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已知A、B是常见的气体单质且B呈黄绿色,F遇KSCN溶液变血红色,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E______、G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F→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描述G→H反应的现象______.
正确答案
已知A、B是常见的气体单质且B呈黄绿色为Cl2,F遇KSCN溶液变血红色,说明F为三价铁离子,依据转化关系可知,H为氢氧化铁,G为氢氧化亚铁,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D为Fe,与C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说明C是AB两种单质生成的酸,A为H2,B为Cl2,C为HCl,D为Fe;E为FeCl2;F为FeCl3;G为Fe(OH)2;H为Fe(OH)3;
(1)DEG的化学式根据上述推断得到:D、Fe;E、FeCl2;G、Fe(OH)2;故答案为:Fe;FeCl2;Fe(OH)2;
(2)反应①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F→H的反应是三价铁离子沉淀的过程,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故答案为:H2+Cl2=2HCl;Fe3++3OH-=Fe(OH)3↓;
(3)G→H反应的现象是氢氧化亚铁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故答案为: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有下列四种溶液:
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明矾溶液;D混有少量硝酸的硫酸镁溶液。若取其中的一种溶液(甲)逐滴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乙)中至过量,观察到从始至终均有白色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试剂组合有(请用字母代号逐一列出,表格各栏可填满,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2)请在下列坐标中作出第1组实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沉淀)/mol]随B溶液体积[V(B)/L]变化的曲线。
(3)右上图是某一组实验中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沉淀)/mol] 随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甲)/mol]变化的曲线。符合图中曲线的试剂组合是:①甲____(填化学式)、乙____(填化学式)。②若实验时取用的乙溶液为500 mL,试计算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③若向500 mL乙溶液中滴加1000 mL甲溶液时恰好得到b mol()白色沉淀,请计算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1)
(2)
(3)①Ba(OH)2;HNO3和MgSO4 ②c(HNO3)=4mol/L,c(MgSO4)=6mol/L
③
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Ⅰ.原子半径:A<C<B<E<D
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 C=E A+B=C
Ⅲ.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C=2A
Ⅳ.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
请回答:
(1)甲为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气体,写出其电子式______;乙为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写出该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2)写出某黑色含F的磁性氧化物在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mol/L该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
(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5)上述元素中的五种元素可形成一种常见复盐,经检测该复盐中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2:1:2.则该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为探究该复盐中的某种离子,取少量该复盐于试管中并加水溶解,滴加铁氰化钾溶液(K3[Fe(CN)6]),则现象和结论为______.
正确答案
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C=2A,可知A为H元素,B、C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则D为Na元素,
根据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可知B为N元素,
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B=C,可知C为O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E,可知E为S元素,
根据题中“某黑色含F的磁性氧化物”可知F为Fe元素.
(1)A为H元素,B为N元素,甲为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气体,应为NH3,其电子式为:
,乙为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即N2,性质较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答案为:
;作保护气;
(2)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两种,与硫酸反应生成Fe3+和Fe2+离子,
反应为Fe3O4+8H+═2Fe3++Fe2++4H2O,故答案为:Fe3O4+8H+═2Fe3++Fe2++4H2O;
(3)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为NH4NO2或NH4NO3,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应为AgNO2沉淀,因AgNO3溶于水,反应为NH4NO2+AgNO3═AgNO2↓+NH4NO3,NH4NO2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O2->C(NH4+)>C(H+)>C(OH-),
故答案为:NH4NO2+AgNO3═AgNO2↓+NH4NO3;C(NO2->C(NH4+)>C(H+)>C(OH-);
(4)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为Na2O2和SO2的反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Na2O无氧化性,反应为Na2O2+SO2═Na2SO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故答案为:
;
(5)复盐中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2:1:2,常见为:(NH4)2Fe(SO4)2,滴加铁氰化钾溶液(K3[Fe(CN)6]),遇到亚铁盐,立即有铁氰化亚铁的蓝色沉淀出现,这种蓝色沉淀叫做滕氏蓝(Turnbull's blue).反应式为:2Fe(CN)63-+Fe2+═Fe3〔Fe(CN)6〕2↓,故答案为:(NH4)2Fe(SO4)2;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有Fe2+.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检验该溶液中Fe3+,选择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填代号).
A.KMnO4溶液 B.Fe粉 C. Na2CO3溶液 D.KSCN溶液
向溶液A中加入H2O2,H2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实验室选用H2O2而不用Cl2作氧化剂.除考虑环保因素外,另一原因是不引入杂质______离子.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浓缩,_____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需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制备Ca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代号)装置吸收氨气.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配制100mL 0.1mol∕LKMnO4标准溶液.配制该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当往该玻璃仪器中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平.
正确答案
(1)若检验溶液中Fe3+,使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是Fe3+的特征反应,由
H2O2+2Fe2++2H+=2Fe3++2H20、Cl2+2Fe2+=2Fe3++2Cl-,H2O2与Fe2+反应生成的H20为溶剂,Cl2与Fe2+反应
生成的Cl-是杂质离子,故答案为:D;Cl-;
(2)由溶液制取晶体,需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才可得到,在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它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冷却结晶;引流;
(3)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防止污染大气,要有尾气处理装置,选用倒置的漏斗且紧贴水面,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CO2+CaCl2+2NH3•H2O=CaCO3↓+2NH4Cl+H2O;B;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容量瓶,容量瓶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选取容量瓶的规格应大于等于配置溶液的体积,当往该玻璃仪器中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IO3-+ 5I-+ 6H+ == 3 I2 + 3 H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⑦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1)Si ;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H2SiO3<H2CO3<HClO4
(3)2H2O22H2O+ O2↑
(4)Al(OH)3 +OH-- ==AlO2-- +2H2O
(5)Si3N4
(6)③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