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 共22052题
(8分)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鲜花保鲜剂”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用托盘天平称量蔗糖时,若将蔗糖放在了右盘,50g砝码放在了左盘,调节游码1.3g,则实际称量所得蔗糖质量为___________。
⑶配制该1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⑷在配制溶液时,玻璃棒有两种不同的用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18分)Ⅰ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氢氧化钠和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2MnSO4+4NaOH=2Mn(OH)2↓+2Na2SO4--------------①
2Mn(OH)2+O2=2H2MnO3---------------------------②
H2MnO3十Mn(OH)2=MnMnO3↓+2H2O------③
加入硫酸溶液,使沉淀(MnMnO3)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
2KI+H2SO4=2HI+K2SO4--------------------------- --------④
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 ----—⑤
用已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根据消耗的Na2S2O3的体积可以测定水中溶氧量(mg/L)
I2+2Na2S2O3=2NaI+Na2S4O6
测定中,用移液管取50.00 mL水样,迅速加入预先配置好的MnSO4和NaOH混合溶液,再加入KI溶液,立即塞好塞子,震荡使反应完全。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期间发生①—⑤反应生成单质碘。用0.10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消耗了2.68mL Na2S2O3溶液。
已知:H2S2O3 为弱酸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种类为
(2)该滴定的指示剂为 ,滴定时,溶液由 色到 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变化即达到滴定终点
(3)下列操作和该滴定有关并会导致测定水中溶氧偏高的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尖嘴有气泡 B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C滴定管读数开始平视,滴定结束时立即平视读数 D酸式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
(4)水中溶氧量为 mg/L水。
Ⅱ50.00mL0.50mol/L盐酸跟50.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自的温度和中和过程中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设计中缺少的仪器的名称为
(2)若实验测得放出热量为1.43kJ,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改用60.0mL0.5mol/L盐酸跟50.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 等,所求中和热数值 等。(填“相等,不相等”)
正确答案
(18分)
(1)滴定管种类为件事滴定管
(2)指示剂为 淀粉 ,溶液由 蓝 色到 淡黄(棕色) 色,
(3)下列操作和该滴定有关并会导致测定水中溶氧偏高的是(BC )
(4)水中溶氧量为 42.88mg/L水。
Ⅱ(1)该实验装置设计中缺少的仪器的名称为略
(2)若实验测得放出热量为1.43kJ,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略-57.2kJ/mol
(3)改用60.0mL0.5mol/L盐酸跟50.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 不等,所求中和热数值 相 等。(填“相等,不相等”)
略
实验室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1.5 mol·L-1稀H2SO4溶液100 mL。
(1)计算所需浓H2SO4体积为_________。
(2)量取所需浓H2SO4,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释浓H2SO4的方法(简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容量瓶使用前,检验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操作会引起最后所配溶液的浓度发生什么变化,请填写(偏高、偏低、无影响)
(5)稀释后的浓H2SO4若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所配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
(6)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______
(7)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
(8)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
①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②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以让混合物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装置
③将无水乙醇和3mol·L-1 H2SO4混合加热到170℃,可制得乙烯
④只用溴水就可将苯、四氯化碳、乙醇、己烯四种液体区别开来
⑤用分液法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
(2分)①④
略
(14分)(Ⅰ)气体制备时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检查要求的是 。
(Ⅱ)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分液漏斗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1)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 (填编号)。
(2)称取10.5g固体样品(1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g。
(3)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 (填编号)。
(Ⅲ)实验室需要95 mL 1.0 mol·L-1稀硫酸,现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mL)来进行配制。若实验仪器有:
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2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1)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2)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3)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A.将稀释的硫酸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稀硫酸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稀硫酸溅出瓶外。
C.未冷却至室温就定容。
D.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俯视观察溶液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相切。
E.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F.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正确答案
(14分)(Ⅰ)D
(Ⅱ)(1)ab
(2)9.5
(3)bc(Ⅲ)(1)5.4 (2)C、E、F、G、H (3)CD(每空2分)
略
(4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
E.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即可将NaOH固体放在白纸上称量
F.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G.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将盛有NaOH溶液的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正确答案
B、D、E、F
