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量守恒定律
- 共5880题
某人站在浮于水面的船上,人和船保持静止状态,从某时刻开始人从船头走向船尾,设水的阻力不计,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人和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人的质量为m,瞬时速度为v,船的质量为M,瞬时速度为v‘.以人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解得:=
;A、人匀速行走,船匀速后退,两者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A正确;
B、人和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船与人的加速度分别为和
,加速度与它们质量成反比,人加速行走时,船加速后退,两者加速度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B正确;
C、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人与船的动量大小相等,两者的动能之比:=
=
=
,人在船上行走时,两者的动能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C正确;D、人与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于系统的初动量为零,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停止运动后,人的动量位移,系统总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船的动量为零,船停止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C.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木板,小滑块A质量为m,带电量为+q,与木板之间没有摩擦力;小滑块B质量为3m,不带电,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0.5;木板左边界MN和PQ之间的距离为l,其间存在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满足qE=mg.B静止在边界PQ处,将A从木板左端静止释放,此后A、B会发生碰撞,每次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前后A、B的电量保持不变,A、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第一次碰撞结束时A、B各自的速度;
(2)如木板足够长,求A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3)如木板总长度为,求A、B发生碰撞的次数.
正确答案
解:(1)滑块A第一次刚离开电场时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qEl=,
又 qE=mg,则 v0=
A、B发生弹性碰撞,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有
mv0=mvA1+3mvB1;
由能量守恒得
=
+
可得 vA1=-=-
,方向向左;vB1=
,方向向右
(2)然后B向右减速至0,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μg,用时 tB1==
=
A先向左匀减速再反向匀加速,在电场时间为 tA1=2=
,再匀速追上B
发生下一次弹性碰撞,由上述分析可知,B减速运动的时间总是与A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即每次都是A追上静止的B发生弹性碰撞,由碰撞可知,每次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满足:
vA2=,…vAn=
在电场中的时间也有 tA2=,…,tAn=
则在电场中向左减速再反向加速的总时间 t′==2tA1=
=2
第一次从电场左端到右端的时间为 tA0==
=
则A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tA=tA0+t′=3
(3)第一次碰撞后B向右匀减速的位移为 sB1==
=
由于每次碰撞后B的速度为碰撞前A的速度的一半,也即为前一次B自己速度的一半,因此每次向右匀减速的位移为前一次的,即sBn=
sB(n-1)
如果A、B能发生n次碰撞,则B在右侧运动的总位移为 sB=l-l=
l应满足:
sB1+sB2+…+sB(n-1)<sB<sB1+sB2+…+sBn;
由此可得 n=3
或者 sB1=l,sB2=
l,sB3=
l
sB1+sB2=l,sB1+sB2+sB3=
l
由此可得两次碰后B还没有掉下去,三次碰后总位移大小sB,已经掉下去了,即碰3次.
答:
(1)第一次碰撞结束时A、B各自的速度分别为-=-
,方向向左和
,方向向右;
(2)如木板足够长,A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3:
(3)如木板总长度为,A、B发生碰撞3次.
解析
解:(1)滑块A第一次刚离开电场时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qEl=,
又 qE=mg,则 v0=
A、B发生弹性碰撞,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有
mv0=mvA1+3mvB1;
由能量守恒得
=
+
可得 vA1=-=-
,方向向左;vB1=
,方向向右
(2)然后B向右减速至0,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μg,用时 tB1==
=
A先向左匀减速再反向匀加速,在电场时间为 tA1=2=
,再匀速追上B
发生下一次弹性碰撞,由上述分析可知,B减速运动的时间总是与A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即每次都是A追上静止的B发生弹性碰撞,由碰撞可知,每次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满足:
vA2=,…vAn=
在电场中的时间也有 tA2=,…,tAn=
则在电场中向左减速再反向加速的总时间 t′==2tA1=
=2
第一次从电场左端到右端的时间为 tA0==
=
则A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tA=tA0+t′=3
(3)第一次碰撞后B向右匀减速的位移为 sB1==
=
由于每次碰撞后B的速度为碰撞前A的速度的一半,也即为前一次B自己速度的一半,因此每次向右匀减速的位移为前一次的,即sBn=
sB(n-1)
如果A、B能发生n次碰撞,则B在右侧运动的总位移为 sB=l-l=
l应满足:
sB1+sB2+…+sB(n-1)<sB<sB1+sB2+…+sBn;
由此可得 n=3
或者 sB1=l,sB2=
l,sB3=
l
sB1+sB2=l,sB1+sB2+sB3=
l
由此可得两次碰后B还没有掉下去,三次碰后总位移大小sB,已经掉下去了,即碰3次.
