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共681题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共681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区而言弊大于利。

正确答案

错误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既利于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也利于当地加强于外界的交流,增加经济收入。故利大于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年10月2日至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访问印尼不仅使两国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国家繁荣发展,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全国约2.4亿人口,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富产经济作物,棕桐油、橡胶和胡椒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增长速度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材料三“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图”

(1)简要说出印度尼西亚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的原因。

(2)说出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分布地区。

(3)根据材料分析印度尼西亚确立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理由。

(4)印度尼西亚吸引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企业的迁入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印度尼西亚处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全年皆夏,四季常青。

(2)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地区: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沿海平原,热带种植园分布在丘陵、山区。

(3)交通便利,与海外联系方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

(4)影响因素:国家政策优惠、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意义:有利于加快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印度尼西亚的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吸收国外的产业转移,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试题分析:

(1)材料中“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说明要从气候和植被角度回答问题。印度尼西亚处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全年皆夏,四季常青。

(2)印度尼西亚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同时,热带雨林气候和山地地形有利于棕桐、橡胶和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形成了热带种植园农业。

(3)分析印度尼西亚确立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理由要从交通、劳动力、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

(4)印度尼西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吸引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主要有政策、资源、劳动力、市场和交通等。企业的迁入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产生的意义要从产业结构变化、资源优势转变、就业等经济角度综合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美国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250mm,南部不足200mm。1973年,加州调水主体工程完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达2000多万亩的良田,受益人口达2300万,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全州经济实力跃居美国第一。今天,当年曾经反对这一工程计划的很多人,也为这一工程而自豪了。(.sina.com.cn2009年02月17日15:29青年参考)

1.美国有庞大的综合运输系统,其中铁路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相比南北向铁路,美国东西向的铁路修路成本很高(曾有“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之说)。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美国五大湖地区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其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加利福尼亚一带是震级高、破坏性强的大地震“潜伏”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约塞米蒂(优境美地)国家公园有冰川刨蚀地面形成的花岗岩“浮雕”等冰川地貌。冰川刨蚀属于_____________作用,其形成的冰川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1.东西向距离长,有多种气候条件,尤其是北部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东西向要遇到多种地形,尤其要经过几座大山脉和大河,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需要修建桥梁、和隧道,建造的工程量大、难度大。

2.人文:邻近大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靠近玉米带,饲料来源丰富),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自然:气候温凉,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利于牧草生长。

3.实施北水南调,改变了南加州缺水的自然条件,使得加州三个产业全面发展。加州成为灌溉面积第一、粮食产量最高的大州;使得加州的人口迅速增加,成为美国新兴的工业地区,促使美国的工业从冷冻的东北分散到阳光的南方。利:减少径流(洪水)的白白浪费,使得南方有了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弊:北水南调改变了径流方向,可能使原入海河道的水量减少,造成海水入侵;新建调水河道途径地区比较干旱,调水灌溉后蒸发量,土壤易次生盐渍化(盐碱化)。

4.加州位于美国南部,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有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断层;该地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发地震。

5.侵蚀,冰斗;冰蚀湖(角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与会专家对这一方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是沿下图所示路线将渤海海水输送至新疆,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海水通过自然蒸发,增加西北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以增加降雨,达到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1)试分析专家提出海水西调构想的地理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赞同海水西调工程?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图中A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同意。通过海水西调可以增加西北地区的降水量,改变西北气候,缓解荒漠化进程,有效治理沙漠和沙尘暴,促进渤海海水大循环;海水西调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通过海水西调工程的修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答案合理即可)不同意。海水西调工程投资巨大,用水成本高,工程施工对沿线生态影响巨大,渤海海水污染严重,调水后会造成西部地区水质污染。(答案合理即可)(答其中一种观点均可)

(3)光热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肥沃。(任答三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鸟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海拔1200米,至0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下图)

(1)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2)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A、C两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3)生态环境破坏,土壤盐碱化。

(4)A区域: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利:春早、夏涝、寒潮(低温冻害)

         C区域:有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气候干旱,降水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结合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所示区域均有我国某大型资源调配工程的资源输入区,该工程是__________。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说明图中A、B、C三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图所示地区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很强的专业镇。试分析产业集聚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图甲地区相比,现阶段我国“振兴新东北”的优势与劣势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电东送

(2)雨热同期,夏季光照充足;秋季多晴朗天气,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3)A为上海市,该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拥有长江流域经济腹地,邻近日本、韩国。B为广州,为我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是青岛市,地处黄海之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4)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效益;形成规模化的销售市场和信息、人才交流场所;降低了企业原料的采购成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任答两点即可)

(5)优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劣势: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在新疆甘肃走向中,尽量避开了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对管道选线有重要影响。(2分)

(2)下列因素中属于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_______。(1分)

A、地形类形 B、城市分布       C、气候条件        D、河流状况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A所表示的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___________市。(2分)

(4)C处的___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充足的气源。(3分)

(5)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中部经济地带的(1分)   (   )

A、宁、陕、晋                  B、陕、晋、豫    

C、晋、豫、皖                  D、豫、皖、苏

(6)西气东输主线从起点到终点依次穿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4分)

(7)关于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1)山地(1分)地形(1分)

(2)B(1分)

(3)新疆维吾尔(1分)上海(1分)

(4)塔里木(1分)柴达木(1分)四川(1分)

(5)C(1分)

(6)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分)

(7)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能源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依据下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       期(填字母);纺织工业处于    期或    期(填字母)。

(2)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表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ABC各是什么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 A B C D (2)外国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

典型的产品寿命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信息产业处于初创期、增长期,纺织工业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一京沪高速铁路,全长约1318千米,预计2010年底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南北部地区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资源主要是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________,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近年来,A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资源;南水北调;煤炭;铁路运输;海运(水运)

(2)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

(3)提高运输能力;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喀什农副土特产丰富,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 “一路”是指____。

(2)图甲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喀什附近地区主要地形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 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 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丝绸之路

(2)(山前)冲积扇;断层(地堑);受内力作用,地壳断裂凹陷;受流水的冲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平原。

(3)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4)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边境线长,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业;该地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围地区的联系。

下一知识点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