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共1062题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共106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决定投票权的主要依据是

A成员国人数的多少

B认缴资金的数额

C成员国的综合国力

D成员国的外交关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不包括()

A世界银行

BIMF

C关贸总协定

DWTO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 “高度集中”意味着

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主要机构是

A国际金融公司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先后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其根本目的在于

A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传统货币体系

B帮助战后的欧洲复兴经济

C凭借经济实力控制世界市场

D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7年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国际格局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 configuration)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角色及其组合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叙述20世纪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战的爆发打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联作为其维护机构而成立。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一战后的稳定,二战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形成雅尔塔体制,以联合国作为其维护机构,同时建立了以美圆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争霸世界,美苏以冷战为形式形成两极对抗格局。80、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终结。随着欧盟、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或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美国世纪:“金元帝国”的形成,或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2)史实方面: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一流强国,一战前的扩军备战影响到英国经济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冲击;“日不落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垄断组织托拉斯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新战争,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后美元成为联台国的常任理事围;(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成为“金元帝国”,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移到美国;二战后美国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通过冷战,美国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深入到欧洲等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首尔G20峰会刚刚结束,人民币汇率就再次站上了历史高点。进入到2011年,受中东和北非局势影响,国际油价、金价持续上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欧洲人坐头把交椅,为了防止局面失控,美国财政部设计了诸多重大议题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实施的条款,相当于赋予美国财政部(17%投票权)一票否决权。而在世界银行,由于是美国财政部挑选行长,在完全掌握人事权的情况下,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以便提高“效率”。这就是玩“政策设计”和局限于“操作流程”二者之间层次的落差。

(2)材料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如何评价二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面对美元长期贬值,许多学者提出要藏汇于民,以分摊国家的外汇储备损失的风险。……与其藏汇于民,不如藏金于民。任何外汇从长期来看都会对黄金贬值,只是贬值速度不同而已。要想将中国已经创造出的巨大财富实现购买力保值,唯有变外汇储备为黄金白银储备。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其实不过是个假象而已,看破了这一层,哪怕它汇率市场掀起千重浪,中国自有万吨黄金作为定海神针。

——宋鸿兵《货币战争》

(3)面对“金融大战”,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美国:利用战争(二战),大发战争财;推动建立和主导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

(2)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评价: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3)观点:藏金于民。努力: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改革金融体制,符合国际规则;科教兴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世界大战剧烈厮杀的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 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于二战带来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国际社会又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国防开支明显增长;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增长极为迅猛,美英法等国家增长相对缓慢。

(2)原因:缓解经济危机、刺激生产、扩大就业的需要;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德日法西斯上台,疯狂扩军备战;美英法等国对外推行孤立或绥靖政策,军备相对放松。

(3)观点:由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引发。表现:爆发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世界贸易锐减;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混乱。

(4)调整: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共同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建立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加强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

下一知识点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