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 共4251题
评价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时,可采用的静态评价指标是( )。
A.增量投资收益率和增量内部收益率
B.增量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
C.年折算费用和综合总费用
D.年平均使用成本和年净收益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思路] 互斥方案静态分析常用增量投资收益率、增量投资回收期、年折算费用、综合总费用等评价方法进行相对经济效果的评价。互斥方案动态分析常用净现值、净年值和增量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方法进行相对经济效果的评价。在本题的各个备选项中,只有年折算费用和综合总费用是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 [易错] 在近年的考试题目中,各个备选项经常给出两项内容,如甲和乙。只有甲和乙都正确才是正确的选项。如果选择A.增量投资收益率和增量内部收益率,增量内部收益率是动态的评价方法;如果选择B.增量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不能进行相对经济效果的评价;而选项D年平均使用成本和年净收益既不是静态的评价方法,也不是动态的评价方法。 [拓展] 关于互斥方案相对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希望考生还要关注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与动态的评价方法比较的特点,即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虽然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但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如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投资回收以后方案的收益、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更新和追加的投资及其效果等未能充分地反映。因此,静态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方案初评或作为辅助评价方法采用。
盈利能力分析是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和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指标主要包括______。
A.财务净现值
B.财务内部收益率
C.利息备付率
D.资产负债率
E.投资利润率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既有法人改扩建项目盈利能力分析除了遵循报表编制和指标计算的一般性要求外,还应注意的特点有( )。
A.增量分析为主
B.辅以总量分析
C.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
D.改扩建项目盈利能力分析报表
E.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采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分析财务盈利能力,一般可以只计算( )。
A.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
B.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C.净现金流量
D.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盈利能力比率包括( )。
A.销售净利率
B.销售毛利率
C.资产净利率
D.净值报酬率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掌握公司变现能力、营运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收益和现金流量的计算、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指标的含义。见教材第五章第三节,P214。
以下属于分析偿债能力的静态指标的是( )。
A.总投资收益率
B.静态投资回收期
C.资本金净利润率
D.利息备付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利息备付率属于偿债能力分析指标,A项、B项、C项都是盈利能力指标。
甲公司现在面临两个投资机会,计算机Excel系统显示的相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现金净流量 NCF1 NCF2 NCF3 NCF4 NCF5 NCF6
项目A -200 -20 100 150 150 150
项目B -100 -20 50 120 120 120
已知:基准投资利润率为8%,项目的建设期均为1年,投资发生在年初,项目A和项目B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项目A在经营期内的全部利润为300万元,项目B在经营期内的全部利润为320万元;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0%。
要求:
(1) 计算两个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2) 计算两个项目的投资利润率;
(3) 计算两个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率和现值指数;
(4) 判断两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否大于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10%;
(5) 评价这两个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6) 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判断这两个方案的优劣。
相关系数值如下:
(P/F,10%,1)=0.9091;(P/F,10%,2)=0.8264;(P/A,10%,3)=2.4869
(P/F,12%,1)=0.8929;(P/F,12%,2)=0.7972;(P/A,12%,3)=2.4018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两个方案的第一年年初的现金净流量(NCF0)均不等于零,而在NCF0不等于零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自动将NCF0~n。按照NCF1~n+1:来处理,因此,正确的现金净流量信息应该是:
单位:万元
现金净流量 NCF0 NCF1 NCF2 NCF3 NCF4 NCF5
项目A -200 -20 100 150 150 150
项目B -100 -20 50 120 120 120
(1) 计算两个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项目A在第2年未时累计净现金流量为一120万元,第3年未时累计净现金流量为30万元,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120/150=2.8(年),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8-1=1.8(年);
项目B在第2年未时累计净现金流量为-70万元,第3年未时累计净现金流量为50万元,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70/120=2.58(年),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58-1=1.58(年);
(2) 计算两个项目的投资利润率
项目A的年均利润=300/(5-1)=75(万元)
投资利润率=75/(200+20+10)×100%=32.61%
项目B的年均利润=320/(5-1)=80(万元)
投资利润率=80/(100+20+8)×100%=62.5%
(3) 计算两个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率和现值指数
①项目A的净现值
=100×(P/F,10%,2)+150×(P/A,10%,3)×(P/F,10%,2)
-20×(P/F,10%,1)-200
=82.64+150×2.4869×0.8264-20×0.9091-200=172.73(万元)
项目A的净现值率=172.73/[200+20×(P/F,10%,1)]×100%=79.17%
项目A的现值指数=1+项目A的净现值率=1.79
②项目B的净现值
=50×(P/F,10%,2)+120×(P/A,10%,3)×(P/F,10%,2)
-20×(P/F,10%,1) -100
=169.76(万元)
项目B的净现值率=169.76/[20×(P/F,10%,1)+100]×100%=143.64%
项目B的现值指数=1+项目B的净现值率=2.44
(4) 判断两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否大于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10%
根据两个项目的净现值均大于0可知两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10%。
(5) 评价这两个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项目A的主要指标处于可行区间,投资利润率(32.61%)大于基准投资利润率(8%),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8年)小于经营期(4年)的一半,但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8年)大于项目计算期(5年)的一半,因此,项目A基本具有财务可行性;
项目B的主要指标处于可行区间,投资利润率(62.5%)大于基准投资利润率(8%),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58年)小于经营期(4年)的一半,但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58年)大于项目计算期(5年)的一半,因此,项目B基本具有财务可行性。
