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1=2.0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若A端与B端的距离l=4.0m,g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到B端时的速度;

(2)物体由A运动到B的时间;

(3)若传送带以速度v2=6m/s向右运行,物体由A运动到B的时间。

正确答案

解:(1)小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

                       

                       

                    又

由①②③式得

假设小物体能够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v1=2.0m/s,

则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有

                                                   

                                                   

因为,所以小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物体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2.0m/s。

(2)小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有

                                                                 

                                                                

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通过的距离为

运动时间为

所以小物体由A到B的时间

(3)若传送带以速度v2=6m/s向右运行,假设小物体能够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

则对于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有

                                                         

                                                         

因为,所以小物体由A到B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小物体由A到B的时间为,则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司机乙驾驶一辆卡车正以一定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经过图a所示的限速牌标志为40km/h的位置时,突然发现离它25.5m处停着一辆正在维修的小轿车时,当该司机采取了紧急刹车措施,使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还是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在处理事故时,交警甲用课本介绍的测定反应时间的方法对该司机乙进行了测试(如图b),发现他握住木尺时,木尺已经自由下降了20cm,试通过计算帮助交警分析卡车是否超速?(g取10m/s2)已知这种汽车急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正确答案

已知a=-5m/s2,h=0.2m,设汽车经过限速牌时速度为V

根据h=gt2

得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0.2 (s) 

反应时间内卡车做匀速运动

则卡车这段时间的位移S1=Vt,

卡车紧急刹车后停下vt=0,则滑行的距离:

S2=

S=S1+S2=25.5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V=15m/s=54km/h

因为V>V=40 km/h

显然该卡车超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从O点以速度v射入匀强电场中,v的方向与电场方向成θ角。已知油滴的质量为m,测得油滴到达运动轨迹的最高点N时,它的速度大小仍为v,求:

(1)最高点与O点的竖直高度:

(2)最高点处与O点的电势差UNO

(3)电场强度E。

正确答案

解:(1)在竖直方向上:(vsinθ)2=2gh,

(2)从O到N,由动能定理得:UNOq-mgh=0

(3)竖直方向上:vsinθ=gt

设水平方向油滴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v=cosθ-at,Eq=ma

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游客途经D处时,经过0.7 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如图所示。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以及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是否过快,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 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肇事汽车的刹车性能良好,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1)警车和肇事汽车刹车后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将警车和肇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大小视作相等

对警车:vm2=2ax ①

对肇事汽车:vA2=2ax' ②

由①②并代入数据得

故vA=

(2)对肇事汽车,由vA2=2ax得

肇事汽车至出事点B时的速度为

肇事汽车从刹车点到出事点的时间为

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0=0.7 s

故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铁路列车与其它车辆的运行方式不同,列车自重加载重达千余吨甚至数千吨,列车奔驰在轨道上时的动能很大.当铁路机车司机驾驶机车发现前方有险情或障碍物时,从采取紧急刹车的地点开始至列车停止地点为止,这段距离称之为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不仅与列车重量有关,还与列车的行驶速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一般的普通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v01=80km/h,其制动距离为s0=800m左右,提速后的“K”字号的快速列车,行驶时的速度均超过100km/h.今后,随着列车不断地提速,速度v02将达到120~140km/h,其制动距离也将相应加大,这么长的制动距离无疑是对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上海地区的铁路与公路(道路)平交道口就有240余处,行人和车辆在穿越平交道口时,要充分注意到火车的制动距离,以保证安全.求(假设列车的制动加速度不变):

(1)我国一般的普通快车的制动加速度为多少?

(2)提速后的“K”字号列车的制动距离至少为多少?

(3)当火车时速达到v02=140km/h时,在铁路与公路的平交道口处,为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道口处的报警装置或栅栏至少应提前多少时间报警或放下?

正确答案

(1)普通列车的制动过程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

v-v=2as0

代入数据0-()2=2×a×800

解得:a=-0.309m/s2

(2)列车提速后的制动加速度还是原来的数值,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

v-v=2as

代入数据0-()2=2×(-0.309)×s

解得:s=1250m

(3)本问中隐含的内容是:在安全栅栏放下的瞬时,若道口处有险情,列车同时刹车,将最终停止在道口处.

根据速度公式

vt=v02+at

代入数据0=-0.309×t

解得:t=126s

下一知识点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公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