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 共2019题
25℃时,有浓度均为0.10mol/L的乙酸、乙酸钠两种溶液.请回答:两种溶液中,c(H+)<c(OH-)的是______(填“乙酸”或“乙酸钠”),其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混合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
正确答案
乙酸钠
CH3COO-+H2O⇌CH3COOH+OH-
c(CH3COO-)>c(Na+)>c(H+)>c(OH-)
解析
解:醋酸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H+)>c(OH-);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c(H+)<c(OH-),水解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两种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钠离子不水解,则c(CH3COO-)>c(Na+)>c(H+)>c(OH-),
故答案为:乙酸钠;CH3COO-+H2O⇌CH3COOH+OH-;c(CH3COO-)>c(Na+)>c(H+)>c(OH-).
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______;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生成的氧化锌可以防止酸性腐蚀.用该方法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FeTiO3+______C+______Cl2______TiCl4+______FeCl3+______CO
②TiCl4+O2TiO2+2Cl2
(4)某新型“纸电池”以碳纳米管和金属锂为两极,造纸用的纤维素在一种离子液体M中溶解作隔离膜,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式为xLi+C(碳纳米管)Lix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放电时Li+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充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LixC-xe-═xLi++C
C.M可能为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正确答案
解:(1)明矾离产生的铝离子为弱碱阳离子,水解显酸性,纸张发生酸性腐蚀的原因是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碳酸钙能中和H+,可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所以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
故答案为: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CaCO3+2H+=Ca2++CO2↑+H2O;
(2)由信息可知: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化学方程式为:Zn(C2H5)2+H2O=ZnO+2C2H6↑,氧化锌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从而消耗掉氢离子,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反应离子方程式:ZnO+H+=Zn2++H2O,
故答案为 Zn(C2H5)2+H2O=ZnO+2C2H6↑;
(3)①令FeTiO3的系数为1,根据Ti原子守恒可知,TiCl4的系数为1,由Fe原子守恒可知FeCl3的系数为1,由O原子守恒可知CO的系数为3,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C的系数为3,根据Cl原子守恒可知氯气的系数为,同时扩大2倍,配平后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6C
2TiCl4+2FeCl3+6CO,
故答案为:2,6,7;2,2,6;
(4)A.原电池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充电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阳极反应式为LixC-xe═C+xLi,故B正确;
C.X为离子液体而不是分子液体,醇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故C错误;
D.锂元素的摩尔质量较小,所以锂单位质量输出电能多,则其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高,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
解:(1)明矾离产生的铝离子为弱碱阳离子,水解显酸性,纸张发生酸性腐蚀的原因是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碳酸钙能中和H+,可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所以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
故答案为: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CaCO3+2H+=Ca2++CO2↑+H2O;
(2)由信息可知: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化学方程式为:Zn(C2H5)2+H2O=ZnO+2C2H6↑,氧化锌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从而消耗掉氢离子,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反应离子方程式:ZnO+H+=Zn2++H2O,
故答案为 Zn(C2H5)2+H2O=ZnO+2C2H6↑;
(3)①令FeTiO3的系数为1,根据Ti原子守恒可知,TiCl4的系数为1,由Fe原子守恒可知FeCl3的系数为1,由O原子守恒可知CO的系数为3,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C的系数为3,根据Cl原子守恒可知氯气的系数为,同时扩大2倍,配平后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6C
2TiCl4+2FeCl3+6CO,
故答案为:2,6,7;2,2,6;
(4)A.原电池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充电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阳极反应式为LixC-xe═C+xLi,故B正确;
C.X为离子液体而不是分子液体,醇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故C错误;
D.锂元素的摩尔质量较小,所以锂单位质量输出电能多,则其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高,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蒸干灼烧仍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的氯化铁在水中加热发生水解,产物氯化氢挥发,导致平衡右移直至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而氢氧化铁作为不溶性碱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铁,故A错误; B.碳酸氢盐受热分解成对应的碳酸盐,即碳酸钙,故B错误;
C.偏铝酸钠在溶液中以四羟基合铝酸钠(NaAl(OH)4 ),蒸干灼烧失水变成偏铝酸钠(NaAlO2),所以NaAlO2溶液蒸干灼烧仍能得到原物质,故C正确;
D.亚硫酸盐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气氧化为硫酸盐,故D错误;
故选C.
在25℃时,物质的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NH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这三种盐溶液,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越小,所以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a>b,故选D.
某化学小组对以下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热,最终不能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①氯化铁 ②碳酸钠 ③硫酸亚铁 ④硅酸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FeCl3因为能水解生成Fe(OH)3,灼烧得Fe2O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热不能得到原物质,故正确;
②碳酸钠在溶液在加热时水解得到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但氢氧化钠难挥发,最后得到的固体为Na2CO3,故错误;
③硫酸亚铁易被氧化为硫酸铁,加热蒸干得到的是硫酸铁,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热不能得到原物质,故正确;
④硅酸钠中硅酸根离子水解得到硅酸,硅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硅,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热不能得到原物质,故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