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共7340题
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c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错误;
B、密码子的第三个氨基酸改变时,其所编码的氨基酸有可能保持不变,B错误;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正确;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移位,D错误.
故选:C.
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说明疟疾重灾区Aa的基因型频率相对较高,A错误;
B、无法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对疟疾有无抵抗力,B错误;
C、由题意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而有利于个体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的选择作用,C正确;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
故选:ABD.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
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
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
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
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
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性状分离或变异,错误;
②突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突变多数有害的,错误;
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错误;
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从而提高变异的频率,正确;
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因为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正确;
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所以DNA分子结构改变不一定都能引起基因突变,错误;
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正确;
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正确;
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即既可以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也可以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④⑤⑦⑧⑨.
故选:B.
(2015秋•德州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
②基因突变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
③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④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因为该过程中DNA解螺旋,分子结构不稳定,①正确;
②基因突变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②正确;
③真核细胞的核基因、质基因、原核细胞以及病毒的基因都会发生基因突变,③错误;
④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一般不会同时突变,④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
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在自然界是广泛存在的,C正确;
D、不论是自然状态下的突变,还是工诱发的突变,突变都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C.
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将该白花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并进行自花授粉,后代全开白花.那么第一朵白花出现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红花为显性性状,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说明其基因型为AA.一次开出一朵白花,将该白花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并进行自花授粉,后代全开白花,说明该植株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即AA→aa.
故选:A.
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的特点,所以抗性品系有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A正确;
B、编码丙氨酸的密码子与DNA模板链是互补配对的,所以丙氨酸的密码子为GCA、GCU,B错误;
CD、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相比第227、228位氨基酸对应的DNA模板链中分别有一个碱基不同,而其他位置的碱基没有发生改变,故抗性的产生是由于DNA上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之间有两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C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要解旋,其结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而其分子结构一定发生改变,B正确;
C、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基因,形成它的等位基因,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A正确.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C错误.
D、DNA的复制的过程中碱基的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是基因A与基因al、a2、a3之间的关系,该图示不能表明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看出,每个基因都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可以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正确;
B、图中A基因可以突变为a1、a2、a3等等位基因,B正确;
C、如果A表示的是正常基因,那么突变后的a基因就可能是治病基因,并且a基因也能突变为A基因,C正确;
D、一对等位基因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D.
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反射过程中直接接受外界刺激的部位是感受器,A正确;
B、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接受外界物质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由题知蜂鸟祖先已经失去了编码R2(“发现”甜味)的基因,只有编码R1(“发现”氨基酸味道)的基因,却仍能“发现”花蜜的甜味,由此推测,可能是R1味觉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C正确;
D、生物通过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花蜜作为环境因素对这些原材料起到选择的作用而不是诱导突变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敏感基因可以突变成为抗性基因,抗性基因也可以突变为敏感基因,A错误;
B、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敏感基因,说明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正确;
C、突变体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即该部位的基因已经缺失,则再经诱变也不可恢复为敏感型,C错误;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若替换部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则该抗性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变短,D错误.
故选:B.
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氢键总数减少了一个(A-T间2个,G-C间3个),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题意知,某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变化,导致氢键总数减少了一个,可能是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即A-T碱基对替换了G-C碱基对,A正确;
B、突变后的密码子可能变成了终止密码子,使翻译过程提前终止,B正确;
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中非互补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即使发生基因突变也不会改变该比例,C错误;
D、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变为其等位基因,可能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选:C.
(2015秋•潍坊月考)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2013年8月18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大红袍1号”和“正山小种1号”等茶种顺利移交给武夷山茶叶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进入了基地的培育与筛种阶段.这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茶种发生了______ (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______.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的个体品质好、产量高,这说明变异是______.
(2)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______.
(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所示,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_____ (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___ (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中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大红袍1号”和“正山小种1号”等茶种顺利移交给武夷山茶叶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进入了基地的培育与筛种阶段.这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茶种发生了基因突变,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有害的.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的个体品质好、产量高,这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2)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CAU.
(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所示,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属于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有害的 不定向的
(2)能 CAU
(3)发生了基因突变
(4)①②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解析
解:(1)中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大红袍1号”和“正山小种1号”等茶种顺利移交给武夷山茶叶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进入了基地的培育与筛种阶段.这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茶种发生了基因突变,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有害的.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的个体品质好、产量高,这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2)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CAU.
(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所示,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属于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有害的 不定向的
(2)能 CAU
(3)发生了基因突变
(4)①②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但是不一定都遗传给下一代,如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B正确;
C、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若染色体数目成倍的增加,则后代可育,C错误;
D、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但是并非所有生殖细胞形成过程都能发生减数分裂,如雄蜂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