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表达
- 共8312题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A、CCC、CCU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图为原核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如图为某生物体内相互关联的三个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认为分子2为RNA,下面所述的理由,不确切的是
[ ]
正确答案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如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⑤是DNA分子,所含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ATP缩合五碳糖为核糖,A错误;
B、①是RNA聚合酶,其和胰岛素、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B正确;
C、人体合成ATP时所需能量可由葡萄糖分解提供,且人体细胞不含淀粉,C错误;
D、转录完成后,④mRNA是通过核孔到细胞质的,不需要经过膜结构,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
mRNA
核糖体
肽链
RNA聚合酶
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
解析
解:(1)rbcs基因与Cab基因转录的Ⅱ(信使RNA)从核孔穿出,与Ⅲ(核糖体)结合,翻译出肽链.
(2)从题图看出,Ⅴ上的基因表达的链状物能与叶绿体基质中的核糖体结合,这种链状物应是RNA,物质Ⅵ能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RNA)合成,是RNA聚合酶.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
故答案为:
(1)mRNA 核糖体 肽链
(2)RNA聚合酶
(3)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程①是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错误;
B、过程②是转录,其起点为启动子,不是起始密码子,B错误;
C、过程③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所以为翻译,C正确;
D、过程③的主要目的是形成肽键,D错误.
故选:C.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和②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核酶最早是在大肠杆菌发现的,其化学本质是R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过程①时,场所是______,启动子是______识别、结合的部位.
(2)大肠杆菌细胞中RNA的功能有______(从a~e中选).
a.作为遗传物质;b.传递遗传信息;c.转运氨基酸;d.构成核糖体;e.催化化学反应.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若它们的密码子依次为UCG、CAU、CAG,则基因1模板链中决定这三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为______.
(3)核酶可用于治疗由DNA病毒引起的肝炎,研究表明,核酶通过切断靶RNA(病毒mRNA)特定部位上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的______来裂解靶RNA,阻止______,抑制病毒复制.
(4)大豆中有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其抗癌的机理是:该物质能抑制rRNA的形成,使细胞中______,造成mRNA上的RBS被封闭,导致RP1等合成终止,进而______,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正确答案
拟核
RNA聚合酶
bcde
AGCGTAGTC
磷酸二酯键
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
缺乏rRNA
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的速率
解析
解:(1)图中①为转录过程,发生在拟核中.基因编码区上游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部位.
(2)大肠杆菌细胞中:mRNA可以传递遗传信息;tRNA可以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核酶(化学本质是RNA)能催化化学反应.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它们的密码子依次为UCG、CAU、CA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1模板链中决定这三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为AGC、GTA、GTC.
(3)mRNA是翻译的模板,核酶通过切断靶RNA(病毒mRNA)特定部位上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来裂解靶RNA,从而阻止翻译过程,抑制病毒复制.
(4)染料木黄酮能抑制rRNA形成,使细胞中缺乏rRNA,导致RP1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进而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的速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故答案为:
(1)拟核 RNA聚合酶
(2)bcde AGC GTA GTC
(3)磷酸二酯键 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
(4)缺乏rRNA 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的速率
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图中甲(mRNA)也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
B、乙是tRNA是由一条单链RNA通过折叠形成的,含有多个碱基,B错误;
C、甲为mRNA,乙是tRNA,两者都具有特异性,C正确;
D、乙是tRNA,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因此也存在碱基配对,D错误.
故选:C.
回答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
(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核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Ⅰ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①或②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
Ⅱ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此段多肽对应DNA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被同位素标记的尿核苷是合成RNA的原料,而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将同位素标记的尿核苷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RNA,包括mRNA、tRNA、rRNA.
(2)Ⅰ由以上分析可知,②链为模板链,因此信使RNA的碱基序列是-CCUGAAGAGAAG-.
Ⅱ发生基因突变后的多肽中氨基酸发生改变的是第二个谷氨酸变成甘氨酸,第二个谷氨酸得密码子是GAG,因为突变是由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引起的,因此甘氨酸对应密码子与谷氨酸对应的密码子GAG只有1个碱基不同,由此推出甘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GGG,则是由于该基因片段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了由T到C的改变,则DNA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GGACTTCCCTTC-,因此该多肽对应DNA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为.
故答案为:
(1)mRNA tRNA rRNA(没有顺序)
(2)Ⅰ、②-CCUGAAGAGAAG-
Ⅱ
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中DNA转录时的模板链是______(填字母),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
(2)图示中信使RNA片段共有______个密码子组成.
(3)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______,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______.
正确答案
E
TACCGAAGAAAG
4
转录
翻译
解析
解:(1)根据A(mRNA)上的碱基序列可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是E,对应的碱基序列为TACCGAAGAAAG.
(2)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中mRNA片段共有4个密码子组成.
(3)图示细胞核内发生的是转录过程,核糖体上发生的是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E TACCGAAGAAAG
(2)4
(3)转录 翻译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是mRNA,其上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A错误;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后,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
C、①上碱基A:C:U:G=1:2:3:4,则其模板DNA链上的碱基A1:C1:T1:G1=3:4:1:2,非模板DNA链上的碱基A2:C2:T2:G2=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其他碱基同理,则对应的DNA分子中A:C:T:G=2:3:2:3,C正确;
D、根据四条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且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合成的4条肽链也相同,D错误.
故选:C.
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对健康有重要意义.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请结合下图细胞中胆固醇来源的相关过程回答:
(1)①过程为______.
(2)完成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至少3个).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转录mRNA1的DNA片段中G和T的数目之和为______.
(3)人体内的甘油三酯主要储存在______组织中.血液中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可以运送到______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体内合成的这些甘油三酯通常称为血液中的内源性甘油三酯;血液中的外源性甘油三酯是指从______(小肠腔中/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吸收的甘油三酯.
(4)如果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偏低,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是______.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______(细胞器),从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6)如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对这一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
B、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
C、该病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D、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通过①过程形成了mRNA,因此①是转录过程.
(2)②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酶的过程,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②过程属于翻译过程,翻译过程需要一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在核糖体上进行,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ATP直接提供;由题意可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那么转录mRNA1的DNA片段中共含有60个碱基,由于DNA中A=T,G=C,因此G+T=+=30.
(3)人体内的甘油三酯主要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血液中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可以运送到肝细胞中,在肝细胞内合成甘油三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有内源性甘油三酯和外源性甘油三酯,肝细胞中合成的甘油三酯属于内源性甘油三酯,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从消化道吸收的甘油三酯属于外源性甘油三酯.
(4)由题意可知,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影响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如果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偏低可能会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增多,造成高胆固醇血症.
(5)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和脂质合成的车间;分析题图可知,胆固醇含量过多会对mRNA2的合成和与胆固醇合成有关的酶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存在负反馈调节.
(6)分析题图可知,正常人肝细胞膜上含有脂质的受体,脂质可以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肝细胞膜上无脂质的受体,脂质不能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因此血脂含量升高进而造成高胆固醇血症;
A、由题图可知,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是高胆固醇血症的直接原因,A正确;
B、患者血脂升高,不是肝细胞中胆固醇升高,B错误;
C、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C正确;
D、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缺失,D正确.
故答案为:
(1)转录
(2)模板、原料、能量、酶、核糖体、tRNA等 30
(3)脂肪 肝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4)血浆中的胆固醇增多,造成高胆固醇血症
(5)内质网 负反馈
(6)B
图甲所示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法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④和⑤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A错误;
B、由图甲可知,该生物边转录边翻译,B正确;
C、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图乙中的②③过程,C正确;
D、图乙中过程①②③④⑤都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故选:A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