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m的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v的速度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A球的速度的可能是(  )

A与B球速度同向

B与B球速度同向

C与B球速度同向

D与B球速度同向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这个方向;

如果两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3m)v′,v′=v,故A正确;

如果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A+3mv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2=mvA2+•3mvB2

解得:vA=-v,vB=v,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A、B两球反向,故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两船质量均为M静止于湖面上,a船上站有质量为 的人,现人以水平速度v从a跳到b船,再从b跳到a,多次来回跳跃,经n次后(不计水的阻力),ab两船(包括人)(  )

A动量大小比为1:1

B速率比为1:1

C若n为奇数,则速率比为3:2

D若n为偶数,则速率比为2:3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人在跳跃过程中总动量守恒,总动量为零,所以A、B两船(包括人)的动量大小之比总是1:1,故A正确;

若n为奇数,人在b船上,则0=Mva-(M+)vb

解得:=

故C正确;

若n为偶数,人在a船上,则 0=Mvb-(M+)va

解得:=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C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中,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现知道子弹A射入深度dA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dB,则可判断(  )

A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间tA>tB

B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kA>EkB

C子弹入射时的初速度vA>vB

D子弹质量mA<mB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由题,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木块始终保持静止,分析得知,两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间必定相等,否则木块就会运动.故A错误.

B、由于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两子弹对木块的推力大小相等,则两子弹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设为f,根据动能定理得:

对A子弹:-fdA=0-EkA,得EkA=fdA

对B子弹::-fdB=0-EkB,得EkB=fdB

由于dA>dB,则有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kA>EkB.故B正确.

C、D对两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而EkA>EkB,则得到mA<mB,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Ek=,得到初速度vA>vB.故C、D正确.

故选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CD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轨道,其中AB为斜面,BC段是水平的,C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圆心为O,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直径CD垂直于BC.现将小球甲从斜面上距BC高为R的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后只保留水平分速度沿水平面运动,与静止在C点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求:

(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则甲、乙碰后瞬间,乙对半圆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F;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

(3)若将甲仍从A点释放,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C点的距离范围.

正确答案

解:(1)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则重力恰好通过向心力,得:

乙球从C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联立以上两式得:

乙球在C点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得:

所以:=6×1.0×10-2N=0.6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乙对半圆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与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即:F=FN=0.6N

(2)甲与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与乙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二者交换速度,所以甲到达C的速度等于乙在C点的速度,即:

甲从A滑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甲到达B点后只保留水平分速度沿水平面运动,则:v甲x=v•cosθ

所以:

则:θ=30°

(3)将甲仍从A点释放,增大甲的质量为M,甲到达C的速度仍然是,保持乙的质量不变,仍然发生弹性碰撞,以向左为正方向,则:

动量守恒:MvC=Mv1+mv2

机械能守恒:

联立解得:

当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很多是时候,乙球的速度最大,,即最大速度约为原来速度的2倍.

乙离开圆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最小时的水平方向的位移:m

速度最大时的水平方向的位移:xmax=2vC•t=2xmin=1.7888m

答:(1)甲、乙碰后瞬间,乙对半圆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是0.6N;

(2)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

(3)若将甲仍从A点释放,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C点的距离范围是0.8944m≤x≤1.7888m.

解析

解:(1)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则重力恰好通过向心力,得:

乙球从C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联立以上两式得:

乙球在C点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得:

所以:=6×1.0×10-2N=0.6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乙对半圆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与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即:F=FN=0.6N

(2)甲与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与乙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二者交换速度,所以甲到达C的速度等于乙在C点的速度,即:

甲从A滑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甲到达B点后只保留水平分速度沿水平面运动,则:v甲x=v•cosθ

所以:

则:θ=30°

(3)将甲仍从A点释放,增大甲的质量为M,甲到达C的速度仍然是,保持乙的质量不变,仍然发生弹性碰撞,以向左为正方向,则:

动量守恒:MvC=Mv1+mv2

机械能守恒:

联立解得:

当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很多是时候,乙球的速度最大,,即最大速度约为原来速度的2倍.

乙离开圆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最小时的水平方向的位移:m

速度最大时的水平方向的位移:xmax=2vC•t=2xmin=1.7888m

答:(1)甲、乙碰后瞬间,乙对半圆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是0.6N;

(2)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

(3)若将甲仍从A点释放,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C点的距离范围是0.8944m≤x≤1.7888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从a点由静止滑下,b点的切线水平,已知物体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物体滑至a、b中点c时的速度为ν,则在从a到c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在c点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设物体在从a到c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

mgRcos45°+W=

解得:W=-mgR

在C处,设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cos45°=m

解得:N=mg+m

物体在c点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μN=μ(mg+m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