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但不产生新的基因型

B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在在,但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的频率很低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其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而可以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

B、DNA的复制过程中发生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转录过程中发生差错只会改变mRNA中的信息,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因素可进行定向选择,C错误;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在在,具有普遍性,但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的频率很低,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被细菌严重感染时,人们通常会使用抗生素.近年来,发现了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超级细菌”.研究表明,与普通细菌不同的是,“超级细菌”均有基因X,可以控制合成a酶,能水解多种抗生素.请回答问题:

(1)“超级细菌”中的基因X最初是通过______产生的.水解抗生素时,a酶起______作用.

(2)与普通细菌一样,人体被“超级细菌”感染后,通过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也产生______或发挥免疫效应.

(3)由于人们长期滥用抗生素,近年来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例增加,此过程中抗生素起了______作用,导致基因X的______增加.

正确答案

解:(1)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因此抗性基因X是基因突变产生的.酶起催化作用.

(2)与普通细菌一样,“超级细菌”感染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3)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基因X的基因频率增加,抗药性增强.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催化

(2)抗体或效应T细胞

(3)选择    基因频率

解析

解:(1)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因此抗性基因X是基因突变产生的.酶起催化作用.

(2)与普通细菌一样,“超级细菌”感染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3)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基因X的基因频率增加,抗药性增强.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催化

(2)抗体或效应T细胞

(3)选择    基因频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

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体西瓜

C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

D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菌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的原理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体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

C、通过杂交培育抗病小麦品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菌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大连校级期中)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具有普遍性,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B错误;

C、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因此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C正确;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镰刀型贫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B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C该病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D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镰刀型贫血病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B、镰刀型贫血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不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B错误;

C、镰刀型贫血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不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C错误;

D、镰刀型贫血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不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正确答案

解:(1)杂合体说明基因型是Aa,含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实质就是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在该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的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A纯合致死,因此其控制的卷翅基因频率是逐渐下降的.

(3)因存在平衡致死即AA或BB纯合致死,根据他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而AAbb和aaBB会致死,因此后代不会有纯合子,都是杂合子AaBb.故子代基因型和亲代基因型都一样,A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4)由题意可知雌性亲本产生AbD和aBD两种配子,雄性个体产生abD和ab_两种配子或一种配子:

如果没有决定性状的隐性突变,雄性配子个体产生的abD一种配子,F1中卷翅基因型都是AabbDD,自由交配后,AA纯合致死,Aabb:aabb=2:1.

如果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雄性个体产生abD和abd两种配子,F1中的卷翅基因型是AabbDD和AabbDd,F1中的配子有abD、AbD和abd,F2子代中卷翅AabbD_:野生aabbD_:新性状aabbdd=(××2AabbDD+××2AabbDd):(×aabbDD+××2aabbDd):(×aabbdd)=8:3:1,即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故答案为:

(1)不相同 不遵循

(2)降低

(3)1 不变

(4)卷翅:野生=2:1 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解析

解:(1)杂合体说明基因型是Aa,含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实质就是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在该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的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A纯合致死,因此其控制的卷翅基因频率是逐渐下降的.

(3)因存在平衡致死即AA或BB纯合致死,根据他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而AAbb和aaBB会致死,因此后代不会有纯合子,都是杂合子AaBb.故子代基因型和亲代基因型都一样,A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4)由题意可知雌性亲本产生AbD和aBD两种配子,雄性个体产生abD和ab_两种配子或一种配子:

如果没有决定性状的隐性突变,雄性配子个体产生的abD一种配子,F1中卷翅基因型都是AabbDD,自由交配后,AA纯合致死,Aabb:aabb=2:1.

如果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雄性个体产生abD和abd两种配子,F1中的卷翅基因型是AabbDD和AabbDd,F1中的配子有abD、AbD和abd,F2子代中卷翅AabbD_:野生aabbD_:新性状aabbdd=(××2AabbDD+××2AabbDd):(×aabbDD+××2aabbDd):(×aabbdd)=8:3:1,即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故答案为:

(1)不相同 不遵循

(2)降低

(3)1 不变

(4)卷翅:野生=2:1 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以及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分别是______

(2)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______引起的.

(3)若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是______,请在图2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a基因与B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

(2)由图甲可知,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的替换引起的.

(3)甲植株中一个A基因突变为a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扁茎缺刻叶;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2)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

(3)AaBB 扁茎缺刻叶 见图:

解析

解:(1)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a基因与B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

(2)由图甲可知,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的替换引起的.

(3)甲植株中一个A基因突变为a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扁茎缺刻叶;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2)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

(3)AaBB 扁茎缺刻叶 见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衡水校级月考)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形状基因的传递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1.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填“上升”或“不上升”)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形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如图2(不考虑杂交过程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若F2代的表现型基因及比例为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形突变基因.若F2代的表现及比例为______,说明待检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形突变基因.

正确答案

解:(1)杂合卷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A、a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即遗传信息不同;同为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与其他基因遵循连锁交换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即基因型为AA个体死亡,因此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下降.

(3)由题图可知,该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aB=1:1,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由于AAbb和aaBB纯合致死,因此后代都是杂合子AaBb,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各占50%,与亲本相同.

(4)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DD(致死):AabbDD:aabbDD=1:2:1,所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

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1:1,“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故答案为:

(1)不相同   不遵循

(2)下降

(3)100%   不变

(4)卷翅:野生=2:1

解析

解:(1)杂合卷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A、a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即遗传信息不同;同为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与其他基因遵循连锁交换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即基因型为AA个体死亡,因此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下降.

(3)由题图可知,该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aB=1:1,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由于AAbb和aaBB纯合致死,因此后代都是杂合子AaBb,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各占50%,与亲本相同.

(4)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DD(致死):AabbDD:aabbDD=1:2:1,所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

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1:1,“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故答案为:

(1)不相同   不遵循

(2)下降

(3)100%   不变

(4)卷翅:野生=2: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可能导致出现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以突变成A1、A2、A3…,也可以突变成a1、a2、a3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一定能改变生物性状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可能导致出现新的基因型,而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基因可以突变成A1、A2、A3…,也可以突变成a1、a2、a3…,C正确;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都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则不一定能改变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数十朵红花,但其中一朵花半边呈红色半边呈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  )

A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

B早期某叶芽分生组织

C花芽分化时该花芽的部分细胞

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发生突变,则有顶端分生组织发育而来的部分出现突变现象,不可能一朵花一半呈红色半边呈白色,A错误;

B、早期某叶芽分生组织发生突变,突变的效应将反映在该叶芽发育的一个枝条上,B错误;

C、一朵花半边呈红色半边呈白色,这是该朵花在花芽分化时该花芽的部分细胞发生突变的结果,C正确;

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下一代,而亲代不表现突变性状,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缺失一个碱基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性别能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基因缺失一个碱基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

B、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因此通过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性别不能预防白化病,B错误;

C、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但基因突变属于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的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的来源,但不是根本来源,A错误;

B、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正确;

C、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生物变异的来源,但不是根本来源,C错误;

D、染色体数目变化属于生物变异的来源,但不是根本来源,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

B细胞质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能自我复制并能控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所以蛋白质的合成可不在核糖体上进行

C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实现了基因重组

D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是由氢键相互连接而成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引起的可能是基因突变,不一定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

B、细胞质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能自我复制并能控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其蛋白质的合成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核糖体上进行,B错误;

C、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实现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

D、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是由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连接而成的,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变异,A错误;

B、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

C、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生物进化最有意义的变异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环境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因此,对于生物进化最有意义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