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发、蒸馏与结晶的仪器
- 共19题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 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故不能分液分离,A不可行。其它均为正确可行的实验方法。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已有的实验知识经验,逐一筛选判断。
易错点
审题出错,选为“可行”。
知识点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与探究二氧化硫部分化学性质实验的装置。
8.若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验证E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Mg与SO2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反应,为了验证剩余固体M可能含有MgO、S、MgS、Mg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分液漏斗中稀硫酸(足量)加入到烧瓶中,完全反应后,实验现象如下:
B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如果进入气体XmL(标况),则根据元素守恒,产物中还应该有产物________ 。
正确答案
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往D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D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D中导管有水柱形成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要形成密封系统,往D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D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D中导管有水柱形成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密封系统装置才能检查气密性,往D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D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D中导管有水柱形成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易错点
弹簧夹开关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关。
正确答案
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空气(1分)防止空气中CO2对实验的影响(1分)
解析
Na2O2能与水蒸气反应,故证明SO2与Na2O2反应时要先除去水蒸气;SO2是有毒的酸性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SO2是有毒的酸性氧化物,防止空气中CO2进入仪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易错点
防止空气中CO2对实验的影响
正确答案
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1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1分)
解析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证明有氧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易错点
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注入硫酸的顺序。
正确答案
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G中,F中溶液蓝色褪去SO2+I2+2H2O===2I-+SO+4H+
解析
SO2的还原性强于I-,联想I2与SO2的反应便可得出实验现象和离子方程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SO2的还原性强于I-。
易错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正确答案
取E中的溶液,往溶液中加入用稀盐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评价实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引入物质与原溶液中粒子的反应是否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引入物质与原溶液中粒子的反应是否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易错点
用稀盐酸化BaCl2溶液不引入杂质离子。
正确答案
产生白色ZnS沉淀 MgO、S、MgS、Mg
解析
根据A可确定产物中有S,根据H2可确定产物中有Mg,根据B可确定产物中有MgS,根据元素守恒,产物中还应该有MgO,所以应该有4种产物。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A可确定产物中有S,根据H2可确定产物中有Mg,根据B可确定产物中有MgS,根据元素守恒,产物中还应该有MgO,所以应该有4种产物。
易错点
根据元素守恒,产物的确定。
氢化镁(MgH2)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储氢材料,遇水易发生反应,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镁。
A B C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实验装置中,按气体流向的依次连接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处的字母编号)。
15.用连接好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用编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下列步骤)。①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②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 ③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16.为了确认进入装置D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可在D装置前面再加一个装置,该装置中加入的试剂的名称是 。
17.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镁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镁和其他杂质,假设样品中的氢化镁与水完全反应,而镁粉和其他杂质均不与水反应)。测定实验样品纯度的方法步骤如下: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下图(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Ⅱ.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 mL。
Ⅲ.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B端的水全部与A端的样品混合。
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28.0 mL。
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Ⅳ 步骤在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若发现水准管中的液面低于量气管中液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②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mL。
③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mg/mL。样品中氢化镁的纯度为 (结果精确到0.01%)。
18.请你设计一个定性实验,鉴别镁粉与氢化镁粉末(不可使用水),写出实验的简要步骤.现象及结论 。
正确答案
ecdfgab
解析
先通过生成氢气的装置,然后将氢气干燥,再将氢气通入含有镁的反应装置中,生成氢化镁,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等进入实验装置。故按气体流向的依次连接合理顺序为ecdfga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明白反应原理且清楚实验步骤
易错点
不明白反应原理将实验步骤及实验装置弄错
正确答案
②③④①
解析
由于多余的氢气需要燃烧反应掉,所以应该先收集一部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反应结束后还需要使氢化钙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所以应该最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故答案为:②①④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明白反应原理且清楚实验步骤
易错点
不明白反应原理将实验步骤及实验装置弄错
正确答案
无水硫酸铜
解析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若氢气干燥,则无水硫酸铜没有变化,反之,则变为蓝色。可以判断氢气是否干燥,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明白反应原理且清楚实验步骤
