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共1056题
1
题型:
单选题
|
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他们的评价,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王夫之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种思想类似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①仁者爱人,君轻民贵②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③兼爱非攻,节用尚俭④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了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思想出自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假如距今2400年前我们的祖先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此主张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著作?
[ ]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