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K2[Na(CN)4]的名称为______,中心原子采取______杂化,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四氰合镍(Ⅱ)酸钾

dsp2

平面正方形

解析

解:K2[Ni(CN)4]中中心原子Ni,配位体为CN-,外界离子为K+,每个K++1价,每个CN-为-1价,根据呈电中性,Ni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K2[Ni(CN)4]的名称为:四氰合镍(Ⅱ)酸钾,

中心原子Ni外层电子排布为3d84s2,镍(Ⅱ)外层为3d8,3d轨道上8个电子,配位体为CN-,外界离子为K+,所以Ni2+是6配位,需要6个杂化轨道,K+外层没有电子,分别需两个电子和两个K+成键,CN-的C有一对孤对电子,6个杂化轨道需要4个电子,三个3d轨道上有4个电子,其余2个3d轨道全充满4个电子,未参与杂化,还有三个轨道即空的4s、两个4p轨道,所以Ni2+为d3sp2杂化,Ni2+位于正方形中心,4个CN-离子分别占据4个角顶,因此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故答案为:四氰合镍(Ⅱ)酸钾;dsp2;平面正方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是(  )

①C6H6    ②C2H2    ③C2H4    ④C3H8    ⑤CO2   ⑥BeCl2⑦SO3   ⑧BF3

A①②⑥⑦

B③⑤⑦⑧

C①③⑦⑧

D③⑤⑥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C6H6连接3个原子,形成3个θ键,无孤电子对,属于sp2杂化,故正确;

②C2H2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2,所以采取sp杂化,故错误;

③C2H4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故正确;

④C3H8 分子中C形成4个δ键,无孤电子对,为sp3杂化,故错误;

⑤CO2 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用sp杂化,故错误;

⑥BeCl2分子中,铍原子含有两个共价单键,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价层电子对数是2,中心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故错误;

⑦SO3 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6-3×2)=3,所以硫原子采用sp2杂化,故正确;

⑧BF3分子中硼原子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故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物CH2=CH-CH3中碳的杂化类型有sp3 和sp2,其中有两个π键,7个σ键

B分子CO和N2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

CN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DCO2分子的构型为直线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单键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甲基中的C为sp3杂化,双键上C为sp2杂化,则有机物CH2=CH-CH3中其碳原子杂化类型有sp3 和sp2,其中有1个π键,8个σ键,故A错误;

B.CO和N2为等电子体,则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故性质相似,故B正确;

C.钠的原子序数为11,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故C正确;

D.CO2分子中中心原子碳是sp杂化,所以CO2分子的构型为直线型,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

(1)Al的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30Si的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SiO2晶体类型为______

(3)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

(4)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______;其杂化类型为______

(5)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Al原子核外共13个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则电子先填入能量最低的1s轨道,填满后再依次填入能量较高的轨道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Al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AlO2-和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1; 2Al+2OH-+2H2O=2AlO2-+3H2↑;

(2)在原子符合的表达式中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计算出30Si的原子的中子数为:30-14=16,SiO2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故答案为:16; 原子晶体; 

(3)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ⅦA族卤素原子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才均显酸性,因为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所以Y是F元素.卤素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均属于分子晶体,其沸点随分子间作用力的增大而升高,但由于HF分子中存在氢键,因而HF的沸点最高,所以沸点最低的是HCl.故答案为:HCl;

(4)由药皮的成分大理石、水泥、硅铁可知,在高温下只有大理石才分解产生CO2,因此气体只能是CO2气体,分子中含有2个δ键,应为SP杂化.故答案为:CO2;SP杂化;

(5)熔渣中只有SiO2与盐酸不反应,因此11.0g是SiO2的质量.Fe2O3、Al2O3溶于盐酸分别生成FeCl3、AlCl3,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AlCl3生成NaAlO2,FeCl3生成Fe(OH)3沉淀.所以21.4g固体是Fe(OH)3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2 mol,由铁原子守恒知Fe2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质量为0.1mol×160g•mol-1=16.0g.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 (36.0-11.0-16.0)/36×100%=25%.故答案为:25%.

