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 共4251题
关于财务净现值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NPV<0,则表明该项目亏损
B.财务净现值指标能够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
C.FNPV不能真正反映项目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D.对于独立方案的评价,应用FIRR评价与应用FNPV评价其结论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财务净现值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FNPV<0,表明项目方案不能达到期望的收益率,因此经济上不可行,但不表明项目是否亏损,亏损通常表明一个财务年度的经营状况。另外,FNPVR才能反映项目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只有对于互斥方案的评价,应用FIRR评价与应用FNPV评价结论才是一致的,所以C和D两句话是对的。
按市盈率定价法估计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
A.发行价格=每股净利润×市盈率
B.发行价格=每股净利润×发行市盈率
C.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市盈率
D.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发行市盈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市盈率是投资者所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又称本益比,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
内部收益率是考察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对于具有常规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下列关于其内部收益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内插法求得的内部收益率近似解要大于该指标的精确解
B.内部收益率受项目初始投资规模和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大小的影响
C.内部收益率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
D.内部收益率反映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它是项目初期投资的收益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两年,运营期八年。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7000万元。其中,第1年自有资金投入4000万元,第2年贷款投入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流动资金800万示,全部为自有资金。运营期各年净收益均为1300万元。则该项目投资收益率为()。
A.16.17%
B.16.41%
C.16.67%
D.18.57%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思路] 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方案建成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投资总额的比率。它表明投资方案正常生产年份中,单位投资每年所创造的年净收益额;对生产期内各年的净收益额变化幅度较大的方案,可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净收益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R=1300÷(7000+800)×100%=16.67% [易错] 本题易错选项为选项D。考生可能未将流动资金800万元计入投资总额中,还可能是用动态的观点思考本题,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收益率(R)指标是静态的评价指标,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但不足的是没有考虑投资收益的时间因素,忽视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重要性。 [拓展] 经济评价指标是历年考核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全面地掌握各个指标的概念、经济含义、计算关系式和评价准则。将近几年的这方面的考试题练习一边,可能提高考生的应试技巧。
作为净现值的辅助评价指标,净现值率是指( )的比值。
A.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额
B.项目全部投资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额
C.项目净收益与项目全部投资额
D.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额
正确答案
D
解析
净现值率是在净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作为净现值的一种补充。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其经济含义是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是一个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指标。由于净现值不直接考虑项目投资额的大小,故为考虑投资的利用效率,常用净现值率作为净现值的辅助评价指标。
内部收益率是考察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对于具有常规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下列关于其内部收益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内插法求得的内部收益率近似解要大于该指标的精确解
B.内部收益率受项目初始投资规模和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大小的影响
C.内部收益率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
D.内部收益率反映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它是项目初期投资的收益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动态指标,按分析范围和对象不同,财务内部收益率可分为( )。
A.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B.资本金收益率
C.总投资收益率
D.财务净现值
E.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暂无解析
盈利能力监管指标包括( )。
A.资本金收益率
B.资产收益率
C.净业务收益率
D.非利息收入率
E.非利息收入比率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解析] 盈利能力监管指标有:资本金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净业务收益率、净利息收入率和非利息收入率及非利息收入比率等。
2008年已建成年产20万t的某钢铁厂,其投资额为6000万元,2012年拟建生产80万t的钢厂项目,建设期2年。自2008年至2012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12%,预计建设期2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减15%,则估算拟建钢铁厂的静态投资额为()万元(生产能力指数为0.8)。
A.21540
B.22890
C.24560
D.286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生产能力指数法的计算。本题的计算过程如下:
2008年已建成年产20万t的某钢铁厂,其投资额为6000万元,2012年拟建生产80万t的钢厂项目,建设期2年。自2008年至2012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12%,预计建设期2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减15%,则估算拟建钢铁厂的静态投资额为()万元(生产能力指数为0.8)。
A.21540
B.22890
C.24560
D.286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生产能力指数法的计算。本题的计算过程如下:
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 )。
A.资产收益率
B.资本收益率
C.银行利润率、市盈率
D.非利息净收入率
E.普通股每股盈余、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净资产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反映银行是否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财务指标之一是银行的资本利润率。而银行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市盈率也是重要的指标。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它的经营活动与一般企业有区别,其业务有很多一部分来自贷款利息,故还要看非利息净收入率来反映该银行的业务能力。
