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 共816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6月3日下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以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 作框架协议》为首届峰会划上圆满句号,宣告这一区域合作正式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 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泛珠三角”横跨东、中、西三个经济地 带,区域合作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
图1 我国年平均降水pH分布图
图2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1)图1反映“泛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这种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A、B、C三地中位于本区域的有 _______________,B区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广东省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 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农民利用水患严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创造出一种独有的农业生态模式 _______________。
(3)区域内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至2002年底,广东已累计接收西南电力523亿千瓦时,已支付西电电费约149亿元。西电东送对西南地区的最大意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广东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酸雨 A、B 工业发达,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2)① 水稻种植业 基塘农业
(3)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电东送可以改变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和交通运输压力
根据图1中显示的pH,可读出酸雨的分布区。在我国因为主要燃料以煤炭为主,所以大多为硫酸型酸雨。A区主要指四川盆地分布区,B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湖南等省区,与材料中所给泛珠三角区部分省份重合。在我国东部地带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广东省位于东部经济地带。西电东送对不同地区的意义是不同的,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紧张状况,而对于西部地区,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8.图10为“海河流域示意图”,图11为“海河流域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分析该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
(2)该流域旱涝灾害严重,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海河流域的湿地面积减少了57%,流域内近200个大型天然湖泊、洼淀大多干涸。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4)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以原有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重点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简述其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
正确答案
(1)河网密度大;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径流季节变化人:含沙量人:有结冰期。(答 正确其中四点得满分4分)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春季降水少,蒸发强,易造成春旱;(2分)各年夏季风强弱有变化,降水变率大。(2分)
(3)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答正确其中四点得满分4分)
(4)制造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科技和教育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利(3分)
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4分)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正确答案
(1)东南多,中部和西北部少;多沿河分布(2分)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较少,相距越远;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2分)
(2)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说明东南部经济发达,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说明东南部城市化水平高;西北部相反。(4分)
(3)河流(1分) 改善航运、提供发电、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便于灌溉。(答出两点即可,2分)
(4)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 (2分) 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3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中部和西北部少;多沿河分布。结合图例分析图中等级关系可以看出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较少,相距越远;等级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多,相距越近,符合城市体系区位理论,所以说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
(2)分析“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图可以看出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西北部GDP所占比重小,说明东南部经济发达,西北部经济较落后;东南部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西北部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低,说明东南部城市化水平比西北部高,西北部人口所占比重虽高,人口数量比东南部大,但是东南部又比西北部面积小得多,所以东南部人口密度大比西北部大。
(3)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所以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也应该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修筑水坝,抬高河流水位,可以改善航运,提供发电,给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动力,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便于灌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往往造成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继而影响航运等不利影响,针对于此,河流上游地区应该加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发展立体农业,综合多项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正确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试题分析:
(1)因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联系该地人类活动区去分析,因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因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因此环境优。
(2)病虫害与环境关系密切,所以从环境因素分析对病虫害的影响。建三江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导致病虫害少;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温度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所以病虫害少。
(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该地土壤肥沃,肥力高,使用化肥少;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化肥的使用效率高,导致化肥使用量少。
(4)“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联系该地水稻的生产条件分析,该城市环境质量优良,对水稻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使水稻绿色无污染;该地水稻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所以才能称为“米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