解析

解:(1)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Al原子核外共13个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则电子先填入能量最低的1s轨道,填满后再依次填入能量较高的轨道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Al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AlO2-和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1; 2Al+2OH-+2H2O=2AlO2-+3H2↑;

(2)在原子符合的表达式中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计算出30Si的原子的中子数为:30-14=16,SiO2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故答案为:16; 原子晶体; 

(3)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ⅦA族卤素原子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才均显酸性,因为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所以Y是F元素.卤素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均属于分子晶体,其沸点随分子间作用力的增大而升高,但由于HF分子中存在氢键,因而HF的沸点最高,所以沸点最低的是HCl.故答案为:HCl;

(4)由药皮的成分大理石、水泥、硅铁可知,在高温下只有大理石才分解产生CO2,因此气体只能是CO2气体,分子中含有2个δ键,应为SP杂化.故答案为:CO2;SP杂化;

(5)熔渣中只有SiO2与盐酸不反应,因此11.0g是SiO2的质量.Fe2O3、Al2O3溶于盐酸分别生成FeCl3、AlCl3,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AlCl3生成NaAlO2,FeCl3生成Fe(OH)3沉淀.所以21.4g固体是Fe(OH)3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2 mol,由铁原子守恒知Fe2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质量为0.1mol×160g•mol-1=16.0g.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 (36.0-11.0-16.0)/36×100%=25%.故答案为:2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以sp3杂化且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CCl4

BBF3

CCO

DNH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CCl4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sp3采用杂化,故A错误;

B、BF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5-3×1)=3且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sp2采用杂化,故B错误;

C、CO中C原子形成1个δ键,有1对孤电子对,为sp杂化,故C错误;

D、NH3中N原子形成3个δ键,有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空间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CO2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BCO2是直线型结构

C干冰是原子晶体

DCO2为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采用sp杂化,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故B正确;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是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三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σ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与两个氢原和另一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故A错误;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肩并肩形成形成π键,故B错误;

C.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与两个氢原和另一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故C正确;

D.乙烯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另一碳原子形成π键,故D错误;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已知它在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2KNO3+3C═A+N2↑+3CO2↑ (已配平,A特指某一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除S外,上述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内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

③已知CN-与N2为等电子体,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故电负性O>N>C>K,

故答案为:O>N>C>K;  

②由原子守恒可知,物质A为K2S,属于离子晶体,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为CO2,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C=O键,不含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2,为sp杂化方式,

故答案为:离子晶体;sp;

③CN-与N2结构相似,C原子与N原子之间形成三键,则HCN分子结构式为H-C≡N,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单键属于σ键,故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

故答案为:1:1.

解析

解:①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故电负性O>N>C>K,

故答案为:O>N>C>K;  

②由原子守恒可知,物质A为K2S,属于离子晶体,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为CO2,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C=O键,不含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2,为sp杂化方式,

故答案为:离子晶体;sp;

③CN-与N2结构相似,C原子与N原子之间形成三键,则HCN分子结构式为H-C≡N,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单键属于σ键,故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

故答案为:1: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微粒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的是(  )

ACO2

BSO3

CPCl3

DH3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说明其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

A.二氧化碳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2+(4-2×2)=2,所以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A错误;

B.三氧化硫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6-3×2)=3,所以硫原子采用sp2杂化,故B正确;

C.三氯化磷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5-3×1)=4,所以磷原子采用sp3杂化,故C错误;

D.水合氢离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6-1-3×1)=4,所以O原子采用sp3杂化,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属钛呈银白色,因它坚硬.强度大.耐热.密度小,被称为高技术金属.目前生产钛采用氯化法,主要步骤如下:

Ⅰ.即将金红石或钛铁矿与焦炭混合,通入氯气并加热制得TiCl4

2FeTiO3+7Cl2+6C2TiCl4+2FeCl3+6CO

TiO2+2Cl2+2CTiCl4+2CO

Ⅱ.将TiCl4蒸馏并提纯,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

TiCl4+2MgTi+2MgCl2

Ⅲ.用稀盐酸溶解MgCl2和过量Mg后得海绵状钛,再在真空熔化铸成钛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______(填化学式).

