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共1379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以英国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在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下,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运动中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权力分散,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
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政府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加强。
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答“工业革命”);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任答两点即可)
(3)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 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 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 )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 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 )颁布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 )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尔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英国政治史》
材料三 “不过在从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是议会的成分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权的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1688年的妥协,并没有改变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程西梅
材料四 1832年6月,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员名额,有143个衰败选区或被取消,或减少了议员名额,在新兴的地区和工业城市新设了40多个选区,使工业资产阶级能够向议会选派代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的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2)特点:君主权力增强,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议会中专制保守势力占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革命不够彻底);英国对外殖民扩张、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以及对法国战争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权力;
王权专制思想依然存在。
(3)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自由主义思想形成发展。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4)改革是实现政治变革的一种途径;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变革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三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新华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法治。
(2)特点:渐进改革。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3)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下院议会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后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第一条“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 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 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
——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
材料四
第十二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 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十五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十八条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英美两国当时政体,及形成不同政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美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两国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当时的一种什么政治制度,对它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出自哪份历史文件?它所确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政体?这种政体与材料一所反映的政体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君主立宪;美国:总统共和。原因:英:原是君主专制国家,有王权受议会限制的传统;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新旧势力妥协的结果。美:没有封建传统的国家,有反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传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通过民族独立战争形式创建(开国元勋反对君主制)。
(2)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没有实权;国家权力集中在议会和内阁,议会和内阁又互相制约。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同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3)两党制;评价: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4)《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政体;异:国家元首:德:有实权,英:无实权。政府首脑:德: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英: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地位:德:无实权;英:最高立法机构,有实权。行政权力:德:皇帝和宰相;英:首相和内阁。权力中心:德:皇帝;英:内阁。同:国家元首都是皇帝或国王,均为世袭。都是君主立宪政体;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材料一 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对,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
——《1787~1789年法国游记》
材料二 英国的君主从原来实际的国家统治者,演变为今天的国家元首、主权的象征即虚君,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这绝对不是像我们原来的西方政治史所说的那样,1688年“光荣革命”一下子就完成了的;即使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国王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小,到今天已经非常小了。……法国革命之后,民主化在整个欧洲,整个西方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这个时候,英国对原来的下院进行了改造,逐步引入了普选制,下院逐渐变成了民意代表机构。以上就是英国的混合政体……君主、上院的贵族和下院的民主的混合。
——李强《超越大众民主与权威主义——共和主义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启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共和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主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请你分析这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英国的政治制度是英国王权、贵族与资产阶级三大力量长期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它混合了传统君主制、贵族制和现代民主制度的成分,把多种因素在制度的框架下结合起来。
(2)直接民主:人民主权原则和平等观念获得广泛认同;动员群众,形成革命的根本动力;行之过当,社会秩序不稳;间接民主:取代旧制度,建立了基本的民主制度;确立统治秩序,巩固革命的基本成果;行之不当,不利于革命的推进。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 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 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 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形成责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3 )异: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
(4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它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至凡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5镑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0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
材料三 1872年格莱斯顿内阁在英国设立内政部,主要是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自治机关。1888年,英国又宣布将各郡的行政权交由选举产生的郡务会议掌管。1894年,英国又对郡下面的区进行行政改革,由选举产生的区务会议代替以前被教会贵族控制的区议会。
——钱乘旦《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数派组阁。
(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围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
(3)削弱地方贵族和教会贵族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4)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
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请阅读下列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图2,完成以下表格
(3)图3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三种政治制度从确立方式上有怎样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历史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或“光荣革命”成功),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
(2)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都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