别为AaBb(妻子)和AaBB(丈夫)的年轻人,婚后生出肤色和他俩都不同的孩子,即含1个显性基因(aaBb)和含4个显性基因(AABB),其概率为+=

(3)如果这两人生出了一个白色皮肤(aabb)的孩子,由于妻子AaBb可以产生ab的配子,丈夫AaBB不能产生ab的配子,只能产生AB或aB的配子.因此最可能是丈夫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ab的配子.

(4)该夫妇俩色觉都正常,如果妻子是携带者,则有可能生出色盲的儿子.

故答案为:

(1)2

(2)           aaBb、AABB

(3)丈夫

(4)有可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____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____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____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_____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_____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白化苗是由于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有害性.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2)用射线照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属于诱变育种;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新品种的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通过杂交获得所需要个体的过程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1的抗病高秆植株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

(4)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两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表达   有害性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胚状体

(3)4

(4)如图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白化苗是由于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有害性.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2)用射线照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属于诱变育种;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新品种的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通过杂交获得所需要个体的过程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1的抗病高秆植株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

(4)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两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表达   有害性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胚状体

(3)4

(4)如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两个关于高等动植物遗传的问题:

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正常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现有甲、乙、丙三种:甲正常,乙为7号染色体单体(即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丙为7号染色体三体(即多了1条第7号染色体).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且抗病与感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甲、乙、丙均为纯种抗病.现用纯合且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感病植株作父本分别与甲、乙、丙杂交得F1,F1随机传粉得F2

(注:含有两条7号染色体的卵细胞可参与受精,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不含7号染色体的配子可正常参与受精.没有7号染色体的个体致死.)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的F2中抗病:感病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的F2中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为AA,与aa杂交得F1Aa,F1Aa随机传粉得F2,F2中抗病A_:感病aa的比例为3:1.

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为A0,与aa杂交得F1Aa:a0=1:1,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0的基因频率为,F1随机传粉得F2,F2中AA=×=,Aa=2××=,A0=2××=,aa=×=,a0=2××=,因此F2中抗病A_:感病aa的比例为(++):(+)=7:8.

据以上分析可知,丙为AAA,与aa杂交得F1AAa:Aa=1:1,AAa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2:2:1,Aa产生的配子为A:a=3:3,则F1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2:5:4,根据题干中“含有两条7号染色体的卵细胞可参与受精,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可知,当这些配子作为雌配子时全部正常,a配子占雌配子的=,当这些配子作为雄配子时AA、Aa不能参与受精,a配子占雄配子的,则F2中aa的比例为×=,因此F2中抗病A_:感病aa的比例为(1-):=23:4.

(2)甲的F2中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0;乙的F2中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丙的F1中当含A(或a)的雄配子与含AA(或Aa)的雌配子结合时,形成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3:1     7:8    23:4

(2)0                

解析

解:(1)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为AA,与aa杂交得F1Aa,F1Aa随机传粉得F2,F2中抗病A_:感病aa的比例为3:1.

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为A0,与aa杂交得F1Aa:a0=1:1,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0的基因频率为,F1随机传粉得F2,F2中AA=×=,Aa=2××=,A0=2××=,aa=×=,a0=2××=,因此F2中抗病A_:感病aa的比例为(++):(+)=7:8.

据以上分析可知,丙为AAA,与aa杂交得F1AAa:Aa=1:1,AAa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2:2:1,Aa产生的配子为A:a=3:3,则F1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2:5:4,根据题干中“含有两条7号染色体的卵细胞可参与受精,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可知,当这些配子作为雌配子时全部正常,a配子占雌配子的=,当这些配子作为雄配子时AA、Aa不能参与受精,a配子占雄配子的,则F2中aa的比例为×=,因此F2中抗病A_:感病aa的比例为(1-):=23:4.

(2)甲的F2中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0;乙的F2中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丙的F1中当含A(或a)的雄配子与含AA(或Aa)的雌配子结合时,形成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3:1     7:8    23:4

(2)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一致、不一致).

(2)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AaBb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其配子类型为AB、Ab、aB、ab,所以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AB、Ab、aB、ab;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可得到一批可育的纯合体植株.由于这些植株均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一致.

(2)①由图一可知,该黄色籽粒植株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甲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Aa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a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Aa):白色(aa)=1:1.

③植株乙(A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bb=2:2:1.以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bb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2Abb):白色(2bb、1bbb)=2:3.

故答案为:

(1)AB、Ab、aB、ab     秋水仙素     一致

(2)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黄色:白色=2:3

解析

解:(1)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AaBb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其配子类型为AB、Ab、aB、ab,所以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AB、Ab、aB、ab;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可得到一批可育的纯合体植株.由于这些植株均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一致.

(2)①由图一可知,该黄色籽粒植株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甲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Aa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a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Aa):白色(aa)=1:1.

③植株乙(A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bb=2:2:1.以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bb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2Abb):白色(2bb、1bbb)=2:3.

故答案为:

(1)AB、Ab、aB、ab     秋水仙素     一致

(2)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黄色:白色=2:3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