易错点
不明白反应原理将实验步骤及实验装置弄错
正确答案
①抬高水准管,使水准管.量气管中的液面相平 ②118.0 ③69.03%
解析
① 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为减小误差,应使水准管.量气管内液面相平,故答案为:抬高(或移动)水准管位置,使水准管.量气管内液面相平;
②氢气的体积等于反应前后液面差=128.0mL-10.0mL=118.0mL,故答案为:118.0ml;
③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18.0mL×0.09mg/mL=10.62mg
设样品中氢化镁的质量X,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镁的质量为100mg-X,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10.62mg-Y则
MgH2+2H2O═Mg(OH)2+2H2↑
26\4=X \Y ,解得Y=(2\13)X
Mg+2H2O═Mg(OH)2+H2↑
根据:24\2 =100mg−X \10.62mg−Y
将Y=(2\13)X
代入,解得X=69.03mg
所以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69.03mg\100mg ×100%=69.0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氢气的体积等于反应前后液面差;设氢化镁和氢气的质量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易错点
忽视第二问求出的结果,不知道如何利用第二问来做第三问
正确答案
分别取适量的固体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与干燥的氧气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观察到白色固体变蓝,则固体样品为MgH2,若白色固体没有变蓝,则固体样品为NaH。
解析
氢化镁和干燥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物中有水,而NaH与干燥的氧气反应不能生成水,根据这一不同点进行实验。故答案为分别取适量的固体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与干燥的氧气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观察到白色固体变蓝,则固体样品为MgH2,若白色固体没有变蓝,则固体样品为NaH。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考虑二种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实验
易错点
不明白二种物质的性质
20.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A.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A正确;
B.HCl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
C.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溴水、洗气,故D错误;
考查方向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解题思路
A.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B.HCl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
D.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易错点
D项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
知识点
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i=5.1×10 -4(298K)。它的性质和硝酸很类似。亚硝酸盐也是生产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物质。完成下列填空:
29.请用给出的下列物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HNO2. I2. NO. H2O. HI
其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
30.亚硝酸铵易溶于水,下列属于其电离方程式的是______.
31.若对亚硝酸钠溶液进行加热,溶液的pH值将会 ,用平衡理论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已知298K 时,H2CO₃的Ki1 = 4.2×10-7 ;Ki2= 5.61×10-11。向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HNO2后,请比较溶液中CO32-离子.HCO3-离子和NO2-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 。
33.将10mL0.1mol/L的亚硝酸溶液逐滴加入到10mL0.1mol/L氨水(已知在25℃时,一水合氨的Ki= 1.8×10-5)中,最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者“中性”)。
在滴加过程中: A.溶液的PH值在逐渐增大B.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在逐渐增大,但浓度在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在逐渐增大D.最后所得溶液中的Kw可能与原溶液中的数值不相等
正确答案
2HNO2 +HI → I 2+2NO↑+ 2H2O, 负一价 I
解析
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根据化学常识知道HI具有强还原性,HNO2,具有致癌作用,有强氧化性,所以HI是还原剂,HNO2是氧化剂。NO和I2分别是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然后根据得失电子相等,最后根据H原子
考查方向
陌生情境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根据化学常识知道HI具有强还原性,HNO2,具有致癌作用,有强氧化性,所以HI是还原剂,HNO2是氧化剂。NO和I2分别是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然后根据得失电子相等,最后根据H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易错点
找不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正确答案
解析
铵盐易溶而且是强电解质所以选A
考查方向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铵盐易溶而且是强电解质所以选A
易错点
C是溶解平衡,要注意。
正确答案
增大、NO2-水解呈碱性,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其水解,碱性增强。
解析
HNO2是弱酸,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现碱性,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OH-浓度增大,PH值增大。
考查方向
盐类的水解
解题思路
HNO2是弱酸,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现碱性,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OH-浓度增大,PH值增大。
易错点
不看题干,把亚硝酸看成强酸
正确答案
[HCO3-] >[NO2-]> [CO32-]
解析
因为K(HNO2)>K2(H2CO3), 所以首先他们会发生反应:HNO2+Na2CO3=NaHCO3+NaNO2
CO32-,HCO3 -NO2-分别都是1mol,K(HNO2)>K1(H2CO3>K2(H2CO3),水解程度CO32->HCO3->NO2-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考查方向
离子浓度的比较
解题思路
因为K(HNO2)>K2(H2CO3), 所以首先他们会发生反应:HNO2+Na2CO3=NaHCO3+NaNO2
CO32-,HCO3 -NO2-分别都是1mol,K(HNO2)>K1(H2CO3>K2(H2CO3),水解程度CO32->HCO3->NO2-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易错点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一直是难点,水解程度的比较是关键。
正确答案
酸性 CD
解析
因为HNO2比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所以NH4NO2的溶液中NH4+的水解程度比NO2-大(越弱越水解),所以会现酸性。
生成了盐发生了水解,自然是促进了水的电离,中和反应放热,温度升高,KW增大,所以选CD
考查方向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解题思路
因为HNO2比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所以NH4NO2的溶液中NH4+的水解程度比NO2-大(越弱越水解),所以会现酸性。
生成了盐发生了水解,自然是促进了水的电离,中和反应放热,温度升高,KW增大,所以选CD
易错点
不能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水解程度的大小,所以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7. 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由于铁将铁离子氧化成亚铁离子,则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不会变红色,该现象和结论都不合理,故A错误;
