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分别为1、1

D若突变基因仅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可能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无论是显性或隐性突变,对于雌株无影响,而后代雄株均为突变体,A正确;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雌株全是突变体,而雄株无突变体,B正确;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亲本中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根据题中信息“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C错误;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中有一半为突变植株,另一半表现正常,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

B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

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D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进行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由于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而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所以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B正确;

C、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的特点的是(  )

A普遍存在

B随机发生

C不定向

D突变率很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正确;

D、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果大肠杆菌的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

A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没有蛋白质产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于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导致mRNA从对应缺失部位以后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所以在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也发生变化,A正确;

B、如果mRNA在对应缺失部位以后的碱基序列与缺失部位前的碱基序列正好形成终止密码,则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会终止,B正确;

C、如果mRNA在对应缺失部位以后的碱基序列中形成终止密码,则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会减少多个氨基酸,C正确;

D、由于只是大肠杆菌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具有独立性,所以其它基因仍能正常表达,翻译出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一定能引起基因重组

CAa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人体某些体细胞由于基因的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位置是在非基因片段,则不会使基因结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不一定能引起基因重组,B错误;

C、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连续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这是由等位基因分离造成的,C错误;

D、人体某些体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的碱基对的改变、增添、缺失现象称基因突变

B通常情况下基因重组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只有发生在基因上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才都叫基因突变,A错误;

B、通常情况下基因重组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其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而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母本产生了三倍体子代,这种现象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二倍体母本产生了三倍体子代,这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则是不定向的,B错误;

C、若基因突变后密码子与原密码子编码的是同一氨基酸,或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发生了隐形突变,则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并未改变,C 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后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 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大肠杆菌某基因的中部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结果可能是(  )

A无法形成翻译产物

B翻译在替换位置终止

C翻译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替换一个核苷酸对后,即使该位点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但该位点之前的基因仍能转录、翻译形成相应的产物,故A错误;

B、如果突变位点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那么翻译在替换位置就会终止,故B正确;

C、如果突变位点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那么翻译的产物就会截短,故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替换一个核苷酸对后,虽然改变了相应部位的密码子,但编码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与基因相关的知识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B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基因重组可能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

D目的基因只能从相应环境生物细胞的DNA获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转录后使密码子从插入点开始发生改变,因而会改变肽链上多个氨基酸,A错误;

B、由于地理隔离也能使生物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所以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是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如果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则基因重组可能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C正确;

D、目的基因可从相应环境生物细胞的DNA获取,也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还可人工合成,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

(3)该地区若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R为杀虫剂抗性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则RR基因型频率为95%,此时R基因的频率=RR基因型频率+RS基因型频率=95%+2%=97%.

(3)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后,在不适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因此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应该是SS.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97%     

(3)SS

解析

解:(1)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R为杀虫剂抗性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则RR基因型频率为95%,此时R基因的频率=RR基因型频率+RS基因型频率=95%+2%=97%.

(3)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后,在不适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因此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应该是SS.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97%     

(3)SS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是因为产生了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B正确;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是因为产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随机性和不定向性,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

B基因突变一定引起表型改变

C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都需要外界因素的诱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A错误;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表现型的改变,B错误;

C、化学物质(如碱基类似物)可以引起基因突变,C正确;

D、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复制时出现差错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基因突变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定向改变性状

B突变频率低

C它是生物进化原始材料

D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不能定向改变性状,A错误;

B、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B正确;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C正确;

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不同的,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受环境影响,B错误;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与任何时期,都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发生的可能性较大,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发生的频率很高

B定向发生,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

C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D对生物都是有利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自然发生的频率很低,具有低频性,A错误;

B、基因可以向任意方向突变,是不定向发生的,B错误;

C、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即所有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

D、基因突变对生物多害少利,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