(3)在CH2Cl2.HCHO.CO2.C2H4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

(4)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4属于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

(5)与钛同周期的另一种元素钴(Co)可形成分子式均为Co(NH35BrSO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Co(NH35Br]SO4,往其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现象是______;往另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6)在自然界中TiO2有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的晶胞如图所示,则其中Ti4+的配位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CO为双原子分子,价电子总数为10,则CO的等电子体为离子的为:CN-(或NO+.C22-),故答案为:CN-(或NO+.C22-);

(3)在CH2Cl2.HCHO.CO2.C2H4中,分子构型分别为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平面形,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3、sp2、sp、sp2杂化,

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HCHO、C2H4,故答案为:HCHO、C2H4

(4)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   

(5)由[Co(NH35Br]SO4可知,硫酸根离子为配合物的外界,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会与钡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硫酸根离子在内界,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溴离子在外界,因此另一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 (NH35SO4]Br.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Co (NH35SO4]Br;

(6)观察晶胞结构,可知每个钛周围距离最近的氧原子有6个,即钛的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6.

解析

解:(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CO为双原子分子,价电子总数为10,则CO的等电子体为离子的为:CN-(或NO+.C22-),故答案为:CN-(或NO+.C22-);

(3)在CH2Cl2.HCHO.CO2.C2H4中,分子构型分别为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平面形,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3、sp2、sp、sp2杂化,

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HCHO、C2H4,故答案为:HCHO、C2H4

(4)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   

(5)由[Co(NH35Br]SO4可知,硫酸根离子为配合物的外界,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会与钡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硫酸根离子在内界,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溴离子在外界,因此另一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 (NH35SO4]Br.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Co (NH35SO4]Br;

(6)观察晶胞结构,可知每个钛周围距离最近的氧原子有6个,即钛的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NH3中N原子成3个σ键,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型杂化杂化,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N-H之间的键角小于109°28′,所以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C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型杂化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碳原子连接4个相同的原子,C-H之间的键角相等为109°28′,故CH4为正四面体构型,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D杂化轨道可分为等性杂化轨道和不等性杂化轨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但轨道个数不变,轨道形状发生变化,故A正确;

B.杂化轨道的数目与杂化前的轨道数目相等,但轨道形状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这样能量才能最小,分子才能最稳定,故C正确;

D.杂化后得到的杂化轨道完全相同就是等性杂化.比如甲烷中碳的sp3杂化,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sp3杂化轨道.杂化后的杂化轨道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的,说明是非等性杂化.如氨气分子中,N原子虽是sp3杂化,但杂化后的四个轨道不完全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电离能也最小

B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CPH3分子呈三角锥形,沸点比NH3

D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其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越高,电离能越小,故A正确;

B.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锗的第一电离、电负性都低于C,故B错误;

C.PH3、NH3分子都是三角锥形结构,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液氨中含有氢键导致PH3沸点比NH3低,故C正确;

D.如果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时,则该原子采用sp3杂化,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所以均为sp3杂化,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研人员在20℃、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如图1是水和“热冰“微观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图.回答:

(1)以上信息体现了水分子具有______性,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2)参照热冰的图示,以一个水分子为中心,画出水分子间最基本的连接方式(用结构式表示).

(3)固体二氧化碳外形似冰,受热气化无液体产生,俗称“干冰”.根据如图2干冰的晶胞的结构回答:

①一个晶胞中有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在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与数目有______;在干冰中CO2的配位数是______

②其堆积方式与干冰晶胞类型相同的金属有(答一种即可)______,其空间利用率为______

(4)请写出N基态原子的原子轨道表示式______

如图原子轨道表示式不能作为N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是因它不符合______.(填序号).