(6) 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判断这两个方案的优劣
项目A与项目B相比较:
△NCF0=(-200)-(-100)=-100(万元)
△NCF1=(-20)-(-20)=0(万元)
△NCF2=100-50=50(万元)
△NCF3~5=150-120=30(万元)
0=50×(P/F,△IRR,2)+30×(P/A,△IRR,3)×(P/F,△IRR,2)-100
0=[50+30×(P/A,△IRR,3)]×(P/F,△IRR,2)-100
当△IRR=12%时,
[50+30×(P/A,△IRR,3)]×(P/F,△IRR,2)-100=-2.70
当AIRR=10%时,
[50+30×(P/A,△IRR,3)]×(P/F,△IRR,2)-100=2.98
利用内插法可知:
项目A与项目B相比较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10%+2.98/(2.98+2.70)×2%
=11.05%
由于项目A与项目B相比较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11.05%)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10%),因此,方案A较优。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目前有两个备选项目,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已知甲投资项目建设期投入全部原始投资,其累计各年税后净现金流量如表所示: 资料2:乙项目需要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该项目建设期2年,经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投产第一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6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40万元;投产第二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9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30万元。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210万元,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50万元,工资福利费20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率3%。该企业不交纳营业税和消费税。
资料3: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25%,设定折现率10%。
要求:
计算乙项目下列指标:
①计算该项目项目计算期、流动资金投资总额和原始投资额;②计算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③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④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⑤计算该项目各年所得税前净流量和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⑥计算该项目税后净现金流量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
正确答案
计算乙项目下列指标:
①项目计算期=7年,
投产第一年流动资金投资额=60-40=20(万元),
投产第二年流动资金需用额=90-30=60(万元),
投产第二年流动资金投资额=60-20=40(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合计=40+20=60(万元),
原始投资=200+25+60=285(万元);
②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50+20+10=80(万元);
③固定资产年折旧=(200-8)÷5=38.4(万元),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5万元,
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80+38.4+5=123.4(万元);
④投产后各年应交增值税=(每年营业收入-每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增值税率=(210-50)×17%=27.2(万元),
投产后各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27.2×(7%+3%)=2.72(万元),
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210-123.4-2.72=83.88(万元);
⑤各年所得税前净流量:
NCF0=-225万元,NCF1=0,NCF2=-20万元,
NCF3=83.88+38.4+5-40=87.28(万元),
NCF4~6=83.88+38.4+5=127.28(万元),终结点回收额=8+60=68(万元),
NCF7=127.28+68=195.28(万元);
该项目各年所得税后净流量:
投产后各年的调整所得税=83.88×25%=20.97(万元),
NCF0=225万元,NCF1=0,NCF2=-20万元,
NCF3=87.28-20.97=66.31(万元),
NCF4~6=127.28-20.97=106.31(万元),
NCF7=195.28-20.97=174.31(万元);
⑥该项目的净现值=-225-20×(P/F,10%,2)+66.31×(P/F,10%,3)+106.31×[(P/A,10%,6)-(P/A,10%,3)]+174.31×(P/F,10%,7)=96.37(万元),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85÷106.31=2.68(年),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2.68=4.68(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是建设项目经济分析的核心方法,一般通过编制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分析项目的经济盈利能力。
A.费用效益分析
B.经济费用效果分析
C.风险效益分析
D.A和B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第1年初投入300万元,第2年初投入400万元,第3年初投入300万元。3年后投入运营,预计每年可获得年收入120万元,当年生产经营费用为20万元,若在以后各年中的年收入与年经营费用保持不变,运营15年后该项目无偿转交给政府。
投资回收期可以表明收回投资需要的时间,但该指标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______。
A.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真实收益
B.不能进行多方案比较
C.静态投资回收期比动态投资回收期小
D.使用静态指标会影响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不足之处――投资回收期只计算收支相抵需要的时间,而舍弃了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数据,所以它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真实效益,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可能会出现偏差。
下列选项中,属于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优点是______。
A.经济意义明确、计算简单
B.能准确衡量项目投资收益的大小
C.全面衡量建设项目承担的风险
D.能正确地识别项目的优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静态投资回收期的最大优点是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单,便于投资者衡量建设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
财务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中,( )是指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A.静态投资回收期
B.动态投资回收期
C.投资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
A.净现值
B.净现值率
C.外部收益率
D.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的评价指标有投资回收期(静态、动态)、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财务分析是在现行( )之下,通过财务效益与费用的预测,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据以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A.产业结构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税收法规
E.价格体系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和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有关的指标为( )。
A.资产负债率
B.有形资产净值负债率
C.产权比率
D.已获利息倍数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掌握公司变现能力、营运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收益和现金流量的计算、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指标的含义。见教材第五章第三节,P209。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