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真题试题】 (2010年案例分析第二大题,第75~78题)  甲钢铁总厂是一家老企业。1990年,该厂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产品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虽然总厂亏损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可是各个分厂报表中的所有产品却反映盈利,因此工人和干部的奖会照发,一点也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和总厂亏损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该厂采用“计划价格”来进行厂内核算,这个价格严重背离了市场,依据这个价格进行的核算反映不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效率。从2001年开始,该厂开始推行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内部改革。在企业内部,原材料、产成品、半成甜等的计划价格一律按市场价格核算,改变过去从前向后逐道工序核定成本的传统做法,从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开始,从后向前测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标成本,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全厂最终形成一个目标成本网络体系。此项改革,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甲钢铁总厂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1.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为基础,提出目标利润;然后据此倒算ffJ企业必须控制的成本,即目标成本。  2.将相应的目标成本和日标利润在全厂范围内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直到个人,以此作为各级的工作目标和总厂对各级进行考核奖惩的依据。真正形成了“市场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3.实行“成本否决”的奖惩制度,即完不成成本指标,别的工作千得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以成本和效益作为分配和对干部业绩进行考评的标准。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甲钢铁总厂还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一是精简机构,2001年至2005年,总,一和分厂的管理科室从503个减少到389个,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4%下降到12%;二是充实和加强财务、销售、计划、外经、预决算、审计等管理部门,进_步强化和理顺了管理职能;三是实现“卡两头、抓中间”的管理方法――这“两头”一头是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燃料的价格、质量,另一头是把住产品的销售关,建立集体定价制度,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抓中间”就是抓工序环节的管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通过推行和不断完善市场核算机制,甲钢铁总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5年至2008年,该厂产量增加1倍,销售收入增加1.2倍,利税增加2倍,走出了一条主要靠内部挖潜、内部积累实现国有资产迅速增值的良性发展道路。【真题试题】 (2010年案例分析第77题)甲钢铁总厂执行“成本否决”奖惩制度属于( )类型。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成本控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考察控制的类型。成本否决是事先的控制,因此属于前馈控制。答案为A.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月(季)度成本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
B.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C.通过主要技术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D.通过对管理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找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E.分析其他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成本控制类型中,作为衡量生产费用实际支出超支或节约的依据,并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目的的控制是( )。

A.事先控制
B.事中控制
C.防护性控制
D.反馈性控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施工成本管理的成本核算需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并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取适当方法,计算出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A.计划发生额
B.计划降低额
C.实际发生额
D.实际降低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安全管理
B.项目的总投资控制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
C.进度控制
D.质量维修控制
E.试运行控制

正确答案

D, 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由于项目工期长,尽管制定了成本目标,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针对以下情况,有必要调整施工成本目标的是( )

A.在施工前没有进一步作更详细的成本策划
B.原定的成本目标不合理
C.施工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略有差异
D.工程款的支付与工程合同价产生偏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一般情况下,施工成本计划总额应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并使成本计划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如果原定的目标不合理,则应调整施工成本目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承包企业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项目建设工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统计其实际发生额,并计算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称为( )。

A.成本控制
B.成本预测
C.成本核算
D.成本计划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施工总成本目标确定之后,还需通过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有( )。

A.按施工成本组成
B.按工程进度
C.按工程适用范围
D.按项目组成
E.按项目内容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担了一工程项目的装修任务,合同工期为120天,合同价款为300万元。
该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自身的技术水平为该工程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该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中,项目经理部在编制完成资源需求量计划后,确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在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后,拟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该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采取了一定的控制管理措施,在具体的施工成本管理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1)加强施工调度。
(2)编制安全使用计划,确定施工成本管理目标。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4)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问题1.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并改正。
2.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别是以何为对象进行编制的
3.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可归纳为哪几类以上四项具体措施应归入哪一类
4.施工成本管理的环节主要有哪些
5.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妥:
(1)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自身的技术水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正确做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2)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在编制完成资源需求量计划后,确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
正确做法: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后才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3)不妥之处:在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后,拟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正确做法:拟订施工方案后才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2.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而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3.施工成本管理措施可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
(1)加强施工调度属于组织措施。
(2)编制安全使用计划,确定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属于经济措施。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属于技术措施。
(4)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属于合同措施。
4.施工成本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
(1)施工成本预测。
(2)施工成本计划。
(3)施工成本控制。
(4)施工成本核算。
(5)施工成本分析。
(6)施工成本考核。
5.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企业,为降低成本,按各种配件的销售量比重进行分类:
A类配件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70%以上,B类配件占20%左右,C类配件则为10%左右。对于A类配件,公司在各销售网点都备有库存;B类配件只在地区分销中心备有库存而在各销售网点不备有库存;C类配件连地区分销中心都不设库存,仅在工厂的仓库才有存货。经过一段时间的进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企业的配送成本下降了20%之多。
问题:
(1)该企业运用什么成本控制策略使总成本下降
(2)如何进行ABC分类该管理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企业运用的是一种存货分类管理的控制策略。当库存的存货品种异常复杂,单价高低悬殊,存量又多寡不一时,不要对存货控制平均使用力量,而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
(2)ABC分类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所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通常根据年耗用金额将物品分为三类。A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数的10%左右,但价值占存货总价值70%左右;B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品种总数的20%左右,价值占存货总价值20%左右;C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70%左右,价值占存货总价值10%左右。A类物品应实行重点管理;B类物品应实行常规管理;C类物品不必花费太多精力,一般凭经验管理即可。理论根据是“重要的是少数,次要的是多数”。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