B.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大于氢氧化铝,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故B错误;
C.向某溶液里滴加稀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由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小,且没有加热,则溶液中即使含有铵根离子,试纸也不会变蓝,故C错误;
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里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镁沉淀转化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则氢氧化铜更难溶,所以Cu(OH)2的Ksp比Mg(OH)2的Ksp小,故D正确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题思路
A.铁粉过量,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后不会变红色;
B.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大于氢氧化铝,则偏铝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小,则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D.难溶物溶度积越小,越容易生成沉淀
易错点
B项:二者发生的不是双水解反应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
知识点
5.对下列各组实验所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振荡,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后氢氧化铝溶解,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则Al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故A正确;
B.将Fe(NO3)2固体溶于稀硫酸,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氧化亚铁离子的是稀硝酸,不是稀硫酸,故B错误;
C.向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然后通入少量Cl2,充分振荡,静置,下层呈橙色,说明又溴单质生成,该反应中Br元素的化合价从+5变为0价,发生还原反应,则氯气表现了还原性,无法比较氧化性强弱,故C错误;
D.将充有NO2的玻璃球放入热水中,红棕色加深,说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题思路
A.该现象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则金属Al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而稀硫酸不能氧化亚铁离子;
C.Br元素的化合价从+5变为0价,发生还原反应,则氯气表现了还原性;
D.红色加深,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
易错点
B项:H+、NO3-构成氧化性条件,氧化Fe2+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性判断等知识,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知识点
5.向盛有H2O2的试管中滴入一定量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经实验证明该气体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X溶液(如下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Cl2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现象可知,褪色说明存在HClO,即气体中含氯气,故A选;
B.氧气可氧化KI,溶液变蓝,不能说明含氯气,故B不选;
C.氧气可氧化亚铁离子,溶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含氯气,故C不选;
D.HCl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氯气,故D不选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题思路
实验证明该气体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存在氯气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以此来解答
易错点
B项:O2也能氧化I-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新型储氢材料是开发利用氢能的重要研究方向。(请
回答20、21、22题)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用甘蔗渣合成某重要化合物X(化学式为C11H18O4)的一种路线如图:
已知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23-28题)
23.C的结构简式为 ,G官能团的名称为 ,
24.②的反应类型为 ,③的反应类型为 。
25.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检验甘蔗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有A生成的试剂是 。
2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含六元环 Ⅱ.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8.根据本题信息,以乙炔、丁二烯为主要有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制备
的合成路线为 。
正确答案
CH2=CH2 (1分) 羧基(1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结构简式的书写和官能团名称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推出:B为乙醇,在浓硫酸170.C时生成C:乙烯。根据B-F-G的条件,是常见的醇-醛-羧酸的转换,因此G的官能团为羧基。
易错点
羧基写错别字
教师点评
本题考试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是高考选做题的必考点,出现频率较高,经常还和分子式,物质名称、反应类型等交汇考查。
正确答案
加成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
考查方向
本小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知识。
解题思路
判断反应类型主要根据反应条件和前后官能团以及题目中的已知。根据已知信息可知②为加成反应,根据反应的条件有氧气和催化剂,③为催化氧化,即氧化反应
易错点
已知信息不能准确获取
教师点评
本小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知识点和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在高考有机大题中出现频率高。
正确答案
(2分)(2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已知推出A为酒精,在根据原子守恒推出另外一种产物。 第二空根据酯化反应的断键机理写方程式。
易错点
第一空产物判断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必考点。几乎每年都会出现。
正确答案
NaOH溶液,银氨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醛基的检验知识点
解题思路
考虑醛基的检验选定试剂:银氨溶液或者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在考虑细节:再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溶液依然呈酸性,必须先加碱中和,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现象。
易错点
漏写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官能团的检验,在高考中醛基的检验出现频率较高,并且易忽略溶液的酸碱性造成错误。
正确答案
(3分,每个1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
D的分子式为C7H12 ,不饱和度为2,有一个环并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还有一个双键。画出六元环带一个C原子的支链,再移动双键得到答案中三种结构(有4种,其中一种就是D)
易错点
漏写第一种同分异构体。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在高考中出现频率高,全国卷要求较高。
正确答案
(2分,每步1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信息进行书写
教师点评
本小题考查了有机合成的知识点,对有机化学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在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