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共2048题
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
B、基因突变指的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基因数目不会改变,B正确;
C、生物变异中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查,C错误;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D错误.
故选:B.
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群人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X射线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因此,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她)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故选:B.
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做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
(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______位的______(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缺失的碱基对是______.
(2)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一般发生在______(时期).这种变异与其他可遗传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______.
(3)如果要使该变异影响最小,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______.
A.置换单个碱基 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 D.缺失2个碱基对.
正确答案
解:(1)比较Hbwa和HbA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可知,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138位的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根据表格可知,异常血红蛋白形成的直接原因是mRNA上缺失一个碱基C,该变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C≡G)缺失.
(2)这种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一般发生的时期是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相比,基因突变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新基因.
(3)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增加1个碱基对或缺失2个碱基对,这样只会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或缺失,使该变异影响最小.
故答案为:
(1)139 丝氨酸 G∥C
(2)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间期 新基因
(3)D
解析
解:(1)比较Hbwa和HbA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可知,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138位的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根据表格可知,异常血红蛋白形成的直接原因是mRNA上缺失一个碱基C,该变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C≡G)缺失.
(2)这种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一般发生的时期是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相比,基因突变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新基因.
(3)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增加1个碱基对或缺失2个碱基对,这样只会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或缺失,使该变异影响最小.
故答案为:
(1)139 丝氨酸 G∥C
(2)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间期 新基因
(3)D
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表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则第5、6、7个密码子依次是UAC、UCU、UCA,与表中内容不符,A错误;
B、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则第5、6个密码子应该为CUU、CAG,与表中内容不符,B错误;
C、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则第5、6个密码子应该不变,且第7个密码子应该为GAG,与表中内容不符,C错误;
D、若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则第4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不变,第5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为酪氨酸,第6、7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依次是原先第5、6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与表中内容相符,D正确.
故选:D.
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分析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基因如果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则在男性个体中也只有一个基因,A正确;
B、有可能是该基因存在的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的缺失,而导致该基因丢失,B正确;
C、甲的基因型为AaB,缺少一个B或b基因,很可能是该基因存在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即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个别的减少,C正确;
D、基因突变只会产生等位基因,基因的数目并不会减少,D错误.
故选:D.
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如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进行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对为A-BU、A-T、G-C、G-C,说明子一代DNA分子中碱基对为A-BU、G-C,亲代DNA分子的碱基对为G(C)-BU,则替换部位的碱基实际情况应为C(胞嘧啶)或G(鸟嘌呤).
故选:CD.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而体细胞的突变一般不能遗传,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并且具有多害少利性,B正确;
C、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等原因,使得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正确;
D、DNA分子中若干个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基因突变缺失的碱基对,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人体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红细胞中结构蛋白的改变,红细胞呈镰刀形,因而可通过观察细胞形状而作出诊断,A正确;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而不能再合成新的血红蛋白,B错误;
C、衰老的有核体细胞可发生细胞核体积增大和核膜内折,但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错误;
D、红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所以无法通过测定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表示其呼吸强度,D错误.
故选:A.
在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因此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即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很低,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突变的基因对于生物的生存不都是有利的,C错误;
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且往往会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C.
豌豆的株高与赤霉素合成有关,其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的,等位基因(T、t)的遗传信息的结构只相差1个核苷酸.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的活性相当于正常酶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性状;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间接控制豌豆的株高,A错误.
B、TT和tt杂交产生的F1植株(Tt),表现为显性,隐性基因t不表达,因此表现正常,B错误.
C、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的活性相当于正常酶的1/20,从而使赤霉素合成减少,但用赤霉素处理时,可以使它正常生长,C错误.
D、等位基因(T、t)的遗传信息的结构只相差1个核苷酸,碱基对的改变是基因突变,D正确.
故本题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