试题分析: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液面低于刻度线(少加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正确。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检验。故错误。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边搅拌,正确。
D.实验室制取NO气体时,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一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
E.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即可将NaOH固体放在白纸上称量,错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F.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在用水洗净,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G.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为防止氢氧化亚铁被空气氧化,将盛有NaOH溶液的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正确。
点评:掌握相关实验基本操作。
(7分)下图所示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它除用于洗气外,还有其他用途:
(1)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往往在氧气钢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盛有水的该装置,此时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管口导入,其主要作用是 。
(2)实验室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的实验中,在将生成的Cl2通入NaOH溶液之前,先将Cl2从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管口导进,从_________________管口导出。此时,该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防止NaOH溶液倒流入反应器。
(3)当用此装置收集NO时,应采取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1分),用于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以便调节供氧速率(2分)
(2)b a (2分)(3)①集气瓶中先充满水,②将NO从b管口导入。(各2分)
(1)气体从溶液中冒出会产生气泡,所以氧气应该从a导管口导入,这样用于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以便调节供氧速率。
(2)要防止NaOH溶液倒流入反应器,则氯气应该从b导管口导入,从a导管口导出。
由于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应该用排水法收集,即集气瓶中先充满水,然后将NO从b管口导入。
(9分)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 料
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
(20mg~40mg)/1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防潮
(1)已知碘在碘酸钾中的化合价为+5,1mol碘酸钾中共含5mol原子,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KI+_________H2SO4—_________K2SO4+_________I2+_________H2O
(3)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
(5)用单质碘与氯酸钾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碘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9分)
(1)KIO3
(2)1KIO3+ 5 KI+ 3 H2SO4= 3 K2SO4+3 I2+ 3 H2O (2分)
(3)a前应检漏;b后应振荡、放气;c前应静置分层(3分)
(4)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5)I2+2KClO3=2KIO3+Cl2(2分)
略
(本题共12分)海水中有丰富的卤素资源,含量最高的食盐(NaCl)不但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里常用NaCl制取HCl。请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用于发生HCl气体:
(填写仪器编号)。
(2).在实验室里使用与制取HCl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条件,将浓硫酸滴入NaBr(s),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收集HCl(g)和HBr(g)的实验时不可缺少的实验操作是: 。
(5).除水之外,限用 HCl(g)、HBr(g)和HI(g),还需要 (填写试剂的化学式),就能设计实验比较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
(6).工业上可用食盐作为一种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索氏制碱法)相比,其优点是: 、 和避免产生大量含CaCl2的废液。
正确答案
(1).② ③ ⑥ (共3分,各1分)
(2).先有白雾(或无色气体)产生,很快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共2分,每个现象各1分)
(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1价的Br元素有还原性,它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Br2;Br2很容易挥发,在加热条件下成为红棕色气体。 (共2分,各1分)
(4).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吸收尾气 (1分)
(5).MnO2或其他合理的氧化剂、CCl4或其他合理的萃取剂 (共2分,各1分)
(6).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或充分利用食盐中的钠和氯)、可节省石灰窑和蒸氨塔等设备(或减少CaCO3制 CO2这一工序,降低了能耗与污染)。 (共2分,各1分)
(1),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原料是浓硫酸和固体氯化钠,所以答案是②③⑥。
(2).由于浓硫酸还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溴化氢生成单质溴,所以现象是先有白雾(或无色气体)产生,很快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3).略
(4).由于二者都是极易溶于水的,所以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吸收尾气,以防止倒吸。
(5).要比较其非金属性强弱,需要根据单质见的置换反应,所以应先制取氯气,为了检验生成物,可以利用卤素单质都易溶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萃取即可。所以答案是MnO2或其他合理的氧化剂、CCl4或其他合理的萃取剂。
(6).其优点是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或充分利用食盐中的钠和氯)、可节省石灰窑和蒸氨塔等设备(或减少CaCO3制 CO2这一工序,降低了能耗与污染)。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在托盘天平上称出 g的氯化钠固体,把它放在________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②把溶解后冷却的溶液小心地注入________中。③用少量蒸馏水洗________和________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匀。④继续向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 cm~2 cm处,改用_____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⑤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2)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有少量的蒸馏水残留。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
(1)①29.3g 烧杯 ②500 mL容量瓶 ③烧杯玻璃棒④容量瓶 胶头滴管
(2)偏高 无影响 偏低
(1)m(NaCl)=" 1.00" mol/L×0.5L×58.5 g.mol-1=29.25g,托盘天平只能读到0.1g,故称29.3g;
(2)C(NaCl)=n(NaCl)/V(NaCl溶液),进行误差分析,就是看不当操作改变了n(NaCl),还是改变了V(NaCl溶液);
因溶液热胀冷缩,①中的操作相当于减小了V(NaCl溶液),则C(NaCl)增大;
③的操作相当于增大了V(NaCl溶液),则C(NaCl)减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