(5)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

(6)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1mol的 X(NH34Cl2中含有的δ键的有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形成热冰,水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说明水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具有极性,水分子中氧原子形成2个O-H键、含有2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极性,sp3

(2)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冰晶胞中存在氢键,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

故答案为:

(3)①二氧化碳的晶胞中,二氧化碳分子分布于晶胞的定点和面心位置,则晶胞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8×+6×=4,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为O=C=C,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2个π键,以干冰晶胞中的任意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以通过该顶点的三条棱边为坐标轴建立起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原点的周围可以无隙并置8个晶胞,这样在每一个坐标轴上都可以看到有两个与坐标原点上的CO2分子等距离的CO2分子,但是这些CO2分子与坐标原点上的CO2分子的距离并不是最近的,与坐标原点上的CO2分子最近的CO2分子应该是每一个晶胞的面心上的,共有12个这样的CO2分子,

故答案为:4;2个σ键和2个π键;12;

②铜的堆积模型为最紧密堆积,配位数为12,铜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与二氧化碳分子晶胞结构相似;铜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处于面上对角线物质的3个Cu原子相邻,令Cu原子半径为r,晶胞的棱长=×4r=2r,晶胞的体积==16r3,晶胞中Cu原子数目=8×+6×=4,晶胞中Cu原子实际占有的体积=4×πr3,晶胞空间利用率==74%,

故答案为:铜;74%;

(4)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核外电子轨道表示为:,N原子的最外层5个电子,为2s22p3,应为2s和2p电子,且2p轨道中应为3个单电子,违反洪特规则,

故答案为:;违反洪特规则;

(5)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Ar元素3s23p6中p轨道为全充满状态,难以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

故答案为:Ar;

(6)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则内层电子数=2+8+18=28,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该原子有30个电子,含有30个质子,为Zn元素;每mol配合物[X(NH34]Cl2中,σ键数目=(3×4+4)NA=16NA

故答案为:30;16NA

解析

解:(1)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形成热冰,水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说明水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具有极性,水分子中氧原子形成2个O-H键、含有2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极性,sp3

(2)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冰晶胞中存在氢键,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

故答案为:

(3)①二氧化碳的晶胞中,二氧化碳分子分布于晶胞的定点和面心位置,则晶胞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8×+6×=4,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为O=C=C,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2个π键,以干冰晶胞中的任意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以通过该顶点的三条棱边为坐标轴建立起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原点的周围可以无隙并置8个晶胞,这样在每一个坐标轴上都可以看到有两个与坐标原点上的CO2分子等距离的CO2分子,但是这些CO2分子与坐标原点上的CO2分子的距离并不是最近的,与坐标原点上的CO2分子最近的CO2分子应该是每一个晶胞的面心上的,共有12个这样的CO2分子,

故答案为:4;2个σ键和2个π键;12;

②铜的堆积模型为最紧密堆积,配位数为12,铜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与二氧化碳分子晶胞结构相似;铜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处于面上对角线物质的3个Cu原子相邻,令Cu原子半径为r,晶胞的棱长=×4r=2r,晶胞的体积==16r3,晶胞中Cu原子数目=8×+6×=4,晶胞中Cu原子实际占有的体积=4×πr3,晶胞空间利用率==74%,

故答案为:铜;74%;

(4)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核外电子轨道表示为:,N原子的最外层5个电子,为2s22p3,应为2s和2p电子,且2p轨道中应为3个单电子,违反洪特规则,

故答案为:;违反洪特规则;

(5)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Ar元素3s23p6中p轨道为全充满状态,难以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

故答案为:Ar;

(6)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则内层电子数=2+8+18=28,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该原子有30个电子,含有30个质子,为Zn元素;每mol配合物[X(NH34]Cl2中,σ键数目=(3×4+4)NA=16NA

故答案为:30;16N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机物H3H═H-≡CH中标有“•”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  )

Asp、sp2、sp3

Bsp3、sp2、sp

Csp2、sp、sp3

Dsp3、sp、sp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如果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则C原子采用sp3杂化,如果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则C原子采用sp2杂化,如果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则C原子采用sp杂化,

甲基上C原子含有4个σ键,则C原子采用sp3杂化,碳碳双键两端的C原子含有3个σ键,则C原子采用sp2杂化,碳碳三键两端的C原子含有2个σ键,则C原子采用sp杂化,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晶体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分子结构与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