答:
(1)第一次碰撞结束时A、B各自的速度分别为-=-
,方向向左和
,方向向右;
(2)如木板足够长,A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3:
(3)如木板总长度为,A、B发生碰撞3次.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与圆心等高处无初速度滑下,在小滑块滑到圆弧槽最低点的过程中,圆弧槽产生的位移的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滑块滑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滑块发生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则圆弧槽产生的位移大小为R-x,取水平向左方向为正方向.则根据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得
m-M
=0
解得,x=
所以圆弧槽产生的位移的大小为R-x=
故选D
如图所示的凹形场地,两端是半径为L的光滑
圆弧面,中间是长为4L的粗糙水平面.质量为3m的滑块乙开始停在水平面的中点O处,质量为m的滑块甲从光滑圆弧面顶端A处无初速度滑下,进入水平面内并与乙发生碰撞,碰后以碰前一半的速度反弹.已知甲、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且μ1=0.25,μ2=
.甲、乙的体积大小忽略不计.求:
(1)甲与乙碰撞前的速度;
(2)碰后瞬间乙的速度;
(3)甲、乙在O处发生碰撞后,刚好不再发生碰撞,则碰后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多少,甲、乙停在距B点多远处.
正确答案
解:(1)设甲到达O处与乙碰撞前的速度为v甲,由动能定理可得:
m甲gL-μ1m甲g•2L=m甲v甲2-0,
解得:v甲=;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甲v甲=m甲v甲′+m乙v乙′,
由题意知:v甲′=-v甲=-
,
解得:v乙′=v甲=
;
(3)由于μ1=2μ2,所以甲、乙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满足:a甲=2a乙,
设甲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的路程为s1、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的路程为s2,
由速度位移公式:v甲′2=2a甲s1,v乙′2=2a乙s2,
即:=
…①
由于甲、乙刚好不再发生第二次碰撞,所以甲、乙在同一地点停下.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甲返回时未到达B时就已经停下,此时有:s1<2L,
而乙停在甲所在位置时,乙通过的路程为:s2=2L+2L+s1=4L+s1,
因为s1与s2不能满足①,因而这种情况不能发生.
第二种情况:甲、乙分别通过B、C冲上圆弧面后,返回水平面后相向运动停在同一地点,所以有:s1+s2=8L…②
①②两式得:s1=L 或s2=
L,
即小车停在距B为:△L=s1-2L=L;
答:(1)甲与乙碰撞前的速度为;
(2)碰后瞬间乙的速度;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甲、乙停在距B点L处.
解析
解:(1)设甲到达O处与乙碰撞前的速度为v甲,由动能定理可得:
m甲gL-μ1m甲g•2L=m甲v甲2-0,
解得:v甲=;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甲v甲=m甲v甲′+m乙v乙′,
由题意知:v甲′=-v甲=-
,
解得:v乙′=v甲=
;
(3)由于μ1=2μ2,所以甲、乙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满足:a甲=2a乙,
设甲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的路程为s1、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的路程为s2,
由速度位移公式:v甲′2=2a甲s1,v乙′2=2a乙s2,
即:=
…①
由于甲、乙刚好不再发生第二次碰撞,所以甲、乙在同一地点停下.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甲返回时未到达B时就已经停下,此时有:s1<2L,
而乙停在甲所在位置时,乙通过的路程为:s2=2L+2L+s1=4L+s1,
因为s1与s2不能满足①,因而这种情况不能发生.
第二种情况:甲、乙分别通过B、C冲上圆弧面后,返回水平面后相向运动停在同一地点,所以有:s1+s2=8L…②
①②两式得:s1=L 或s2=
L,
即小车停在距B为:△L=s1-2L=L;
答:(1)甲与乙碰撞前的速度为;
(2)碰后瞬间乙的速度;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甲、乙停在距B点L处.
将质量为m0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的速度为,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同的子弹仍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木块固定时,子弹射穿木块,设木块长度为d,
对子弹,由动能定理得:fd=mv02-
m
=
mv02,
木块不固定时,子弹射入木块,系统动量守恒,假设前后能穿出;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0+m)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02=
(m0+m)v2+Q,Q=fd,
解得:m0=8m,则子弹要穿出木块m0≥8m,故AC错误,B正确;
D、子弹以3v0速度射向木块,并从木块中穿出,子弹以4v0速度射向木块时,木块也能从木块中穿出,
木块宽度一定,子弹是越大,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t越短,子弹穿过木块时受到的阻力f相同,对木块,
由动量定理得:ft=m0v可知,时间t越短,木块获得的速度越小,则v2<v1,故D正确;
故选B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