为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盈利性指标的是( )。
A.财务净现值
B.投资回收期
C.投资利润率
D.财务内部收益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和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等指标。其中财务内部收益率为项目的主要盈利性指标,其他指标根据项目的特点及财务评价的目的、要求等选用。
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项目净现值是反映项目投资盈利能力的重要动态指标,影响项目净现值大小的因素包括净现金流量和( )等。
A.内部收益率
B.静态投资回收期
C.折现率
D.动态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考察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对于具有常规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下列关于其内部收益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内插法求得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近似解要小于该指标的精确解
B.财务内部收益率受项目计算期内务年净收益大小的影响
C.财务内部收益率反映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它是项目初始投资的收益率
D.财务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试题五 [说明] IT外包是指企业将其IT部门的职能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管理,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选择IT外包服务能够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的好处,如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外包可解决人员不足或没有的问题,将应用系统和业务流程外包,可使企业用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依据某研究数据,选择IT外包服务能够为企业节省65%以上的人员开支,并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使公司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且可以获得更为专业,更为全面的稳定热情服务。因此,外包服务以其有效减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特性成了越来越多企业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商业措施。 IT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关行业经验丰富、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法阵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应包括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外包商是否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如软件厂商证书等;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外包商的项目管理水平;外包商所具有的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员工问团队合作精神;外包商客户的满意程度;外包服务商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外包服务商的技术费用支出合理等等。 IT外包有着各种各样的利弊。在IT外包日益普遍的形势下,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应该重视外包商选择中的约束机制,应该随时洞察技术的发展变化,应该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倡导企业内良好的IT学习氛围等,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IT项目的成功实施呢。[问题3] 外包商资格审查的内容之一就是其经营管理能力,请简要说明外包商的经营管理能力具体应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 外包商的项目管理水平。 外包商所具有的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 员工间团队合作精神。 外包商客户的满意程。
解析
[解析] 本试题主要考查外包商的选择、外包合同关系以及外包风险的控制。 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关行业经验丰富、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这3个方面着手。 (1)技术能力: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是否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能否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外包商是否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外包商是否了解行业特点,能够拿出真正适合本企业业务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中是否应用了稳定、成熟的信息技术,是否符合银行发展的要求,是否充分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否具备对大型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和多系统整合能力;是否拥有对高新技术深入理解的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 (2)经营管理能力;了解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项目管理水平;是否具备能够证明其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员工间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外包商客户的满意程度。 (3)发展能力:分析外包服务商已审计的财务报告、年度报告和其他各项财务指标,了解其盈利能力:考查外包企业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市场份额以及波动因素:评估外包服务商的技术费用支出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产品创新,确定他们在技术方面的投资水平是否能够支持银行的外包项目。 在IT外包日益普遍的浪潮中,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降低组织IT外包的风险,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组织IT项目的成功实施。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人手: (1)加强对外包合同的管理。对于企业IT管理者而言,在签署外包合同之前应该谨慎而细致地考虑到外包合同的方方面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能够积极制定计划和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外包合同能够不断适应变化,以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2)对整个项目体系的规划。企业必须对组织自身需要什么、问题在何处非常清楚,从而能够协调好与外包商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IT部门也要让手下的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外包项目中去。比如,网络标准、软硬件协议以及数据库的操作性能等问题都需要客户方积极地参与规划。企业应该委派代表去参与完成这些工作,而不是仅仅在合同中提出我们需要哪些。 (3)对新技术敏感。要想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中获得优势,封瞄:必须尽快掌握新出现的技术并了解其潜在的应用。企业IT部门应该注意供应商的技术简介、参加高技术研讨会并了解组织现在采用新技术的情况。不断评估组织的软硬件方案,并弄清市场上同类产品及其发展潜力。这些工作必须由企业IT部门负责,而不能依赖于第三方。 (4)不断学习。企业IT部门应该在组织内部倡导良好的IT学习氛围,以加快用户对持续变化的IT环境的适应速度。外包并不意味若企业内部IT部门的事情就少了,整个组织更应该加强学习,因为外包的目的并不是把一个IT项目包出去,而是为了让这个项目能够更好地为组织的日常运作服务。 外包合同关系可被视为一个连续的光谱,其中一端是市场关系型外包,在这种关系下,组织可以在众多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外包商中进行自由选择,合同期相对较短,合同期满后还可重新选择;另一端是伙伴关系型外包,在这种关系下,组织和同一个外包商反复制订合同,建立长期互利关系;而占据连续光谱中间范围的关系是中间关系型外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