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共2048题
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
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⑤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①正确;
②染色体变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如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现象,②错误;
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遗传物质一般相同,而性状差异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环境条件引起的,③错误.
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④错误;
⑤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⑤错误.
故选:A.
(2015秋•漳州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__,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__.
(3)抗白粉病基因在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阶段,______沿着______移动,氨基酸相继地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______(用分数表示).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__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6)甲和乙杂交得到F1,请在丁中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Ⅰ、Ⅱ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42÷6=7条染色体.
(2)乙品种为基因工程产物,而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丙中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RⅡⅡ,共能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1DⅡ、2dRⅡ、3DdRⅡ、4Ⅱ,其中DdR占.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杆抗白粉病植株基因型为DdTⅡ,产生的配子有4种(DT、DⅡ、dT、dⅡ),而丙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类型(dRⅡ),二者杂交获得的子代的基因型为4种(DdRTⅡ、DdRⅡⅡ、ddRTⅡ、ddRⅡⅡ).
(6)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dTT,其处于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7
(2)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3)核糖体 mRNA
(4)
(5)4
(6)
解析
解:(1)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42÷6=7条染色体.
(2)乙品种为基因工程产物,而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丙中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RⅡⅡ,共能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1DⅡ、2dRⅡ、3DdRⅡ、4Ⅱ,其中DdR占.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杆抗白粉病植株基因型为DdTⅡ,产生的配子有4种(DT、DⅡ、dT、dⅡ),而丙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类型(dRⅡ),二者杂交获得的子代的基因型为4种(DdRTⅡ、DdRⅡⅡ、ddRTⅡ、ddRⅡⅡ).
(6)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dTT,其处于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7
(2)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3)核糖体 mRNA
(4)
(5)4
(6)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属于亲本性状的重新组合,没有产生新性状,A错误;
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
C、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产生基因重组,C错误;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即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D.
下列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即发生性状分离,其根本原因是基因分离,A错误;
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有丝分裂过程中,B错误;
C、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
D、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该过程中只涉及一对基因,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可遗传的变异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解析
解:变异是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及同一亲代所生的各子代之间,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为基因,而DNA得主要载体是染色体,遗传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被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
故选:D.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现运用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注:某植物(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
(1)如图为这种植物(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最可能是______.
(2)若该植物为AA,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发裂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或______.此种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甲和乙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乙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______的株高变化更大.
正确答案
a
13
11
染色体(数目)变异
乙
解析
解:(1)图中还能看出,2号和3号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由于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中与1号A相对应的基因最可能是a.
(2)根据题意可知,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若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11条或13条,因此该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最可能为13或11条.此种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这样转录的mRNA的序列也可能改变.突变体甲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这样最多只有一个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乙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这样可能后面密码子都会改变,那么氨基酸的种类顺序改变就较大了.
故答案为:
(1)a
(2)13 11 染色体(数目)变异
(3)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分子是由基因部分和非基因部分组成的,如果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则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
C、单倍体由于植株弱小,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故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而不是种子)使染色体加倍,C错误;
D、基因突变能发生于所有生物,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其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殖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B正确;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因而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可以发生重组,C错误;
D、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花药中的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而根尖细胞只能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因此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