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 共816题
下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及图中N地的气候资料,读后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___________季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治理此灾害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
(2)冬春 此季节降水丰富
(3)洪涝 ①保护和营造植被;②修建水利工程。
第(1)题,根据图中陆高判断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第(2)题,由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地冬春降水较夏秋丰富,故汛期应在冬春季节。第(3)题,该地降水丰富,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灾害,该地区为山区,治理措施应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从事耕种,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埃及90%以上的国土是沙漠,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是沙漠中的“绿色走廊”,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里。1960年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历时10年半,耗资近10亿美元,建成坝高
(1)阿斯旺大坝的建设给埃及带来了哪些经济效益?(4分)
(2)阿斯旺大坝给埃及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如果你的家乡政府计划在河流上建坝,你认为政府在决策前应做哪些工作?(2分)
正确答案
(1)扩大农田灌溉面积,防治下游的洪涝灾害,改善通航条件,水力发电,发展渔业,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写出4点即可)
(2)下游平原土壤肥力下降,河口鱼类失去饵料而数量减少;河口地区海水倒灌和梅岸后退;三角洲盐溃化加重等。(3分)
(3)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研究、规划和充分论证,比较利弊,做出决策(2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河流开发的经济效益,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而实现的各项经济效益。(2)阿斯旺大坝建设使带到下游的水量和泥沙减少,故而形成下游的泥沙淤积和河口的水文环境等。(3)河流的综合开发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论证,尤其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利弊比较。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6-8 中国部分流域情况
材料二:中国局部水系图(图1-6-10)
图1-6-10
(1)表格中的M、N流域分别与图中哪两条水系相对应,其对应数码是:M________,N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流域。
(3)图中A、B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A城是由于________,B城是由于________。
(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正确答案
(1)⑤ ②
(2)珠江 海河
(3)水量不足(资源型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4)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水源(如海水淡化或利用海水);④调整产业结构;⑤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等。
从图中和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的河流除表中标出的长江、海河、淮河外还有珠江、黄河两条,这样M和N应该就是黄河和珠江了,再根据珠江的流域面积虽不如黄河大,但由于流域内降水多,水量比黄河大,是黄河的7倍,由此可以判断M为珠江,N为黄河。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人均水资源少,二是由于水污染,海河流域这两种原因都有。
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东营市中心东南13公里,是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
(1)简述黄河AB段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6分)
(2)山东省是粮棉大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在政府领导下率先发展成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试分析其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区位条件。(9分)
(3)根据材料,分析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区位优势。(10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斗水七沙”之称。黄河水利委员会创立了举世瞩目用水治沙的历史先河。所谓调水调沙,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水沙过程,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奋斗目标。
(4)试分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12分)
正确答案
(1)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至少答3点,6分)
(2)交通便利;科学技术水平高(科技投入高);政策扶持;广大的消费市场(市场竞争力强)(至少答3点,9分)
(3)优势:①大片廉价盐碱地②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③近黄河水源地④沿海的地理位置⑤交通便利⑥政策优惠⑦广大的消费市场(至少答5点,10分)
(4)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冲刷,泄洪能力得到提高;所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形成新淤地,湿地面积增加;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海岸线不断被侵蚀后退的状况得以扭转(至少答3点,12分)
(1)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黄河AB段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农业结构调整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交通便利;科学技术水平高;政策扶持;广大的消费市场。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区位优势有大片廉价盐碱地;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近黄河水源地;沿海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广大的消费市场。
(4)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冲刷,泄洪能力得到提高;所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形成新淤地,湿地面积增加;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海岸线不断被侵蚀后退的状况得以扭转。
(26分)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材料一: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近20年的人口、GDP变化表。
材料二:下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990年以来,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 ① 类型明显减少,
② 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 ③ 过程。(6分)
(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①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地区河流水文主
要发生的变化是 ② 。(6分)
(3)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长了180.39%,其原因是___ _ 。(4分)
(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 (10分)
正确答案
(1)①农林用地 ②城镇用地 ③城市化(每空 2 分,共 6 分)
(2)①东北向西南降低(2 分) ②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水位变动波幅剧烈(4 分)(3)经济发展快(2 分);收入高,就业岗位较,吸引大量移民(2 分);国家鼓励的移
民政策(2 分)。(每点 2 分,共 4 分,只需答 2 点)
(4)上游保护森林,保护河源环境(2 分);全流域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2 分);中下游布局污水处理厂,减少城镇、工业用水直接排放(2 分);上游布局自来水厂(2 分);中过本小题总分)下游布局有污染企业(2 分)。(每点 2 分,共 10 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