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BNa2O2、NH4C1、MgCl2均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D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故A错误;

B.MgCl2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B错误;

C.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方法不能使病毒蛋白变性的是(  )

A蒸煮餐具

B在公共场所喷洒过氧乙酸

C用温水洗手

D用碘酒消毒伤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

B.过氧乙酸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温水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正确;

D.碘单质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聚氯乙烯材质的塑料袋不能直接用于包装熟食

B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还可以形成环状结构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蛋白质析出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塑料,此材质的塑料袋不能直接用于包装熟食,故A正确;

B、碳原子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还可以成环,这决定了有机物的种类繁多,故B正确;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使蛋白质盐析,即有蛋白质析出,故C正确;

D、单糖中的葡萄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植物油高级脂肪烃基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

B.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

C.淀粉水解最终产物为单糖,即葡萄糖,故C正确;

D.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  )

A服用大量生理盐水

B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C服用大量冷开水

D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误食重金属盐,可马上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可与蛋白质作用而缓冲对人体的危害,但服用生理盐水、冷开水以及小苏打溶液等都不能与重金属盐反应,不能降低重金属盐对人体的危害.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的试剂是(  )

A饱和(NH42SO4溶液

B浓硝酸

C95%酒精

D醋酸铅溶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甲醛(福尔马林)、酒精、强酸(如浓硝酸)、强碱、重金属盐(如醋酸铅溶液)等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会发生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能作为合成的单体是(  )

A

BH2N(CH25COOH

CHO(CH25COOH和HO(CH25NH2

DHOOC(CH24COOH和H2N(CH25NH2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已经是高聚物了,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故A错误;

B.H2N(CH25COOH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所以H2N(CH25COOH可以作为合成单体,故B正确;

C.HO(CH25COOH和HO(CH25NH2,两种有机物分子中都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子之间可以相互脱水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二者可以作为合成单体,故C正确;

D.HOOC(CH24COOH和H2N(CH25NH2,两种单体中分别含有两个羧基、两个羟基,二者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二者可以作为合成单体,故D正确;

故选BC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如再加水也不溶解

B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黄色是因为蛋白质和浓硝酸发生反应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说明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盐析”为物理变化,若再加水,还能溶解,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正确;

C.“钡餐”的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无法生成钡离子,不会引起中毒,故C错误;

D.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故D正确.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明的妈妈在商场里购买了一件羊绒衫,为了鉴别其真伪,通常取线头进行如下操作(  )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火焰上灼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蛋白质遇硝酸变黄色,衣服有颜色,不明显,故A错误;

B.浓硫酸有腐蚀性能腐蚀蛋白质和化纤,故B错误;

C.酒精与蛋白质不反应,故C错误;

D.纯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如果是羊绒衫,燃烧的现象是有烧焦羽毛气味,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  )

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B一个甘氨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1个氮原子构成

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

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5:32:14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32%,故A正确;

B.由甘氨酸(C2H5O2N)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甘氨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的,氧原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

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故C正确;

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1×5):(16×2):(14×1)=24:5:32:14,故D正确;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蛋白质和核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