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 共148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 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伯利克里是如何发展民主政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完善政党政治,中共十二大又确立了怎样的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扩大基层民主,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除十将军外,几乎所有的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方式产生,轮流执政;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发放工资和津贴;设立陪审法庭。
(2)成果: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与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特点: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或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材料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罗马法最终完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辛亥革命建立了20世纪初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指的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确立了哪些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
(1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 )三权分立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分。”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克利斯提尼采取这一措施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建立。北欧各国大体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普选制。英国是192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选(男女选举平等)法”,才实现了普选制;法国是1944年,意大利是1945年,美国则是1976年……才算是基本实现了普选制。通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的形成过程,……它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还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趋势。
——白刚《现代西方民主刍议》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欧美国家选举资格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其意义。在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2)变化:财产、种族、性别等歧视政策(严格规定)逐渐被取消,逐渐实现普选权。原因:政治上,议会改革和工人运动;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世界民主化潮流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3)特点:注重基层民主建设,实行直接选举。意义: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国情决定民主政治模式;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阅读材料:
材料一 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这个建筑的基础上则形成了一个十分高大的挡土墙,它支撑着一个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回答:
(1)雅典露天剧场是当时社会繁荣的重要见证。当时的政府采取了哪些与此相关的措施?目的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基本格局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度间距为两个半剑身……温斯顿·丘吉尔说道:“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物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迪耶·萨迪奇·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回答: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的知识概括英国现代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上弹劾大多针对联邦法官,针对总统的只有3次。……虽然对总统的弹劾只有3次,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上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任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国崛起——美国》
回答: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建于1958年,整体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一层座位为代表席,每个座位有电子表决器和12种语言的译意风。主席台600平方米,设座300个,有声、光、电设备。礼堂顶部有500盏满天星灯和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道光芒,周围以葵花环和三层水波形暗灯槽,一层大于一层。
回答: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和地位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措施:政府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目的:鼓励公民观赏戏剧,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2)特点:①皇权专制、等级森严;②中央集权。
(3)特点:①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 ③议会掌权,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控制国家政权。
(4)①国会掌握立法权,对于总统否决的国会通过的法律,可以以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表决;②众议院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交由参议员审判;③司法独立,联邦法院有权审查或立法的行为,若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
(5)原则:民主集中制。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柏拉图《法律》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2)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09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强调,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公开听取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加以规定。
——中国新闻网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主政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
(2)同意。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不同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制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3)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主要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
(4)趋势: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