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共7340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只能通过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发产生,生物体不会自发产生
②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③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④所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⑤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⑥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基因突变能通过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发产生,生物体也会自发产生,①错误;
②自然突变具有低频性,②正确;
③自然突变具有普遍性,③正确;
④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④错误;
⑤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⑤正确;
⑥基因突变可能为隐形突变,不改变生物的表现型,⑥错误.
故选:A.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A正确;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不定向的,B错误;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不定向的,且多数都是不利于个体生存的,D错误.
故选:A.
单基因遗传病起因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故选:B.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可能产生多种复等位基因,A错误;
B、人们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不能通过基因突变实现,B错误;
C、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能会产生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生物学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是指染色体缺少某一片段,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B错误;
C、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C正确;
D、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用紫外线处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可进行诱变育种,培育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类型,碱基类似物是一种化学诱变剂,与正常碱基结构相似,在DNA复制过程中,取代正常碱基渗入DNA分子,5-BU(酮式)是胸腺嘧啶碱基类似物,与A配对.5-BU(酮式)在和A配对后转变成的互变异构(烯醇式)能与G配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紫外线或化学诱变剂进行诱变育种具有的明显优点是______.但并不是所有材料均适合采用诱变育种,下面材料中能够用于诱变育种的是______.
A.萌发的植物种子 B.酵母菌菌落 C.植物的愈伤组织 D.哺乳动物的胚胎
(2)研究发现低剂量的紫外线能诱发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而高剂量的紫外线会导致菌体死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若只含有一个A-T碱基对的DNA片段,在第一次复制时加入5-BU(酮式)结构,则第一次复制产生的异常DNA比例是______.以上过程中DNA的分子结构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
(4)某DNA的一条链上的某片段只含有一个碱基A,其碱基排列顺序为-CACCGGGGG-,反应体系内有5-BU(酮式),若该DNA进行若干次复制后,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后翻译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是丙氨酸-丙氨酸一脯氨酸,这至少经过______次复制才出现此现象?合成此多肽的模板DNA的该位点能否再突变成A-T碱基对?______,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
(部分密码子如下:GGG为甘氨酸;GCG、GCC为丙氨酸;GUG为缬氨酸;CCC为脯氨酸)
正确答案
大大提高了变异频率
ABC
紫外线对细胞内的DNA损伤太大,导致细胞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替换
3
能
不定向性
解析
解:(1)诱变育种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大大提高了变异频率.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分裂能力旺盛的植物和微生物都比较适合采用诱变育种,如萌发的植物种子、酵母菌菌落和植物的愈伤组织的分裂能力旺盛,适合采用诱变育种,而哺乳动物的胚胎虽然分裂能力较强,但诱变育种不适合动物.
(2)研究发现低剂量的紫外线能诱发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而高剂量的紫外线会导致菌体死亡,可能的原因是紫外线对细胞内的DNA损伤太大,导致细胞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3)由于DNA片段中只含有一个A-T碱基对,在第一次复制时加入5-BU(酮式)结构,只能与一条链中的A配对,所以第一次复制产生的异常DNA比例只有一半.这种变异过程中,DNA的分子结构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4)某DNA的一条链上的某片段只含有一个碱基A,其碱基排列顺序为-CACCGGGGG-,复制1次后,其互补链中T变为5-BU(酮式);再复制1次,该链中的互变异构体(烯醇式)能与G配对,说明其相当于C;经转录后会出现mRNA为GCG GCC CCC,翻译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丙氨酸-丙氨酸一脯氨酸.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合成此多肽的模板DNA的该位点能再突变成A-T碱基对.
故答案为:
(1)大大提高了变异频率 ABC
(2)紫外线对细胞内的DNA损伤太大,导致细胞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3) 替换
(4)3 能 不定向性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的复制的过程中碱基的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B错误;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C错误;
D、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正确.
故选:D.
如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回答:
(1)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______
(2)②过程是以图中______ (字母)链做模板,以______ 为原料,由______ 供能,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谷氨酸的密码子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DNA上面的这条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则转运该缬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AU.
(2)②是转录过程,由第(1)题可知该过程是以α链为模板的;转录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ATP供能,还需要酶(RNA聚合酶)的催化.
故答案为:
(1)GUA CAU
(2)α (四种)核糖核苷酸 ATP
解析
解:(1)根据谷氨酸的密码子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DNA上面的这条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则转运该缬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AU.
(2)②是转录过程,由第(1)题可知该过程是以α链为模板的;转录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ATP供能,还需要酶(RNA聚合酶)的催化.
故答案为:
(1)GUA CAU
(2)α (四种)核糖核苷酸 ATP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从而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B正确;
C、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
D、在受精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果蝇的突变率,A错误;
B、由题意知,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无关,B错误;
C、该实验只能证明在25℃时突变率高于19℃,C错误;
D、相同的海拔高度,培养的温度条件不同,果蝇的突变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D正确.
故选:D.
刺毛鼠(2n=16)背上有硬棘毛,尾有直尾B和卷尾b两种类型,B和b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一封闭饲养繁殖环境中,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刺小鼠的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刺毛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
(1)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于______造成的.无刺是______性性状,该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若一直尾雄鼠的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的精子,这四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______,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一个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群体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说明无刺性状是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刺毛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说明无刺性状是隐性性状,F2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的,雌性的有刺、无刺性状都有,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连,故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一直尾雄鼠的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的精子,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正常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8条.现产生一个Bbb的精子,Bb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则减数第一次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b)中含有9条染色体,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接着次级精母细胞(B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bb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说明其中一个着丝点分裂后没有分离,则一个精子含有10条染色体,另外一个含有8条染色体;而含有7条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都含7条染色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隐 X
(2)10、8、7、7 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
解:(1)在一个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群体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说明无刺性状是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刺毛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说明无刺性状是隐性性状,F2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的,雌性的有刺、无刺性状都有,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连,故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一直尾雄鼠的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的精子,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正常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8条.现产生一个Bbb的精子,Bb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则减数第一次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b)中含有9条染色体,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接着次级精母细胞(B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bb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说明其中一个着丝点分裂后没有分离,则一个精子含有10条染色体,另外一个含有8条染色体;而含有7条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都含7条染色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隐 X
(2)10、8、7、7 染色体(数目)变异
可使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是( )
①基因分离 ②基因自由组合 ③交叉互换 ④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基因分离指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DNA分子没有变,错误;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遗传信息没有变,错误;
③交叉互换指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则导致交换后的染色体上遗传信息发生改变,正确;
④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但通过无性繁殖可传递给后代,A错误;
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如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B正确;
C、在没有外界诱发因素时,生物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位置是在非基因片段,则不会使基因结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型Aa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现AA,Aa和aa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B错误;
C、水稻(2n=24)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是雌雄同体,基因组要测定12条染色体上的DNA中脱氧核苷酸序列,C错误;
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且该基因连续复制四次后,突变基因占50%,D正确.
故选:D.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具有突变具有普遍性,故A正确;
B、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故B错误;
C、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故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